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认为四季度江苏经济景气将“加速升温”
国家统计局10月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GDP同比增长5.2%,略低于上半年。总的来看,前三季度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为实现全年发展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但也要看到,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需求仍显不足,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巩固。如何科学客观看待前三季度全国和江苏的经济增长恢复成果?本报记者近日采访了多位知名专家,从经济景气、投资和外贸三个方面予以深入解读。
截至9月末,今年我国经济的复苏之势在逐渐加快。今年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速虽偏低,为4.9%,但前三季度同比增速为5.2%,与“2023年全国GDP增长5%左右”的目标已十分接近。环比看,三季度GDP增速1.3%,较二季度上升了0.5个百分点。
不仅是GDP增速,我国的经济景气也在加速回升。据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全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2%、51.7%和52.0%,均位于扩张区间。其中,至9月份,制造业PMI已连续4个月回升,自4月份以来首次升至扩张区间。在调查的21个制造业行业中,有11个行业的PMI位于临界点以上,比8月份增加2个,景气面在扩展。
虽然目前江苏前三季度的经济统计数据尚未公布,但专家普遍认为,作为经济最强省份之一,江苏经济景气加速回升的趋势与全国一致,某些领域的回升速度超过全国平均值。经济景气加速回升的主要动力从何而来?将为江苏经济在四季度乃至明年的进一步增长带来怎样的引导和信心?记者就此采访了江苏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及南京大学商学院的知名专家。
制造业重返扩张区间
江苏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吕永刚认为,三季度全国制造业继续复苏,重返扩张区间,是经济景气加速回升的关键动力。他指出,今年1月,制造业PMI从去年12月47.0%的低值迅速拉高到50.1%,回到荣枯线以上,一季度延续了这一态势,显示我国制造业开始走出前期疫情重大冲击的影响。但受复杂因素影响,包括制造业在内,全国经济的恢复呈现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这一过程直接反映在制造业PMI的走势上。4月份,我国制造业PMI走弱,到达5月48.8%的低点后缓慢回升,9月份重回50%以上。相比之下,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前三季同比增长4.0%,虽然增速较同期GDP增速偏低,但走势较为稳健,整体波动幅度不大,彰显出我国制造业的巨大韧性。这种大国制造业特有的体系性优势,未来还将在应对各类风险挑战中发挥关键作用。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公布,农副食品加工、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企业信心较强。燃料、汽车、电气、机械等行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高于53%,相关行业产需较快释放。因近期企业采购活动进一步活跃,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均攀至年内高点,传统能源、化工、有色金属等上游行业表现更为突出。大型企业扩张明显加快。大型企业PMI为51.6%,比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为近6个月高点。小型企业PMI为48%,景气水平连续三个月回升。
吕永刚分析,多项经济景气关键指标向好,凸显制造业的乐观预期。前三季度制造业生产指数持续高于制造业PMI数值,且从上半年的偏高约1个百分点扩大到9月份的2.5个百分点,反映出制造业的生产端更加活跃、未来预期较好。与此相对应,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持续处于较高景气区间,体现出制造业企业整体走强的信心。9月份,制造业新订单指数进一步提升0.3个百分点,达50.5%,反映市场面对未来预期的增强。
但他也指出,当前制造业部分指标不理想,宏观压力不容低估。与制造业新订单指数超50%相比,新出口订单指数偏低,近半年均在46%至47%的区间徘徊,反映出我国外贸出口压力犹存,外部需求状况不容乐观。制造业在手订单指数则更低,维持在45%-46%区间,这将直接影响企业的产能释放和产品销售、回款、盈利等核心指标表现。前三季度,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总体维持在48%的水平,表明企业用工仍较谨慎。从实际增长看,前三季度,我国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4.8%,出口关联度高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低2.6个百分点,显示外需收缩的冲击仍在持续。
非制造业成为景气回升“主引擎”
吕永刚认为,前三季度全国及江苏的非制造业全程处于扩张区间,且商务活动不断趋向活跃,表明非制造业已成为当前经济景气回升主引擎,是经济增长复苏信心的重要来源。
非制造业主要包括服务业和建筑业。据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统计,9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1.7%,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非制造业扩张力度有所增强。水上运输、邮政、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货币金融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业务量增长较快。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8.1%,比上月再上升0.3个百分点,服务业企业对市场恢复发展预期向好。铁路运输、邮政、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货币金融服务等行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位于6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企业对未来更为乐观。
吕永刚指出,前三季度,非制造业多项指标处于高点,释放较强正面预期引导效应。我国经济复苏向好,服务业是关键的增量贡献者。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6.0%,增速分别高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2.0、1.6个百分点。去年12月,全国非制造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仅为53.7%,但今年上半年一直维持在60%以上,其后虽有所下降,仍保持高位。此外,服务业商务服务指数进入下半年有所回落,但仍高于50%,9月份为50.9%,表明服务业在经历上半年的增速快速反弹后,未来前景仍被市场看好。这种预期不仅有利于相关企业增加投入、改善服务,也有利于提升增强消费者的体验感获得感,形成市场供需的良性循环,面向未来打开服务业扩张的通道。
吕永刚分析,由于受到房地产市场不景气的影响,建筑业面临较大冲击。但9月份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6.%,较上月上升2.4个百分点,表明建筑业的生产活动正在加快。但他同时也认为,非制造业部分相关指标仍处于荣枯线之下,改善提升面临挑战。
江苏经济景气将“加速升温”
南京大学商学院葛扬教授认为,在率先实现经济增长复苏与全国复苏信心回归的基础上,今年第四季度江苏经济景气将“加速升温”。
他分析,江苏经济较早实现了率先恢复,上半年GDP增速6.6%,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工业和服务业表现尤其亮眼,同比增速分别达7.1%和6.3%,展现出了强劲的韧性,在全国经济恢复发展的大格局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据江苏省统计局发布的1-8月全省经济运行简报,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6%。全国范围内来看,PMI时隔5个月后重新进入上升通道,企业主体的信心正在明显回归。
葛扬指出,四季度全国经济恢复仍将受到国内外市场的考验与挑战。江苏经济发展的基础较好,创新驱动特征明显,具有强韧的现代化产业链和完备的产业结构。作为制造大省、工业强省,江苏工业基础雄厚,长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另一方面,国家和江苏省及各市县层面,下半年以来出台实施了一批针对性强的政策举措,企业生产经营改善,居民消费意愿增强。他预计,江苏四季度经济将继续保持恢复向好态势,尤其是制造业和服务业,有望在四季度“加速升温”,继续引领经济复苏。
吕永刚认为,面对当前更趋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对于仍处恢复期的中国经济而言,信心比黄金更重要。长期以来,国际上不乏鼓噪“中国经济崩溃论”的声音,试图制造中国经济信心危机。然而,中国经济从来不惧怕压力和挑战,近期的经济数据显示,在政策利好频出、市场主体内生动力增强、供需两端回暖共进等积极因素支持下,诸多主要经济指标均全线回升、稳步改善、高于市场预期,积极因素累积增多,国民经济恢复向好基础更为巩固、态势更为明显、动能更为充沛。经济景气加速回升,无疑是给未来中国经济投下了信任票,江苏更应积极把握向好态势,巩固向好预期,保持战略定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增长与转型。
展望四季度,中国经济稳增长、调结构和促改革的任务依然艰巨,未来需要更好地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应对挑战,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王峻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