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淮安洪泽:这个产业何以快速长个儿?

人民网记者 马晓波
2025年02月01日09:15 | 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
小字号

全年预计开票销售近90亿元,同比增长超70%!这是江苏淮安市洪泽区2024年纤维新材料产业的成绩单。

从上世纪90年代一家企业“单打独斗”,到70多家龙头企业“群雄逐鹿”。本世纪以来,洪泽区先后两次承接纺织产业转移,在产业体量迅速做大的同时,也实现了从传统纺织向纤维新材料方向的拓链深耕。

对于这个产业的雄心,当地去年提出,将锚定“三年300亿、五年500亿、八年1000亿”的发展目标,全力打造高端纺织绿色纤维新材料产业生态圈,擦亮“洪泽绿纤、链动中国”区域金字招牌。而今,“三大步”的第一步已然高开。

台华新材的自动化生产车间。人民网记者 马晓波摄

20余载产业筑基

一个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既非朝夕之功,也有机遇青睐。值得庆幸的是,洪泽接住了。在洪泽纺织产业不断进阶的过程中,华龙无纺布与台华新材是绕不过去的两个项目,前者拉开序幕,后者强势崛起。

时间拨回1998年,一家镇办无纺布企业经营陷入困境,先后在当地化肥厂、味精厂任职的张义平接盘改制,创办华龙无纺布。

“无纺布在纸尿裤、面膜、湿巾、口罩等领域应用广泛,那个年代竞争已经很激烈,原厂就是在低端市场‘卷’价格落败的。”张义平看准态势,发力扭转。为此,他们一手狠抓产品品质,一手发力市场开拓,拿下的首笔订单便是一个千万大单。如今,华龙无纺布跻身江苏省名牌产品,年销售额近1.5亿元。

有了华龙无纺布打下的产业基础,洪泽自2000年起开始承接苏南纺织产业转移,张家港宏港毛纺、翔宇纺织、超美斯等相继落地。然而,产业质态总体犹如“温吞水”,年产值常年徘徊在20亿元上下。两年前,洪泽区工信局所做的一份行业调研报告显示,当地纺织业依然面临产业布局较为分散、产品同质化突出、产业链条不够完整的情况。

5年前,洪泽重新审视纺织产业,决定瞄准纤维新材料等细分赛道,围绕已有产业规划中对聚合反应和布匹印染环节缺少规划环评支撑问题,启动开发区发展战略规划、规划环评、专业规划和重点企业规划等编制工作,为全产业链项目落户提供支撑。

在此背景下,当地又一次承接纺织产业的转移,总投资120亿元的台华新材绿色多功能锦纶新材料一体化项目乘势而来。洪泽区工信局副局长龚瑞说,从浙江招来台华新材,是当地纺织产业20余载持续筑基的最大成果。

佩浦科技厂区内工作人员运送物料。人民网记者 马晓波摄

瞄准再生纤维赛道

台华新材是洪泽区第一个百亿级工业项目。“项目2021年落地以来已完成投资超50亿元。”台华新材办公室主任刘崇山介绍,目前,PA6、PA66再生纺丝和加弹生产线已经投产,PA6再生回收及聚合生产线进入试生产阶段,去年产值超30亿元。

别小看了PA6、PA66,这可是台华新材的“明星项目”。前者采用业界首创针对锦纶面料万吨级以上化学回收法技术生产PA6再生纤维的系统解决方案,后者打破国外对高端尼龙制品的技术封锁和价格垄断,成功进军国内外高端运动休闲市场及特种保障领域。

无独有偶,总投资52亿元的佩浦科技也是再生纤维新材料领域的佼佼者。

“和台华新材不同的是,我们专注于物理回收法。”佩浦科技总经理王志鹏说,“公司处在从‘一只瓶’到‘一块布’产业链的中间环节,目前日均处理400吨塑料瓶,年产值约10亿元。”此外,年产25万吨再生纱线二期项目也即将投产,未来能将再生聚酯切片制成纱线。

“佩浦科技的绿色再生负碳基地,通过再生原液直纺,将进一步减少能耗和水排放,实现负碳排放目标。”洪泽经开区党群工作部部长胡怡说,这也是洪泽打造绿色再生差异化纤维生态圈的关键项目。

近些年,自带绿色环保基因的再生纤维已成为知名运动、时尚品牌的“宠儿”。紧盯这一赛道,洪泽区正聚力打造再生纤维新材料特色园区,去年又签下天成纺织年产50万吨再生聚酯新材料等重大项目,产业集聚优势持续凸显。

中国化纤产业链创新大会去年11月在洪泽召开。洪轩摄

多方协同借势发展

产业快速集聚,行业盛会聚焦。洪泽,在纺织产业领域正在站稳自己的一席之地。

2023年6月,洪泽承办中国化纤科技大会;2024年11月,中国化纤产业链创新大会也在洪泽召开。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经济研究院去年发布的“洪泽指数”显示,发展纺织现代化体系,洪泽综合测评结果接近优良。其中,“政策环境”指数得分率89.6%,“商业环境”指数得分率94%,“基础环境”指数得分率为 85.1%。

两场大会陆续落地洪泽,充分说明了业内对当地产业发展的肯定。“高规格的业界大会带来大量的行业信息、技术创新等资源,也有利于带动洪泽纺织的影响出圈。”胡怡说。

“洪泽与行业协会、高校间的产学研联动源起于企业,其后成为区域借势发展的一大助力。”在江苏三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陈烨展示了几块布料样品,其技术不少来自东华大学,研究人员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改变纤维表面性质,让它们具有了持久弹性、抗菌抑菌、排汗防湿、保持凉感等特殊功能。

在科技镇长团机制推动下,校地、校企合作日趋紧密。陈烨即是科技镇长团团员,他还推动佩浦科技与东华大学共建国家级再生纤维实验室,申报国家火炬洪泽高性能纤维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台华新材“淮安市PA66差别化锦纶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东华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也建立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合作关系。

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去年的中国化纤产业链创新大会上,洪泽区委书记沈晓红明确提出“三年300亿、五年500亿、八年1000亿”的发展目标。在她看来,当地纺织产业正面临绿色转型的关键期。接下来,洪泽将继续加强与各方的交流合作,催生更多丰硕成果,帮助企业抓住机遇,持续提升产品含绿量和含新量,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之路上加快创新发展。

(责编:王继亮、吴纪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