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0”赋能科技强省
江苏出台加强基础研究行动方案 加快形成创新先发优势

发布会现场。人民网 张程摄
人民网南京12月4日电 (张程)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12月4日,《江苏省加强基础研究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新闻发布会在南京举办。《行动方案》以一组数字“1820”展开具体部署,即布局了18个重点领域、部署了18项主要任务、提出了20条支持政策。
当前,如何在江苏最具优势、最有基础、最可能突破的方向加快形成先发优势,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夯实基础? 《行动方案》明确了基础研究的18个重点领域,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把国家重大战略需要与江苏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两个结合”,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将有组织推进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
“《行动方案》就是要把基础研究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明确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基础研究工作的‘施工图’‘路线图’,动员和组织各方力量,推动基础研究实现变革性提升。”在江苏省科技厅厅长徐光辉看来,目前,对标“四个走在前”“四个新”的重大要求,江苏仍存在基础研究投入不足、顶尖科学家和高水平团队较少、重大原创成果缺乏等问题,通过《行动方案》的实施,将破解制约江苏基础研究发展的瓶颈,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突破,努力成为我国原始创新重要策源地和前沿科技突破先导区。
《行动方案》明确了江苏省2025年基础研究发展的“12345”目标:高起点、高水平推进苏州实验室建设;省级财政基础研究投入、基础研究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较“十三五”末实现“两个倍增”;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入选者每年达30位;进入全球前1‰学科力争超过40个;国家基础科学中心等重大平台力争达到50个,高水平构建起基础研究体系化能力。江苏省力争到2030年,基础研究整体水平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比重达到8%;到2035年,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比重达到9%左右。
此外,《行动方案》部署了六个方面18项主要任务:一是建强高层次基础研究队伍,二是构筑高能级基础研究支撑平台,三是强化高水平大学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四是建立基础研究多元化投入机制,五是提高基础研究国际化水平,六是塑造高品质创新生态。《行动方案》加强体系化布局,注重一体推进重点突破,强化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构建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牵引的基础研究体系,形成包括实验室、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学研究中心、应用型基础研究中心、科技领军企业在内的基础研究骨干网络。
据了解,在此次《行动方案》出台的同时,省科技厅还联合12个部门印发了《支持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从“应用基础研究特区”、人才引培、财税金融、科研管理四个方面提出20条有一定突破力度的政策,着力破解科研方向与国家需求衔接紧密度不高、跨学科跨学院组建科研团队较难、评价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激发基础研究活力动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