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新沂:“公建民营”激活养老服务
“以前吃的是大锅菜,盐豆子加煎饼就能凑活对付一顿,上楼下楼全靠拐杖。”年轻时,何培镇在江苏新沂市北沟街道中心敬老院工作,退休后就近入住北沟养老服务中心,谈起入住体验,他说:“现在一日三餐营养均衡,还配有水果,上下楼都坐电梯。愿意来住的人越来越多了!”
从敬老院到养老服务中心,不仅是名称之变、服务之变,更是理念之变、机制之变。为破解农村敬老院服务质量不高、经费不足、机制僵化等难题,新沂市以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环境更新、机制革新、运营创新,形成了农村养老“新沂模式”。在6月底召开的江苏省农村养老服务改革推进会上,新沂经验被全省推广。
北沟养老服务中心内,老人们准备用餐。人民网 杨维琼摄
公建民营
“全市有18个乡镇街道,我们一度有过20所敬老院。”新沂市民政局局长史龙海回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乡镇敬老院面临着设施陈旧、服务单一、人员不足、医疗保障不足等问题,床位实际利用率不足3成,“因为严重依赖政府拨款,不是五保户的老人还住不进来,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变化出现在2019年底,为贯彻国办出台的《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新沂按照区域人口分布和养老服务需求,决定打破“一镇一院”模式,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等方式,在全市规划建设了7家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
2021年7月,这些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全部投用,管理上也由“镇办镇管”转为“公建民营”,即资产、管理权限收归政府,引入专业养老机构管理运营。除了供养五保户,也可以面向社会,满足一般家庭的养老需求。
人民网在走访中发现,每个中心基本都配有标准化厨房和配餐间、多功能厅、娱乐室、精神关爱室。卧室内,独立卫生间、24小时热水、数字电视、独立衣柜、呼叫系统等设施一应俱全。
“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在不断提高入住率、持续提升服务水平的同时,还肩负着服务延伸与区域辐射影响的职能。”史龙海表示,每个养老服务中心都能辐射周边两到三个乡镇,在满足政府兜底保障的同时开展普惠型养老服务。
7月17日,试住3天后,83岁的朱国玉在儿子陪同下来到北沟养老服务中心签订合同,“这里离家不远,医疗和吃住条件不错,我轻松,孩子也放心!”
3年来,新沂市的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入住老人数量已从400多人增加到1960多人,床位使用率提升至80%以上。
老人们签约入住“虚拟养老院”后,后台可查询老人身体状况。人民网 杨维琼摄
多元服务
医养结合是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的有效举措。为此,上海九如城集团为其运营的养老服务中心配备有160余名护理员和一批医生、护士、心理咨询师、康复师;江苏汇乐集设置日间照料中心,提供日间照料、社区助老及居家上门服务……7个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成后,不仅内部硬件设施水平大幅提升,还按照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标准统一设计、统一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钟吾养老服务中心内,专门设有一级综合医院。“每个房间都有呼叫系统、护理病床等专业医疗设施,护理人员可以提供24小时服务。”68岁的李思彬有偏瘫症状,入住后,护理员每日定期带他下楼做康复操,还有针灸师每天过来针灸,“下楼过个连廊,就能到医院。”
截至目前,当地养老服务中心还为2000多名老人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目前,北沟养老服务中心已为周边73个社区的890个家庭提供了3560人次的居家上门服务,为195个失能家庭提供家庭照护技能培训。
新沂市民政局还与一家养老服务机构合作打造“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平台,与老年食堂结合起来,提供护理、家政、就医、送餐等多类个性化服务,被称为“虚拟养老院”。“护理员定期来护理,孩子们随时能看到情况,我还有能定位的手机,突发情况打个电话就来人。”今年2月,居住在新临社区的梁金龙老人开始享受服务,目前像他这样签约的老人已有300余名。
时下,新沂正在创新服务模式、丰富产品供给,如在养老机构、城乡社区设立康复辅助器具配置服务站点,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积极培育康养新业态,打造特色健康休闲养老养生综合体。产业方面,新沂还将依托开发区大健康产业园,发展一批养老产业示范项目,引领带动全市养老产业转型升级。
6月底,江苏省农村养老服务改革推进会在新沂召开,江苏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谢晓军在会上表示,“各地要学习借鉴新沂经验,在坚持公办养老机构兜底保障公益属性的前提下,按照宜公则公、宜民则民的原则推进,增强发展活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