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苏频道>>社会

南通海安推进青墩遗址二次考古发掘 打造文化新标识

2022年06月24日15:51 | 来源:海安日报网
小字号

原标题:第一版:要闻

青墩遗址位于南莫镇青墩村,是重要的史前文明遗址,1973年被发现,1978年、1979年,南京博物院先后两次对其进行考古发掘,初步确认该遗址是一处距今6000年前后以松泽文化、良渚文化为主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它的发现将江淮平原的历史追溯到6000年前,是学界公认的江海文明起源,对研究区域史前文化、自然环境变迁等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科学价值。该遗址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年来,我市高度重视青墩遗址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始终坚持高点定位、重点谋划,在资金投入、政策扶持和研究力量上加大力度,为开展青墩遗址研究、发掘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多方支持下,我市完成了青墩遗址考古调查勘探工作。2020年,立项实施“青墩遗址、吉家墩遗址及周边地区的考古调查、勘探”项目,探明了遗址总面积、分布范围、遗迹保存状况和周边区域文化遗址分布情况,发现了莫家墩、仇家墩等新的史前文化遗存。同时,我市还积极向省文物局争取将青墩遗址考古发掘工作作为淮河下游文明化进程研究重点推进项目列入《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实施方案》,以便为青墩遗址二次考古发掘申报工作奠定基础。

我市还邀请南京博物院编制了《青墩遗址保护利用规划方案》,以保护为主,对青墩遗址逐步实施遗址公园建设,通过文旅融合加强遗址的利用。2020年,市文广旅局与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签订了《青墩遗址文化研究战略合作协议书》,从青墩遗址及相关文化研究、保护、传承和发展等方面进行学术合作,并在以后几年内逐步形成学术成果,不断提升青墩遗址社会影响力,聚力打造海安青墩历史文化品牌。目前,已将青墩遗址保护利用工作纳入了“十四五”规划,列为2022年重点工作,并积极争取纳入了《江苏省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专项规划》。

“十三五”期间,市委、市政府投入2400多万元兴建青墩遗址专题博物馆,占地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于2019年5月建成并对公众免费开放。同时,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举办“江海文明起源——青墩遗址论坛”,邀请国内有影响的相关专家和高校教授,共同对青墩遗址相关研究成果及历史、文化价值进行了研讨,并探讨青墩遗址下一步研究和保护利用方向,这在全市范围内营造了良好的遗址保护宣传氛围。

青墩遗址的二次考古发掘对于深入研究淮河下游地域文明起源和演变历史,揭示江苏地域文明在“多元一体”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中的历史贡献和独特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对助推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实证江海文明起源地,建设江苏文化新高地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响应国家“考古中国”和江苏文明探源工程、国家海洋强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建设的时代需求。

接下来,我市将积极推进青墩遗址二次考古发掘工作,健全青墩遗址文物安全监管体系,着力提升青墩遗址保护与研究水平,推动青墩遗址融入文化旅游发展工作,不断提升青墩社会影响力,聚力打造江苏文化新标识。

■记者 宋雯瑾

(责编:萧潇、张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