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终,江苏多地书记市长都在“串门”

岁末年终,宜走亲访友。
12月10日至11日,南京市党政代表团赴苏州、无锡、常州学习考察;
12月10日至11日,盐城市党政代表团先后赴连云港市、南通市学习考察;
12月11日至12日,连云港市政代表团来无锡、徐州考察学习;
……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吗,最近“江苏班”的同学们可谓行程满满、步履不停。江苏各设区市主要领导互访,是这些年来的“常规动作”,但这一次有些许不同寻常,带来不少新看点。
取他人之长,办好自己的事
对标先进,是一座城市向更高处攀登的“必修课”。此次各市之间的密集拜访是一次“学真经”之行,从根本而言,是为了学先进、找不足、明思路,从而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的质效和水平,更好转化为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走在前列的担当作为。
例如,在苏州,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在座谈中直言,更加直观地感受了文化传承的苏州魅力、产业强市的苏州实践、园区建设的苏州经验、县域经济的苏州样本、勇争一流的苏州精神,“特别是苏州干部群众敢为人先的作风和干事创业的激情,让我们收获良多。”韩立明说。
南通滨江临海,素有“江海门户”之称。据盐阜大众报消息,盐城市党政代表团在南通考察了小洋口风电母港、通州湾新出海口吕四起步港区“2+2”码头等地,南通推动沿海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和突破重大项目的大手笔大气魄让盐城代表团认真学习。
在无锡,连云港党政代表团在学习考察之外还召开连云港(无锡)“1+N”苏南联动招商联合推介会,推介会上, 18个产业项目签约落地,涵盖新材料、新能源、医疗、储能装备、低碳环保、电子信息等领域,总投资达211亿元。
“邻居”把经验“送上门”,不少市委书记也表示“找到了差距”。
无锡市委书记杜小刚在会谈中说,南京一直在全省大局中挑重担、走在前,是无锡学习的榜样。特别是近年来以“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实践中走在前列”的高站位、大格局、硬实力,在高质量发展上彰显了省会的首位度。
近年来,连云港牢固树立“后发先至”目标追求,深入贯彻“打造标杆示范”重要指示,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不断跑出“加速度”。作为毗邻兄弟城市,徐州市委书记宋乐伟认为连云港后发先至的发展成就、勇立潮头的战略视野、务实创新的拼搏精神,特别是工作中形成的好思路、好方法、好经验,都值得徐州深入学习、认真借鉴。
同题共答,办好我们的事
再看此次“串门”与“被串门”的城市,不难找到两者之间的一些特殊联系——
比如,南京和苏州是全省经济版图上的重要板块,南京和常州都是宁杭生态经济带的重要城市,金坛、溧阳更是南京都市圈的重要成员;
无锡、连云港是江苏南北结对合作城市;
连云港、南通与盐城同为全省沿海板块……
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大家共担使命、同题共答。设区市党政主要领导 “走出去”,既从邻居看自家,找差距学真经,更是寻求与邻居的优势互补、共赢发展,深入思考未来发展的主攻方向。
未来大家将在哪些合作上发力?市委书记们提出期望。
南京苏州希望深度融入全省“1+3”重点功能区布局,在产业科技创新、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服务全省双向开放枢纽建设、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要素市场化改革等方面,发挥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在科技自立自强、强链补链延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方面,深化合作、共谋发展,各扬所长,相互赋能,共同为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南京无锡期待在科技协同创新上共赢成果,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共谋合作,在区域协调发展上共促融合,在太湖生态修复上共治联保,以“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精神,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更好发挥经济增长极、发展动力源、改革试验田作用。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一盘棋上携手落子布局,合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强科技创新能级、构筑绿色发展标杆、争当共同富裕示范。
南京常州则期待学常州之长、创南京之优,在共同打造创新高地、共同培育产业集群、共同守护绿水青山、共同分享治理经验上进一步深化合作,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不断拓展合作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能。更加紧密地携起手来,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在创新资源对接、产业发展协同、绿色生态共治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对接与合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为南北合作城市,在无锡连云港之间,无锡将持续强化政策支持、人才支撑、资金保障,以南北共建园区为平台,以联合招商中心为抓手,努力为两市合作企业排忧解难、为各类合作项目做好服务,全方位助力企业放心投资、安心发展,携手开创“东海名郡”与“工商名城”南北合作、协同发展新局面。连云港将扎实做好南北结对共建大文章,更大范围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深度对接,更广领域促进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巩固两市精诚协作、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续写南北“一家亲”的华美乐章,为江苏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盐城连云港将加强互学互鉴、深化对接合作,携手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在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中展现更大作为。
