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苏频道>>社会

持续高温 南通海门农业生产开启“花式”降温模式

2023年08月18日15:58 | 来源:南通日报
小字号

  今年三伏天时间长达40天,在这“加长版”三伏天里,不仅人容易中暑,农作物也会“中暑”,引发“高温热害”。为了不耽误作物生长,海门各地农业生产开启了“花式”降温模式。

  设备加持,防暑降温

  8月14日,尽管室外气温已达34℃以上,但位于悦来镇的普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育苗基地大棚内,近200亩的农作物秧苗却生机盎然。“正常这个棚里温度都在20多摄氏度,在里面干一天的活也不觉得闷热。”工人魏景连正坐在苗床边移栽茄苗,谈及高温下干活的感受,他直言意想不到的凉快。

  普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海门区最大的育苗企业,其悦来育苗基地承担了公司八成以上的育苗工作,目前共培育了茄苗46万株、西芹苗20万株,为夏季蔬菜生产正常运作提供了重要支撑。如此重要的育苗基地,怎么实现棚内降温呢?“秘诀就是水帘系统和负压风机的双重组合。”指着大棚南北两侧,基地技术员刘永红介绍起了其中原理。

  原来育苗大棚北侧装了一排水帘,南侧装了一排负压风机,将大棚门窗和顶窗封闭后,形成一个负压状态,同时开启水帘系统和负压风机,便能达到降温效果。

  走进北侧水帘,只见水帘长得特别像蜂巢,水帘顶端有源源不断的细水流沿着纹路往下淌,在负压风机的吹动下,细水流又很快消失不见了。“水帘增大空气和水的接触面积,在风速影响下大大增加水蒸发的效率。”刘永红补充道,在水帘和负压风机的联合作用下,大棚温度至少能降低5℃。

  采访间隙,记者抬头看了一下大棚的顶部,并没有感受到阳光穿透塑料棚膜的晃眼,刘永红告诉记者,一般上午10点过后,大棚顶部的黑色遮阳网会被开启,既留有充足的时间给幼苗进行光合作用,又能有效降低棚内的温度。

  智能补水,为田“解渴”

  大棚可以依靠设施设备降温,可大田种植该怎么办呢?走进正余镇现代农业发展中心,监视大屏幕上,能清晰看见正值拔节孕穗的水稻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助理农艺师徐斌豪坐在屏幕前,远程查看田中的墒情、空气温度与湿度等信息,夏管工作充满“科技感”。“现在我不进田里就可以了解到整个田块中水稻的生长情况了,鼠标轻轻一点,即可实现稻田自动灌溉。”徐斌豪说。

  2020年,正余镇融合5G元素打造的全省首个“5G+无人农场”示范基地建成投入使用,农场包括规模化无人种植区1000多亩,采购无人收割机、无人拖拉机、无人植保机等无人农机设备,同时建立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实现农业从播种、植保到收割全过程无人化操作,提高农业现代化、智能化水平。

  夏季气温高,加之光照强烈,水分蒸发较快,因此,保持土壤湿度对水稻生长尤为重要。徐斌豪介绍,以前给稻田灌溉,需要安排专人到田间观察水量、在泵站守着水闸开关,费时费力,水量控制也不精准,现在安装了智能排灌系统,远程就能开关泵站和农渠进退水闸门,一键完成田间水资源管控调配工作,“智能排灌系统能自动检测水位,自动排灌,水量控制更精准,让夏季稻田培管更为轻松。”

  “智能排灌系统的配套工程建好后,整个夏管期间平均每亩地能节水30多吨。”徐斌豪说,节水降低成本的同时,由于智能排灌系统灌溉更及时、精确,粮食产量也得到提升。

  “田间冰箱”,抢占“鲜”机

  来到四甲镇头桥村南通泉氏水果种植有限公司,只见像集装箱一样的银灰色钢构冷库高高耸立在村部西侧。打开冷库门,一阵阵白汽扑面而来,冷库内水梨、西瓜、黄桃等水果分类堆放,整齐划一。

  “我们这个冷库常年保持在1℃-3℃,人在里面忍不住瑟瑟发抖,可这恰恰是水果‘最喜欢的’温度,在这里它们能保持新鲜。”李敏是冷库负责人,这几天正值夏季水果集中收获期,一大早她便投入到冷库管理工作。

  生鲜难鲜、未卖先损。往年这个时候,李敏都要准备好与时间赛跑:大量鲜果扎堆上市,田里的果子刚收获就要立马销售出去,不然时间一长就会成为次品,只能低价出售。

  “以锦秀黄桃为例,现在各地都在采收,价格本来就低,很多农户因为怕桃子烂掉只能低价出售。而我们有了冷库以后可以过一个礼拜销售这批黄桃,这样可以实现错峰销售,还能保证品质。”说起冷库储藏的好处,李敏如数家珍。

  冷库的建立不仅帮助当地农户抢占“鲜”机,还为周边百姓带来不少就业岗位。“依托冷库建设,我们村每年能有近40万元的租金收入。此外冷库还为我们村民提供了20多个就业岗位,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头桥村党总支书记郁浩东高兴地说。

  小冷库,大能量。如今在海门区像头桥村这样的冷库共有20个。2021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将海门列入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推进试点,乘着政策东风,海门区投资7198万元在全区布局了20个“田间冰箱”,新增容量7.88万立方米,年可解决3万到4万亩地种植的约10万吨蔬菜水果产地冷藏保鲜问题,可增加产值1.6亿元。“田间冰箱”已经成为激发海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袁晓婕 黄天玲)

(责编:黄竹岩、张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