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

贾汪“新农人”带旺新农村

杨维琼
2024年05月19日07:01 | 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
小字号

一垄垄薯苗长得茎粗叶茂,十多位村民忙不迭地剪苗、捆扎、装箱,等待发往安徽、河南、山东等地。

“今年以来,我们已经销售薯苗1500多万株,收入200多万元。”袁起,是江苏徐州贾汪区的一位“新农人”,2006年大学毕业后回乡流转土地,种甘薯,做研发,利用互联网开拓市场。去年底,他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

在贾汪,像袁起这样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正集聚成势。他们立足家乡土地,用好乡村资源,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各显其能。

袁起在大棚内查看鲜食甘薯生长情况。刘冰摄

袁起在大棚内查看鲜食甘薯生长情况。刘冰摄

袁起的老家在贾汪区江庄镇,这里户户种植甘薯,村村连片发展,甘薯是当地的农业主导产业。

18年前,袁起从中国政法大学毕业返乡创业时,“有人说大学生回来种地浪费了,还有人说我手上连个老茧都没有,怎么吃得了这个苦”。袁起记得,“当时贷款不够,村民们同意我先承包下土地种植,有了收成后再付租金”。

与父辈种田的“老把式”相比,袁起对于现代农业有自己的理解。“甘薯生产最大的难点是劳动强度高,机械化程度低。”他就与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合作,引进甘薯从种到收全流程的机械,“一个人从一天种3分地,发展到一天能种5亩地”。

以往,江庄镇主要种植白薯和红薯,品种单一,价值也不高。袁起隔三差五就往徐州市农科院跑,先后引进种植了15个甘薯新品种,特别是开发种植了菜用甘薯,并进行立体栽培,产量提高了三四倍。

如今,袁起牵头拉起的“甘薯产业链”,已经形成种苗甘薯、叶菜甘薯、鲜食甘薯、休闲食品和甘薯生产社会化服务五个产业板块,带动薯农超1万户,帮助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560余人。

汴塘煎饼非遗馆内,主播在直播带货。 人民网 杨维琼摄

汴塘煎饼非遗馆内,主播在直播带货。 人民网 杨维琼摄

场景转换。

中午12点,汴塘煎饼非遗馆内,“汴塘煎饼总厂”直播间准时开播,一位农家阿姨专心摊着煎饼,主播在一旁推介:“这个煎饼是我们本地的名小吃,你别看它颜色有点黑,其实是小麦、玉米、高粱等多种杂粮制成,口感好、营养高……”

“汴塘煎饼总厂”主理人宋超,以前在外地学过直播电商,4年前回到家乡后,选择了“新农人主播”这一条赛道。当年5月,他在网上直播卖当地大蒜,一次就卖出100多吨。

“贾汪农特产品多,像汴塘煎饼、塔山秋爽梨、耿集草莓、大洞山石榴、御品葡萄等等,帮乡亲们多卖货也有成就感。”宋超的电商服务公司,年销售额超过500万元。今年3月开始,他尝试通过“汴塘煎饼总厂”练兵,以此培育一些新主播。“目前每天直播能卖大约200斤的煎饼,我们的目标是达到600斤。”宋超说。

不论袁起,还是宋超,“新农人”能够大显身手,背后不仅体现着返乡青年的“有为之志”,更是政府鼓励和扶持结出的硕果。

近年来,贾汪区先后出台《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对带动创业创新效果明显的园区、基地在政策扶持上给予优先安排。当地成立的新型职业农民协会设立了草莓、蔬菜、林果等11个产业分会,提供技术指导、销售拓展、视频宣传、品牌打造等一连串服务,现已带动60多个新型经营主体抱团发展,扶持36家主体实现融资5076万元、减免利息费用等325万元,举办各类创新创业技能培训50余次,培训人数1.58万人。

(责编:张鑫、张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