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苏频道>>民生

沭阳县差异化精细化救助服务困难群众

2023年11月29日14:48 |
小字号

今年以来,沭阳县对困难群众进行精准分类,探索建立“人员分类、服务分级、三级联动”救助服务模式,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更加有力。

一是根据困难类别和服务需求对困难人员进行分类。“自力型”即身体较好、有一定就业能力的困难群众,积极推荐其参加公益性岗位招聘,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鼓励该类困难群众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引导困难群众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通过一技之长在“家门口”灵活就业。“关怀型”即低保、高龄独居老人等生活自理困难群众,依托社区网格化工作平台,每周做到五必访,即五保家庭必访、重病家庭必访、失独家庭必访、高龄独居老人必访、重点监测困难家庭必访。“照护型”即低保失能人员、重残人员等生活不能自理特殊困难群众,由政府出资购买服务,为其提供助餐、助洁、助医等照护服务,并依托社区助餐点,解决老年人吃饭不方便问题。“流动型”即投靠外地子女或长期外出治病的困难群众,社区定期与其电话联系,加强交流互动,并及时提供救助帮扶。

二是根据救助对象分类情况开展精准救助。对于临时救助和专项救助后基本生活仍持续困难的重残、重病患者,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低保等救助范围;对遭遇困难需要救助但存在争议的特殊困难家庭实施“一事一议”,由乡镇(街道)、村(社区)集体研究后表决制订救助方案;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或因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对象实施急难型临时救助;根据救助对象实际需求及时提供转介服务,协助困难群众向有关部门申请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

三是健全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助力高效救助。县级成立民政综合服务中心,强化与职能部门的工作对接、政策衔接等工作,统筹推进全区社会救助工作;乡镇(街道)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综合服务平台,统一受理社会救助申请,根据申请人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估救助需求,提出综合实施社会救助措施的意见,并按照职责分工及时办理或转请相关职能部门办理;村(社区)设立社会救助工作站(点),配备社会救助协理员,依托社区网格化工作平台,对重病家庭、残疾居民家庭等重点人群开展巡访探访,及时掌握群众情况,主动发现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众,并协助办理申请手续,助力实现及时救助。

三是强化动态调整,实现应保尽保。健全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等社会救助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低保、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升到每人每月620元、806元。完善社会救助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及时向困难群众发放物价补贴3139.1万元。定期对在册救助对象进行复核,依据人口、收入、财产、支出等变化情况,及时调整补差标准,实施低保低边渐退制。

四是强化督导检查,助推工作落实。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和“四不两直”方式,对乡镇(街道)社会救助政策执行、服务能力等进行检查。对督导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立行立改。通过督导检查,及时发现社会救助业务咨询盲点。将社会救助专线接入当地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以便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力求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五是强化考核评价,营造良好氛围。一方面,实行重点工作清单式管理,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对标对表,层层压实工作责任,全面清查“人情保”“错保”等违规问题,对不符合现行救助政策的坚决核减;坚决纠正社会救助经办服务中存在的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等现象。另一方面,公开监督举报电话,畅通投诉举报途径,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来源:沭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责编:黄竹岩、张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