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南通海门提供岗位1.7万多个 实现就业4250人
26日,2024年海门区首场“东洲雁归”人才夜市暨新质生产力企业专场招聘会在城区大有境举行,当天39家优质企业夜市觅才,52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
就业是第一民生。今年上半年,海门持续落实落细稳就业政策,多措并举支持企业稳岗扩岗,加大力度扶持重点群体就业,全力以赴营造良好用工环境,让就业服务质量更高、服务企业温度更暖、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1至6月份,全区提供就业岗位1.7万多个,实现就业4250人。
精准帮扶 服务送到家门口
“我现在在家做四件套加工,是就业服务站的工作人员介绍推荐的。他们还经常向我宣传一些好的就业政策,一有好的工作岗位会提前通知我们。”日前,余东镇富民村村民鲁晓芬告诉记者。
鲁晓芬是贵州人,嫁到海门之后一直没找到合适工作。富民村就业服务站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介绍了一份四件套加工工作,并为她进行了就业困难登记,后续将继续为其匹配更合适的工作。“作为就业服务站工作人员,首先是入户调查,把周边就业困难人员底数摸清楚,然后走访企业开展政策宣传,收集周边岗位信息,及时为就业困难人员匹配合适的岗位。”富民村“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工作人员崔娟说。
就业服务站开设到“家门口”,是海门强化精准帮扶、守住就业民生底线的一大创新举措。今年海门区进一步建设四甲镇四甲村、余东镇富民村、悦来农商银行、麒麟农商银行、临江新区丰顺村、海门港新区凤飞村6家“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积极提升“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公共就业服务水平,不断拓宽就业困难群体就业道路,努力构建共居、共事、共乐、共享的“家门口”就业暖心乐园。上半年,就业服务站兜底帮扶困难群体就业469人。
海门不断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实现供需有效对接,常态化开展2024年春风行动,建立企业用工需求、人力资源供给、用工服务专员、政策落实等“四张清单”,提供就业援助服务1906人次。紧盯重点群体就业需求,采取“线下招聘+线上云聘+赴外引才”的形式,组织开展各类招聘活动86次,让有就业能力的求职者得到充分就业。
政策兜底 拓展就业新空间
今年1至6月,海门为4名创业主体发放富民创业担保贷款55万元。加大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场地租金补贴、创业带动就业补贴等政策落实,减轻创业主体负担,激发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创新创业热情。上半年,海门成功支持自主创业871人,支持离校5年内高校毕业生创业123人,成功自主创业带动稳定就业3176人。
创业带动就业,是推动更高质量就业的有效抓手。海门加快构建“政策支撑+宣传引导+服务助推”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将创新创业资源进行了优化集中,实现创业各要素的有机整合,产生集聚效应。全区现有省级创业基地4个、区级创业基地10个,为各类创业者创业提供广阔的空间。
与此同时,海门聚焦重点群体和市场主体需求,升级打造“企业下单、群众点单、机构接单、政府买单”的“四单式”培训模式,提升培训针对性、实效性。上半年,依托企业、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企业职工培训、创业培训等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884人,培训项目涵盖养老护理员、整理收纳师、网络创业培训、初级高级制图员等,发放职业技能培训补贴75.348万元,不断壮大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队伍。
海门持续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进一步规范管理,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兜底线、救急难”的作用。今年上半年,新创设的城乡公益岗位安置困难人员108人,落实公益性岗位补贴资金55.63万元。切实发挥好社保补贴“减负担、促就业”作用,加快审核发放速度。上半年,为6405名就业困难人员发放灵活就业社保补贴1066.23万元;为4家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单位发放社保补贴4.07万元。
“探企直播” 打造用工新模式
日前,由海门区人社局举办的“探企直播”在俐马(南通)纺织有限公司开播。活动中人社局工作人员和企业人事经理化身“主播”,通过直播镜头带领“云端”求职者,“沉浸式”感受俐马纺织公司生产区、生活区的现场情况,直观地了解岗位内容、任职要求及薪资待遇等情况,力促企业和求职者实现供需精准对接。接地气的“探企直播”,让观看直播的求职者更直观地体会到在俐马纺织公司工作的幸福感和归属感,纷纷在直播间留言讨论,咨询报名入职方式。
据悉,今年5月以来,海门区已连续开展了两期“探企直播”活动,吸引近5000人观看,200多名求职者在线互动。
企业是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主体。海门区不断创新企业用工模式,依托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用工奖补政策宣传,充分发挥用工政策的吸磁效应,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今年上半年,为13家企业发放用工奖励补贴26.1万元。组织就业服务专员定期开展用工需求调查、入企访需活动,帮扶企业做好用工储备,实现用工供给多元化。
针对企业用工结构性矛盾,海门多频次组织重点企业赴云南、甘肃、陕西、贵州、山西、河南等地,开展跨地区人力资源引进和校企合作活动,并通过“点对点”接工服务等方式,实现企业与务工人员“双向奔赴”。希诺公司通过赴外招聘,今年成功招引了开封化工技师学院实习生14名、开封技师学院实习生27名,主要安排在钛杯车间、质检岗位上锻炼实习。1至6月,海门新签订劳务协作基地5个,累计建立中西部劳务协作基地29个。(黄天玲)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