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产业发展的第三条“增长曲线”,南京建邺亮出“关键一招”
2月6日,南京市建邺区召开深化作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会上提出,将升级拓展“012科创森林”计划,瞄准“数据要素×”“人工智能+”等主攻方向,免费提供不少于3万平方米场所、不少于2000个工位的模型开发社区和“数商”孵化基地;发放3000万元“模数券”,提供适岗培训2000人次,开发见习岗位超1000个,搭建基础模型应用、公共数据流通等“绿色通道”,为科创企业全方位降低用数、用算、用模、用人的各类要素成本。
值得关注的是,前不久,建邺区提出“集全区之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塑造产业发展的第三条‘增长曲线’”。发力这一目标,本次会议亮出了优化营商环境“路线图”。具体来看,该区今年将聚力聚焦“企业感受度”“整体便利度”“要素丰裕度”“市场容新度”“生态共享度”的“五度”提升要求,持续深耕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生态,持续擦亮“建功立邺、到此莫愁”的营商品牌。
“建邺明确把建设河西中央科创区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快推进‘八项工程’和2025年‘15件重点工作’落实,努力在第三条‘增长曲线’上形成突破。为此,要驰而不息改进工作作风,久久为功优化营商环境,鼓足干劲续写一流业绩。”建邺区委副书记、区长贾晨表示,要统筹用好政策“工具箱”,聚焦全链条服务、全要素供给,为企业补链强链优链创造“阳光雨露”,打造“迁不走”的产业生态。
在资源、条件相当的情况下,越具针对性、越细致的配套服务越能吸引优质企业的目光。建邺区提出打造更暖人心的宜居品质,用差异化配套服务“拴心留人”。其中包括推广“带娃莫愁”服务,在园区和幼儿园新增普惠托位200个以上,为购租公寓的人才子女就近提供义务教育的优质学位;开放河西中央体育公园,加快奥南社区中心建设,推进德基世贸中心、华润南京天地等商业开市,实现“一刻钟便民圈”全覆盖。
“围绕‘数×智+’,加快完善出台一批定位准、见效快、企业获得感强的政策。要跳出主要依靠财政奖补扶持的模式,在技术突破、场景开发、市场应用等方面给予企业更多机会、更大空间。”建邺区委书记姜宸称,将深化作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对潜力大、前景好的优质企业,必要时采取“一业一策”的方式进行重点支持;加强统筹集成,推动形成更有梯度、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合集;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形成共识,确保每条政策都满足一项企业需求、解决一个具体问题。(马晓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