勠力同心,办好大家的事
最后说说此次集中“串门”的时间点。正如韩立明在无锡所言,“此次这次考察正值年终收官、谋划明年的关键时期。”
12月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了2024年经济工作,强调“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12月14日,江苏省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江苏贯彻落实工作。会议提出,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关于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政策取向和重点任务,科学谋划明年经济工作目标任务,纲举目张做好各项工作。
要切实肩负好“挑起大梁”的重大责任,知重负重、奋发有为,以高质量发展新成效为稳定全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
要准确把握“稳”和“进”、“立”和“破”的辩证关系,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
要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营造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激发干部群众、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
如何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长远而言,党政代表团的密集互访,可以在“小的”经济单元内打破“梗阻”,让“流动”变得更加充分高效,从而为畅通国内大循环贡献江苏力量。
若从近处着眼,则可以看到一层“激活”之意。各地党政代表团的密集互访无疑是地方经济的稳中向好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一方面通过交流强化既有政策,另一方面通过合作建立新的政策与联络。
比如,盐城南通将全面落实“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充分抓住用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江苏沿海发展等国家战略叠加机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加强互学互鉴、深化对接合作,积极挖掘两地自然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强化科技创新,共谋向海发展,不断做大做强“蓝色板块”,共同为推动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徐州连云港将以过去的无间合作为基础,在情感上交流升温、合作上交往升华、发展上交融升腾,完善从政府推动转向社会民间的多领域、深层次对接合作机制,发挥各自比较优势,一体用好平台资源,共建双向开放高地,共促区域协同发展,共守绿色生态底色,共推公共服务融合,在“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中携手并进、合作共赢。
记者注意到,“串门”结束后,江苏班的小伙伴们也立刻进入“加速”状态,力求以最大努力争取更好结果。
12月13日,韩立明主持召开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和深化改革工作座谈会,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企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更大力度纵深推进国企改革,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推动国资国企做强做优做大。
12月13日,苏州市委书记刘小涛会见了紫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新华三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于英涛一行。就在两天前,12月11日,刘小涛会见了招商蛇口董事长蒋铁峰一行,并共同见证招商蛇口、相城区、苏州城投集团的合作签约。“苏州坚持数实融合、数智赋能,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进数字化改革,更好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刘小涛表示,苏州将一如既往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提供丰富应用场景,全力服务保障企业发展。
12月12日,盐城市委书记周斌在盐会见SK Ecoplant总裁朴卿一一行,双方就进一步加强合作进行深入交流。周斌表示,盐城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所有来盐投资企业创造更加优越的发展沃土,进一步推动与SK Ecoplant在绿色低碳领域深化合作,达成双方携手共进的良好局面。
在南通,12月13日,通州区琏升12GW异质结电池项目暨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举行。据悉,琏升12GW异质结电池项目总投资70亿元,分三期建设,一期预计2024年8月建成投产,整体项目预计2025年竣工运营。该项目的落户将有力促进产业强链补链延链,进一步做大做强南通新能源产业集群。而此次通州区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项目15个,总投资近150亿元,涵盖新能源、新材料、汽车零部件等多个领域。
……
从春天出发,向收获进军。2023年将尽,新的一年即将来临,未来的日子里,期待“江苏班”的小伙伴们继续用汗水把“自己的事”“我们的事”“大家的事”干好干出彩,展现江苏担当,作出江苏贡献。(陈珺璐)
来源:新华日报·交汇点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