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苏频道>>经济

聚焦“项目建设”  南京江北新区构建开放枢纽新优势

2024年07月23日12:34 | 来源:南京日报
小字号

  南京北站“双光谷”设计效果图

  南京江北新区

  地铁11号线浦口万汇城站建设现场

  开展廉政文化教育

  7月10日,新建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速铁路南京北站站房、客服信息系统及相关工程施工总价承包招标资格预审公告正式发布。公告显示,南京北站将于9月正式开工建设,计划工期3年。南京北站是南京三大枢纽客站之一,规划引入沪渝蓉高铁、宁淮城际铁路、宁滁蚌城际铁路、京沪铁路、宁启铁路等,建成通车后,对于江北新区全面建设交通枢纽、大力发展枢纽经济将带来新机遇。

  加强对外开放,正在成为江北新区发展的重要动力。作为新区枢纽建设的“主力军”,今年以来,江北新区枢纽经济发展管理办公室聚力新区“四大行动”,持续推进南京北站、地铁4号线二期、地铁11号线一期等重大项目建设提速增效;聚焦党建引领,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工作深入服务“四大行动”实践。

  把一项项战略部署细化实化为一个个具体行动,江北新区枢纽办正加速构建开放枢纽新优势,为推动江北新区高质量发展,打造南京拥江发展版图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北站建设

  科学谋划加快推进

  作为江北新区乃至全市的头号工程,南京北站的建设时刻牵动着外界的目光,每一点进展的背后,都凝聚着新区枢纽办工作人员的付出。

  南京北站将于2027年与北沿江高铁同步通车运营,作为南京唯一集高铁、城际、普速铁路为一体的铁路枢纽,南京北站具备全向发车能力,站场设3场16台30线。其中高铁场5台9线,引入北沿江高铁;城际场6台12线,引入宁淮城际、宁滁蚌城际、上元门铁路过江通道;普速场5台9线,引入京沪铁路、宁启铁路。

  换乘最高效,是南京北站设计的一大亮点。为实现旅客的快速换乘,创造性采用“双光谷、井字形”换乘空间结构,让旅客“站外提升”调整为“站内提升”。地铁旅客可通过光谷空间内设置的多组扶梯,垂直抵达地上4层的高架候车层,同时地上1层也设置了快速进站厅,大大减少了旅客的步行距离;道路交通方面,H形快速路中的“一横”中横线,直接连通高架落客平台,可以让乘坐汽车抵达的旅客直达高架候车大厅;出站旅客换乘社会车辆、出租车、网约车,可利用南北光谷4个“立体换乘核”快速到达各停车场,乘车后通过管道化通道实现快速离场。

  “双光谷”设计不仅实现了多点落客、合理分流,而且让北站站房内有采光、有通风,整个空间显得更加宽敞明亮。

  结合“双光谷”空间集约布置北站快速路及地铁3号线,地铁换乘厅与地铁3号线站台同层组合;配套停车场由地面、地下双层布置调整为地面层集约布置,这些因地制宜的举措都经过反复的推敲与改良,进一步优化了空间布局,节约了建设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为实现多点进站,设计方案预留了四角开发进站通道;为实现快速出站,方案加强了疏散流线设计;为强化以人为本,方案还加强了无障碍设施、母婴室、儿童活动区等配套。

  区域发展,交通先行。一座现代化的高铁枢纽,不仅能大幅提升区域交通运输能力,对于完善城市功能和推动经济发展,也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南京北站的远期建设目标,规划了14.4平方公里的高铁枢纽经济区,依托“一带+两廊+四轴”的总体结构和“三核+九节点”的特色空间,打造高质量枢纽经济产业体系和多样化城市功能体系。

  据介绍,为贯彻落实国铁集团“畅通融合、绿色温馨、经济艺术、智能便捷”的新理念,南京北站枢纽核心区将坚持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批复、一体化施工、一体化运营的总体思路。

  今年以来,江北新区正全面开展“四大行动”,前期根据“项目建设”行动要求,为满足南京北站设计方案报批条件,江北新区完善重大事项决策流程,实现国铁审批与地方审批流程的并联推进,新区相关部门全力保障南京北站地方审批服务,全力聚焦南京北站依法合规开工,做好属地服务。

  新区枢纽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枢纽办上下将聚力“四大行动”,盯节点、抢进度,狠抓“拔钉清障”;控投资、严支出,确保“开源节流”;强管理、重品质,打造 “典范工程”,把南京北站建设成为高质量“站城融合”的示范样板。

  地铁建站

  全力以赴提速增效

  交通是城市发展的骨架,而轨道交通则引领城市发展的新格局。因此,地铁的建设不仅是民生工程,对于江北新区强化“枢纽功能”、放大“枢纽效应”,也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作为地铁4号线二期项目、地铁11号线一期项目的业主单位,今年以来,新区枢纽办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全力服务保障项目推进。

