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苏频道>>社会

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实践

蒋巷村里话振兴

徐文奇 吴纪攀
2023年05月04日11:12 | 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
小字号

蒋巷村村民居住的别墅。人民网 马焘焘摄

蒋巷村村民居住的别墅。人民网 马焘焘摄

早晨7点钟,丁时云早早出门到了水田,他要忙着放养绿萍。褐绿色的绿萍在眼前铺开甚是壮观,这些“绿肥”将在后续的有机稻种植中发挥关键作用。

已经72岁的丁时云,从1992年就是种粮大户。30多年来,耕作技术从初步机械化发展到高端机械化,现代农机装备应有尽有,他只需要负责灌水、除草、除害等相对轻松简单的农活,而种粮的收入也从每年不到千元增至10多万元。

居住有别墅,出行有汽车,养老医疗无忧,生活处处丰足,为何还要坚持种田?丁时云笑言:“我还干得动嘛,就要继续干;我们常书记快80岁了,也还在干呢。”

“常书记”是江苏苏州常熟市蒋巷村党委第一书记常德盛。在2021年卸任村党委书记前的半个世纪里,他一直是这个村的“当家人”。党建引领动力足,蒋巷村走出了一条“农业起家、工业发家、旅游旺家、生态美家、精神传家”的共同富裕之路。

尤为难得的是,这个让“自己人舒服、城里人羡慕、外国人信服”的苏南乡村,树高千尺不忘本,现代农业还是他们继续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头戏。

村史馆内的雕塑,再现蒋巷人治水改土的奋斗历程。人民网 马焘焘摄

村史馆内的雕塑,再现蒋巷人治水改土的奋斗历程。人民网 马焘焘摄

——跨越式发展

不同的年代,一样的奋斗

艰苦年代不认穷,富裕时代不满足。目光行走蒋巷村史馆的字里行间,可见其一次次跨越式发展的背后,一以贯之的是勇于拼搏、敢争第一的苏南精神。

尽管退居了二线,常德盛还是操心着蒋巷村的大事小情、一草一木,他从1973年开始担任蒋巷村党组织书记,加上1966年已任蒋巷生产大队大队长,这里倾注了他大半辈子的心力。

没有一个地方天生就是富裕的。1966年之后十余年,蒋巷人发扬“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的精神,靠一根扁担两只箩筐,肩挑背扛填高千亩低洼地,治水改土让“小雨白茫茫,大雨成汪洋”的泥淖之地转变为田成方、渠成网、路宽敞的富饶水乡。“我们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还能人均为国家贡献1吨粮!”忆及往昔,常德盛娓娓道来。

改革开放的东风吹来,蒋巷人开始打工业的主意。“不靠国道,不在要道,不是城郊”,这是蒋巷村的先天不足。常德盛说,凭着当年“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上”的一股子拼劲儿,蒋巷村以一家彩钢复合板小厂起家,发展出如今年产值超10亿元的常盛集团。

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村强民富,进入新世纪后,蒋巷村又琢磨着发展美丽经济,探路“旅游旺家”。在常德盛看来,农村的现代化解决方案不仅仅是城镇化,而应该具有农村的特殊样貌。

从三县交界的穷乡僻壤到荣誉累累的全面领先,蒋巷村是中国式现代化在一个苏南乡村的缩影。以此为依托,这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党政考察游项目,伴随着“新农村考察游”“学生社会研学和科普教育游”“农家趣味游”“田园风光游”“亲子休闲游”等旅游产品的规划落地,“全村像个天然大公园”的蓝图已然成为现实,目前年旅游收入也已超千万元。

统计显示,2022年蒋巷村村级稳定性收入达285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6.25万元,人均股份制分红1万元。“数据是不会骗人的。”常德盛说,如果将集体净资产折算到全村200户的每户人家,户均资产可达183万元。

蒋巷村现任党委书记蒋玉英,在村里工作了近30年,也是蒋巷现代化路上的见证人。“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追求,蒋巷人不变的是奋斗不止的精神。”她说,人们对现代化的认知也在与时俱进,从“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到“家家有别墅汽车”,现在则要逐渐转向更多元的精神层面需求。

生态园内,翠竹拔节生长。人民网 马焘焘摄

生态园内,翠竹拔节生长。人民网 马焘焘摄

——共同富裕路

三产融合,富不离农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对此,不论常德盛还是蒋玉英都有着共同的认知,“我们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富民,发展的成果就要惠及百姓。”蒋巷村早在1989年就提出了“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副则副,宜重则重,宜轻则轻”的路子,鼓励群众各展所长,发家致富。

天刚蒙蒙亮,养猪大户孙启华就起床了。这是他34年来养成的习惯,要亲眼看到猪栏里的状况都正常,他才感到心安。前不久,养猪场里新投放了2000多头仔猪。要知道早年时孙启华的家庭条件很差,正是在村里的倡导下他开始养猪。缺资金,缺场地,缺技术,村里是他坚强的后盾,为他做贷款担保,帮他完成用地审批,也给予他养殖技术指导,“常书记就给过我很多养殖方面的书看”。

到2000年时,孙启华的养殖规模达到1300多头。2008年,猪场因村里建设拆迁,他在新安置的场地上完成了现代化升级,打造出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环境友好型养猪场。堆粪场和沼气池的修建让他不再受猪场粪便的困扰,猪粪在村里大力发展的绿色有机农业上有了用武之地。孙启华说,这是一个变废为宝的过程。

常德盛喜欢引用“幸福是创造出来的”这句话来鼓励大伙儿。他说,不让一个人掉队是共产党的传统,过去打仗如此,现在致富依然如此。“村上有一人不富,我死不瞑目。”他曾发出这样的誓言。

值得称道的是,从战天斗地改造低圩开始,即便后来尝到了工业反哺的甜头,蒋巷人却从未离开过土地。1990年代初,丁时云家的日子过得还略显拮据,他主动提出承包村里的土地,一种就是30年。不同的是,过去追求麦稻两季“吨粮田”,现在努力种好一季有机稻,“看重的是良种优种高品质”。正如常德盛所言:“人家东北有五常大米,我们蒋巷有老常大米。”

有机稻的关键,是土壤的自然肥力培育,丁时云最近就忙着在水田里放养绿萍。“它们可是天然的优质肥料。”蒋巷村村委会副主任王进明说,2015年村里投入50亩用于实验有机水稻生产,到2018年全村1200亩土地全部转型为绿色有机水稻种植,实现亩均产值6000元。除了放养绿萍,在蒋巷村的一些田块中,数以万计的白鹅散养在苜蓿田中,一整块田的苜蓿吃光之后,留下的鹅粪正是土地所需的养分。当这些田块的苜蓿吃光,鹅也到了出栏的时候。

水田成风景,稻米深加工,特产受追捧……以有机稻生产为中心,蒋巷村实现了一二三产的联动融合。新时代的现代化乡村应该是什么模样?“农业高效,生态友好;土壤松软,饭碗守牢;新型农机,大减人用;田园游人,收入剧增;鱼鲜米香,五谷丰登;双碳达峰,幸福子孙!”当常德盛用带有吴语的乡音说出这些话时,他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责编:周梦娇、吴纪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