“中国好人”刘汝则:我工资够用就行了,群众有困难不能不管
刘汝则老人和老伴。人民网记者 王继亮摄
在江苏泰州市姜堰区,有一位年过九旬的退伍老兵。对自己,艰苦朴素不舍粒米;对他人,慷慨解囊倾力相助。他就是于2021年7月入选“中国好人榜”的刘汝则。
刘汝则很“抠门”,他和老伴生活几十年,异常节俭,出门常穿一双8块钱买来的鞋,一件衣服坚持能穿十几年、几十年。刘汝则又很“大方”,30多年来,不管哪里有灾情,谁家有困难,他都乐意拿出自己省吃俭用的钱帮助。多年来,老人的公益捐款金额累计已超过20万元。
“我的工资是国家给的,自己够用就行了,群众有困难,我不能不管。”刘汝则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奉献社会,助学修路救灾都有他的份儿
“马上开学我就上大二了,如果不是刘爷爷资助,真的难以跨进大学校门。”家住姜堰区张甸镇尹庄村的刘文榜去年被江苏理工学院录取,但每学期9000元的学费和每月的生活费让他不知所措。
尹庄村是刘汝则的老家。得知刘文榜的困难后,他二话不说,送去了1万多元,帮小刘解决了学费问题。
“最近几年,捐出去的钱就超过了20万。”老伴孔桂芳告诉记者。
2019年10月,尹庄村修路,“原来是泥路,坑坑洼洼的,30多年没修过,别说骑自行车了,走路都很难”。刘汝则听说村里资金紧张,便拿出5万元供村里修路使用。在他的感召下,村民们纷纷要求做义工,长近500米、宽3米的村路由此提前竣工通车,方便了大伙儿的出行。
刘汝则身体不好,但每天坚持看新闻,了解国家大事。2020年入汛后,我国部分地区发生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刘汝则坐不住了,又让老伴儿从银行取出5万元,由姜堰区红十字会捐到江西、安徽等地的洪涝灾区。
在大学里,刘文榜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还被推选为学习委员。今年暑假,刘文榜回来看他,刘汝则欣慰地说,“希望你再接再厉,不要有任何思想负担,接下来的三年,有困难爷爷继续帮你。”
毕生勤俭,屋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
采访中,刘汝则说,“没有党和国家,就没有我后来的新生活。是党、国家和人民培养了我,我就要做对人民有意义的事。”
刘汝则老两口至今保持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老刘到现在都没有几件像样的新衣服,部队的旧军装、当公安时的旧制服已经穿了几十年,一件背心破了还舍不得扔,只穿八九块钱的鞋子。”孔桂芳说,“一碗菜要吃上两天,平时连电灯也舍不得开,只有来人了才把电灯、电风扇打开。”
刘汝则的家只有50多平米,屋里也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唯一醒目的,是挂在墙上的“光荣离休证书”和老两口的中式结婚照。
刘汝则夫妻从青春年少到白发苍苍,多年来相濡以沫,心中却一直有个遗憾,生活了大半辈子,连一张结婚照都没有。
2020年8月,因向洪涝灾区捐款,姜堰区红十字会和街道工作人员、志愿者为刘汝则送来了江西、安徽两省红十字会寄来的感谢信和荣誉证书,还为老两口送上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为他们补拍一张结婚照。
刘汝则一身长袍马褂,老伴儿头戴凤冠霞帔,一生相伴,瞬间定格。
初心永驻,好人精神感化新生代
5月25日,刘汝则当选“2020感动中国·江苏十大年度人物”;7月,又入选“中国好人榜”。面对这些荣誉,刘汝则表示,“对于为国牺牲的战友来说,我做的这点算不了什么。”
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三样东西被刘汝则视为“宝贝”:“党员家庭”铜牌、“光荣之家”铜牌和荣誉奖章。
今年7月,刘汝则获得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他把纪念章和公安部“二级金盾荣誉章”“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放在一块儿。每每看到这些奖章,刘汝则就不由想起了那些在战场上牺牲的战友。
刘汝则出生于1930年,17岁参军,曾参加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以及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因在部队表现优异光荣入党。1956年,刘汝则转业到河南省遂平县任公社武装干部,后任遂平县城关派出所所长,1983年离休后回到姜堰安度晚年。
“在职的时候他从不公权私用,但对于困难职工和群众,他总是出面解决他们的困难,从不说一个‘不’字。”孔桂芳回忆,她印象最深的是,1975年河南发大水,村庄都淹了,刘汝则不顾安危指挥疏散群众,嗓子都喊哑了。
暑假期间,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刘文榜报名成为尹庄村的一名志愿者,每天坚持在卡口对来往行人和车辆进行查验。他说,“刘爷爷奉献社会的精神时刻激励着我,我今后一定倍加努力学习,将来回报社会。”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