  近日,地铁11号线一期项目传来最新进展,浦洲路站主体结构封顶。据介绍,一个标准地铁站长度大约为200米,而浦洲路站车站总长约644.6米,相当于三个多标准地铁站的长度,体量大,施工难度大。“这是地铁11号线一期最长的车站。”项目现场负责人介绍,随着整个车站主体结构的封顶,目前正在进行内部二次结构施工。接下来,还将进行车站的附属结构施工及站台板的施工。

  今年6月,地铁11号线一期项目临滁路站—浦口万汇城站克服了施工难点,实现双线贯通。据介绍,从临滁路站到浦口万汇城站区间只有1.59公里,该区间隧道与浦滨路隧道的最近距离仅有7米多,而与地铁10号线的距离只有3.5米。为保证施工安全,左线和右线盾构机采用先后始发的方式,避免了同时始发对地层的扰动,同时确保了安全间距。

  不仅是地铁11号线一期项目加速推进,作为连通江南江北的又一条过江通道,地铁4号线二期项目也是快马加鞭。

  不久前,地铁4号线二期项目过江盾构机“新征程号”完成组装,盾构机始发进入倒计时阶段。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普通的盾构机,过江盾构机长度为120米,总重量为2100吨,是普通盾构机重量的两倍,组装完成后,盾构机将从江心洲的中间风井始发,向江北掘进。从中间风井到江北市民中心站盾构区间线路全长3062米,设计为单洞双线隧道。盾构机在江心洲始发时,顶部覆土是26.4米厚,跨越长江时,最深处位于江下68米,为长三角地区最深过江地铁线。

  “目前,两条地铁线路的建设克服重重困难,加快进度,均按照全年投资及建设时序推进。”新区枢纽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地铁11号线一期项目全线19座新建车站已全部开工,其中18座车站完成围护结构,12座车站完成主体结构,17条盾构隧道始发,其中15条盾构隧道贯通;地铁4号线二期项目全线6座车站和中间风井均已开工,3座车站和中间风井已完成围护结构和主体结构,6条盾构隧道始发并贯通。

  党建引领

  夯实根基领航定向

  树高叶茂,系于根深。在江北新区枢纽办,每一项工作的落实、每一个项目的推进,都得益于强化党建引领的“指挥棒”作用。

  冬训作为广大党员一年一度的“必修课”,对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提高党员素质有着重要作用。今年基层党员冬训以来,江北新区枢纽办将理论学习教育与开创发展新局紧密结合,有力抓牢江北新区“四大行动”与枢纽建设任务链接点,打出系列“学”“干”组合拳,为年度重大项目建设开足马力。

  3月初,江北新区枢纽经济发展党工委举办基层党员冬训骨干暨“四大行动”业务培训班,为贯彻落实新区“四大行动”决策部署,聚焦重大项目建设和靶向招商、精准招商等重点工作,本次培训设置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舆情管理3个专题课程,邀请相关专家作主题分享,帮助全体干部职工读懂政策、增长经验、运用方法。本次培训以理论政策宣讲为指导,以核心业务培训为牵引,为全体干部职工积极投身新区“四大行动”鼓足了干劲。

  5月中旬,枢纽办下属的江北铁投公司党支部,与南京宁新普迪混凝土有限公司党支部举行党建共建签约仪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双向提升。通过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发展深度融合,双方将携手破解项目建设中安全环保、建设管理、材料供应、物资保障等难点堵点,为新区枢纽建设保驾护航。此外,枢纽办下属国有企业以“党建共建 服务发展”为线索,开展为民服务系列活动,策划“感知片区发展 强化社企融合”专项行动,邀请属地社区幼儿园小朋友参观枢纽经济区规划展示厅,激发小朋友热爱新区、建设新区的火种;联合社区党员共同参观南京长江大桥桥史馆,以地区红色资源及实境课堂感染人、教育人、鼓舞人;组织志愿服务进社区,通过向社区居民普及生活安全知识、倡导垃圾减量旧衣回收再利用、开展志愿服务等主题行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针对工程项目体量大、影响广、特色鲜明的特征,枢纽办紧密结合新区推进“四大行动”的目标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持续深化正风肃纪反腐,坚决纠治“四风”,进一步突出纪检工作“枢纽特色”。

  今年以来,枢纽纪工委聚焦“项目建设”行动,全过程监督保障项目推进。督促全面落实任务挂包,将枢纽办今年所有工程建设项目按照建设类型、资金来源、审计权限等进行摸排梳理,实行“清单化”管理,建立健全清单化明责、痕迹化履责和台账化落实工作机制,紧盯项目推进、资金筹措、质量安全、廉政风险防范等内容,全过程跟进监督,确保南京北站、轨道交通等省、市重大枢纽项目廉洁高效建设。

(责编:黄竹岩、张鑫)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