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做公益已成为越来越多普通人的生活方式
据统计,我省登记注册的志愿者人数已超过1271万。很多人已静心“做公益”很多年,将其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及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记者近日走近这些“普通人”,探寻他们的公益初心。
和女儿一起资助另一位“女儿”
由于工作忙碌,阿炅平时很少活跃在社交媒体,但唯有一个时间段例外:9月初。
“孩子们开学了,我便想起今年的助学金该汇了。”阿炅41岁,是一位媒体人,进入一个公益助学微信群已6年。今年,接受他一对一资助的学生有4个,其中一位是宁夏的初中生,两位是贵州的高中生,还有一位女孩小玉已高中毕业,如今正在读职业学校。
2016年,公益群组织几位南京的志愿者走进贵州六枝特区的大山里,按照当地学校提供的贫困生名单,一一家访,其中便有小玉家。阿炅从这份37人的资助名单里选了和他女儿年龄相仿的小玉。
4年后的2020年,小玉高考成绩不理想,没有上本科线。按照约定,被资助学生高中毕业后,资助终止。于是,阿炅又重新选择了资助对象,其中一个是小玉的妹妹。但是他心里还惦念着小玉:“这孩子现在怎么样了?在做什么呢?”
阿炅在内心深处,已经把这位素未谋面的姑娘当成自己的另一个女儿。出于对孩子自尊的维护,他没有直接联系,而是委托公益群代为联系。很快最新消息反馈回来,小玉选择了一所职业大专,学习护理,立志要做一名好护士。
经了解,小玉的学费是每学年4600元,她爸爸拿不出这笔钱,为小玉办了助学贷款。“这学费还是我来掏吧!”阿炅毫不犹豫。除此之外,他每个月再给孩子增加200元生活费。“考不上本科没关系,即便是读职业学校,也能让小玉多一个谋生的技能,她未来的路便会走得更稳一些。”
2018年暑假,阿炅带着上高二的女儿来到小玉家,为小玉和弟弟妹妹们带去缤纷多彩的文具和厚厚的大部头工具书。阿炅的女儿如今在美国读大学,去年疫情最吃紧的时候,他给女儿寄去自己在国内东拼西凑的400个口罩。当地口罩非常紧缺,即使能买到价格也十分昂贵,女儿却十分大气地拿出一部分口罩分给身边的同学们。阿炅很欣慰,“如果说我们家有什么东西是可以一代代传承的,这就是。”
将“小而美”善举融入教书育人
一个偶然的机会,滨海县的中学老师费春城加入了一个微信公益群。起初,她只是自己做公益,专注于助学。随着对公益的了解,她想:我有很多学生,为何不带着他们一起做公益?2017年12月,在她的号召下,滨海初中的同学们捐出5000本书。捐给谁呢?公益群热心人多、信息源也多。很快,甘肃陇西种和初中发来消息,他们正在筹建一个阅览室,缺少优秀的初中读物。这批书,刚好解了种和初中的燃眉之急。
这次捐书活动,让孩子们得到极大的锻炼。书籍的整理是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完成的。寄书运费预算有限,费春城舍不得叫三轮车,25袋书全部是她用电动自行车一袋一袋驮到邮局的。
不久后,种和初中发来照片,书架上整齐摆满了滨海初中寄去的书,同学们坐在阅览室里看得认真专注。那一刻,费春城和学生们由衷地感到“成长了自己,利益了他人,收获了快乐”。
此后,费春城常常带着学生们做一些“小而美”的公益活动。刚入学军训完的新生,九成新的军训服需要处理,她让同学们洗干净、叠整齐,成套寄给甘肃的初中。看到南京的孩子们为乡村小学改造项目义卖栀子花,她也带着学生们踊跃购买,滨海的街头也飘起了栀子花的芬芳。
30多个家庭每年改造一所小学
7月9日,窦尧和妻子、14岁的儿子,带着3个大大的行李箱,挤上了开往兰州的绿皮火车。和他家同行的,还有22个家庭。他们一起乘坐了21个小时的火车,再换乘5个小时的大巴,终于在7月10日下午6点多,到达甘肃省武威市长城镇长城小学。
这些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地方的家庭,为了同一个目的,实施“乡村校园改造计划”——每年改造一所小学,这群人已经做到第五年了。
这是一份厚重的成绩单:2017年,31个家庭,改造宁夏西吉县白崖乡小坡小学;2018年,38个家庭,改造贵州锦屏县河口乡瑶光小学;2019年,33个家庭,改造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心星小学;2020年和2021年,36个家庭,改造甘肃武威县长城镇长城小学、长城中心校。
2017年,第一次带着31个家庭前往宁夏改造乡村小学时,主意多、办法多的窦尧成了团队的“精神领袖”。在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提供的一份乡村小学名单中,他们选取那些位于偏远地区、规模不大、校舍老旧、环境简陋的乡村学校。每年暑假的西行绿皮火车,成为这群都市人的公益符号。抱着“想为乡村孩子做点事情”的初心,每年“临时组团”的30多个家庭都迅速变成一个有着极强凝聚力的团队。
“改造乡村校园,不仅让这些偏远地区的校园面貌焕然一新,更借助这个活动,实现了城乡之间的深度融合。”窦尧说,这个活动,原本是想带着孩子去体验,现在成了他自己最热爱的事业。
□ 本报记者 刘 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