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苏频道>>教育

江苏6所学校入选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

2024年03月03日08:19 |
小字号

“虽然起步较早、起点较高,是江苏人工智能教育的优势,但也必须正视发展人工智能教育的困境与短板,首当其冲就是普及难度大。”日前接受采访时,江苏省教育学会现代教育技术专委会副秘书长刘向永开门见山。

近日,教育部公布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名单,全国184个中小学入选。其中,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学校(已于近期更名为中科大附中独墅湖学校)、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等江苏6校入选,为推动学科融合、教学方式变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带来新的突破口。

“人工智能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3月1日,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开设的人工智能课堂上,学生们接触到一份独特的“AI学习单”,要求运用平时所学英语词汇,以小组为单位合作编写程序,让机器人“掌握”语言翻译功能。“为机器人开发翻译功能最初只是技术问题,但慢慢地,我们开始把它当作身边的‘学伴’,跟随我们一起‘学习’。”机器人的“成长”,令学生潘昱菲的钻研热情更加浓厚,“我还想继续探索,看未来AI能带来哪些改变……”

“人工智能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赛道和突破口,人工智能教育基地的遴选也将成为国内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教育的契机,为教育改革提供新动能。”刘向永说。

除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给教学提供更精准的指导,也是当前一些学校引入人工智能教学的目的。“借助人工智能平台发布作业任务,待学生做完,后台会生成实时数据分析。”金中实小英语教师周月星介绍,比如全班学生朗读课文后,机器会根据音频分析学生朗读中的高频错词,进而有针对性地提醒开展“难点突破”。

“目前,学校几乎所有学科都找到一条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课程道路,鼓励各学科老师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课程,感受技术魅力,激发学习兴趣。”金中实小副校长李有翔说。

除金中实小,无锡市尚贤万科小学校人工智能教育基地,集教、学、研、展、赛为一体,逐步成为多功能“科技空间站”。江苏省南通中学附属实验学校以人工智能探究为特色,着力构建校本课程体系,推动人工智能与课程深度融合。中科大附中独墅湖学校早在2018年就开始做人工智能课程研发,学校与科技企业开展合作共建,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室、动感飞行模拟器体验区、VR课程体验中心……如今,学校人工智能教育氛围无处不在。

“人工智能教育的目的不是取代教师”

江苏人工智能教育起步较早,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领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无论顶层设计还是课程开发,都积攒了一定的“本土经验”。

记者梳理发现,2022年发布的《江苏省“十四五”教育信息化发展专项规划》就曾提到,开发涵盖不同阶段、相互衔接、体系化的人工智能课程资源,逐步普及人工智能教育。

同时,围绕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省内中小学此前也在国内率先开设了“物联网”“人工智能”“编程教育”等相关课程,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的“种子”实际早被种下。但处在“萌芽”期的人工智能教育,成长中也难免有磕绊。

首先,人工智能教育需要摆脱“是不是噱头”的社会质疑。“解决相关问题,就必须正视普及难度较大的短板!”刘向永提醒,受传统教育观念和实验设备器材制约,人工智能教育虽在部分区域和学校开展情况较好,但大范围普及仍需跨越“观念鸿沟”。同时,针对人工智能教育的规范化管理,也要进一步加强。“加快推进人工智能教育治理规范化和法治化,充分研判技术发展给教育事业带来的规则冲突、社会风险、伦理挑战。”刘向永直言,只有充分消除后顾之忧,人工智能才能把为教育带来新动能的可能性,转为现实。

其次,采访中也有教师将人工智能进课堂比作“狼来了”,因担心在“技术海啸”下被取代,心生抵触。

“人工智能教育的目的,不是取代教师,而是加强教师、学生与人工智能协同教学,使教育走向‘个性化学习’,因材施教。”刘向永认为,如果惧怕改变,老师们只会用“老一套”固化传统教学方式,“但最终‘落伍’的是老师、学生,以及民族的未来。”

“任何事物都要辩证地思考和运用,虽然决定不了技术升级,但我们希望用教育的理念和需求引导人工智能教育轨道走向更理想的方向。”南京市电化教育馆副馆长张元宁说。

“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并非‘一评了之’”

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名单出炉后,如何画出更多学校参与的“同心圆”?

采访中,一些业内人士呼吁尽快打出推动人工智能教育发展的政策“组合拳”,让各校对于人工智能教育的探索和实施“有据可依”。同时,树立更多省级人工智能教育基地校和样板校,加强省级和地方主管部门对于人工智能教育的评价和督导,规范人工智能教育课程研发,丰富教学配套资源、在线数字资源,加强人工智能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支持建立一批标准化区域人工智能教育中心。

“对学校来讲,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并非‘一评了之’。”中科大附中独墅湖学校小学教务处副主任章陈斌认为,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可以在内容上深挖精度。与此同时,完善人工智能课程评价体系,“一门课程不仅仅是上完这么简单,而是要通过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当前,中科大附中独墅湖学校已与中科大苏州高等研究院软件学院展开共建。在高校专家指导下,课程团队重新规划和更新了更为丰富适切的九年制人工智能教育体系,课程实施思路更加明晰。

“接下来,学校打算用人工智能技术设计开发体育游戏,充实学生的课间活动,并完善作业设计,自动生成错题本等。”李有翔说。

教学方式变革,为教师队伍教学素养的提升带来机遇。在南京晓庄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刘娟娟看来,人工智能教育不仅能拓展教师的思维方式,激发教学潜能,“而且从更高站位审视教育教学,也能进一步拓宽教师的育人格局,为赓续百年大计提供无限可能。”

“下一步,教育部门将培训相关老师,内容包括举办专家讲座、前往省外基地校学习等,更好地为课堂提质增效打基础。”南京市电化教育馆应用推广部主任吴昱寰说。(葛灵丹 李睿哲 程晓琳)

来源:新华日报·交汇点

(责编:黄竹岩、张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