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铜山:“数字+”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俺这杏色泽粉红金黄,口感软糯,真正的甜仁金杏,保准吃一次还想吃……”在徐州市铜山区伊庄镇,副镇长李红渠变身带货主播,同马集村支部书记卢传龙一起为马集村“金杏”代言。
人民网了解到,马集村位于故黄河畔,山地种植了2000余亩金杏,成为当地主要的经济来源。由于销售渠道没有完全打开,往年果农个体户只能在镇域周边以“单打独斗”售卖,导致果品虽好却卖不上高价。直到2021年1月,马集村组建了“马集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打造“马集金杏”品牌。如今,年产量60-70万斤的金杏通过电商平台售卖到全国各地,最终做到统销统购,带动了本村50户在家门口就业。
近年来,为推动农业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铜山区创新电子商务模式,建设并运营铜山区数字农业“农产品特色馆”,引入苏农电子商务农资平台,利用“益农信息服务”和“e行无优”电子商务平台,销售铜山名特优农产品,相继在天猫、京东和微信等平台运营和微商城,销售产品涵盖豆奶粉、液态饮料、白酒、茶叶等多个领域的农特产品,并融合线下二万多家乡镇形象店,升级线上线下一体化整合运营系统,2022年销售完成20.2亿元。
从6月底上市的“苏翠一号”,到7月底上市的“皇冠梨”,再到8月底上市的“秋月梨”,位于房村镇的徐州宫品果品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张强时常活跃在直播间。在直播时,他还会毫无保留的分享自己多年种植梨树得来的宝贵经验,比如如何修剪梨枝,如何施肥,如何判别梨子长势等,让果农少走弯路。据悉,他的直播间每天的销量可以达到3000余斤,有效拓宽了梨子销售。同时,合作社近年来还采用“社区团购”销售模式,有时一天就可以对接3-5个团,日销量高达10000余斤。
近年来,90后、00后成为新一代消费主力,他们也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李杰和王一鸣夫妻是在马坡玻璃园区长大的90后创业青年。“以前卖的是玻璃制品,现在是玻璃商品。”李杰说,他们现在提供从瓶形设计、模具制造、丝印定制、瓶盖生产、纸箱纸盒定做、配套杯刷组装等一站式服务,满足客商直接拿货销售。2014年,崔蔚从外地回到马坡从事玻璃瓶电商销售,也赚得人生第一桶金,所成立的徐州牧晶包装制品有限公司,如今成为苏北第一家投入使用全自动丝印机器的企业。
近两年,马坡镇聚焦乡村振兴持续发力,依托高端日用玻璃产业,引进技术、做大规模;深挖电子商务新业态,号召在外本地人才带上资金、技术和新理念返回家乡。如今已吸引1000多个能人回村,形成4000余家电商企业兴村,近万名业务员在全国各地销售马坡玻璃的壮观局面,开辟了传统产业碰撞新兴业态,“买全国卖全球”的出口贸易模式新通道。2022年该镇玻璃产业贸易额约50亿元,其中电子商务交易额约40亿元,吸纳就业人员1.5万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