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苏频道>>经济

江苏平台经济高速发展 打通资源对接堵点难点

2025年02月13日07:20 |
小字号

个体司机不用靠熟人推荐,登上云平台就能对接货运需求,同时把返程的订单都安排好,确保一趟都不空跑;农村“达人”们利用网络直播、电商平台,把一处又一处文旅景点变成网红打卡地;乡镇夫妻店化身数字化零售实体,日常经营从“等客上门”变成“精准获客”,高效引流……近年来,江苏平台经济高速健康发展,本土平台型企业蓬勃成长,成为推动产业创新升级、融合发展的强大数字引擎。

打通资源对接堵点难点

何为平台经济?平台企业不是产品生产者,而是以新型基础设施赋能生产、流通、消费全产业链的资源“链接器”。以物流业为例,目前公路货运仍是我国物流业主要运输方式,但由于国内多数承运人都是只有一辆卡车的个体司机,托运人也以大量中小企业为主,双方都有着规模较小、供需信息不对称等先天劣势,往往会遇到价格、服务质量和物流效率等多方面的问题。“像我们这样的个体司机,没有规模优势只能和别人拼价格。而且作为个人,线路规划能力有限,往返路上卡车利用率很低,经常是空车返程,比较浪费资源。”货运司机贾铭铭告诉记者。同时,托运人也很难自行寻找到可靠的卡车司机,若经过多层中间商又增加了太多物流成本。

行业的这些痛点,就是平台企业的发力点。2014年,现隶属于中国物流的中储智运在南京成立,逐渐发展为全国性的数字物流基础设施平台,服务行业涉及煤炭、钢铁、矿石、粮食等,其以“互联网+”高效物流创新模式搭建智能运力交易平台和数智物流平台。前者通过智能配对数学算法模型,动态地将每一单货源与返程线路、返程时间、车型等最为契合的司机进行智能匹配,并凭借智能定价模型提供运价指导,智能定标模型提供多维度智能评标,帮助客户实现阳光交易。而后者则能实现全流程数字化、可视化管理,确保每笔业务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票据流、运输轨迹流”的“五流合一”,保障货物安全、高效运输。在掌握供应链中核心物流数据的基础上,中储智运升级打造数字供应链平台,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商贸交易、运输配送、仓储服务、供应链金融等一体化、定制化集成服务。

“近年来,公司进一步加强AI、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物流场景的应用,升级智能运力交易、数智物流及数字供应链三大平台,有效推动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效益最大化,实现物流与供应链的闭环管理与高效协同,为降低我国全社会物流总成本,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卡点,保障供应链韧性及安全性贡献力量。”中储智运总裁申岸锋告诉记者。中储智运通过智慧多式联运系统为锐洋东北电缆规划出“公、铁、水”联运最优运输路径,仅在汽运上就为客户降低综合运输成本10%至15%。

探索产业创新发展路径

从交通出行到家居装修,从农村电商到跨境贸易,从物流配送到旅游观光,近年来,江苏平台型企业蓬勃兴起,为千行百业提质赋能、降本增效,同时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生鲜等年货的物流需求再上新高,运满满平台通过数字化手段对接货车司机与货主需求,确保春节期间供应链正常运转,既确保了团圆时刻的食丰味美,也为企业降低了成本压力。“以往春节期间的物流情况并不固定,所以网点都要前置备货,经常出现不够卖或者过量备货的问题,通过互联网货运平台,即使是春节期间发布的需求,也能在最短时间内就调到车,配货更加灵活。”生鲜网点经营人郭先生表示。根据运满满的数据,今年春节期间平台上的冷链运输订单量同比增长了20%,有效缓解了运输压力,保障了年货的及时供应。

在旅游市场,去年省文化和旅游厅与途牛联合举办了“水韵江苏·四季百县”文旅促消费活动,通过线上营销活动和线下深度体验活动相结合,实现了江苏县域文旅产品曝光度和销售转化率的双重提升。为进一步丰富江苏县域文旅产品供给,途牛上新了近60条、覆盖江苏省各市区县的“水韵江苏·四季百县”文旅产品。

坐拥技术、流量、数据优势,平台型企业能够为传统行业赋能,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传统的乡村商业发展相对滞后,商品和服务供给不足,供应链体系陈旧,触网能力薄弱,经营管理工具和理念落后,亟须进行数字化升级和改造。在南京本土成长起来的产业互联网平台企业汇通达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聚焦农村市场,首创了“平台+乡镇店”的商业模式,通过会员制把一家又一家乡镇夫妻店发展为会员店,为他们提供自主研发的智能零售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传统小店升级为具备线下实体店、线上网店、本地社群店“一店三开”能力的数字化零售实体。

支撑建设数实融合强省

“发展平台经济是江苏建设数实融合强省的重要抓手,江苏已在移动货运、工业互联网、新能源等领域集聚了一批平台企业。作为数字时代的一种新经济形态,平台经济有效赋能实体经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现代化研究院研究员顾丽敏指出,平台经济在企业层面,精准匹配用户需求,拓宽市场边界,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产品和服务乃至商业模式创新;在产业层面,促进大中小企业协作和创新,提升产业链协调效率,重构产业生态;在宏观层面,促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进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近年来,我省平台经济发展迅速,尤其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已成为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力量。《江苏省“十四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中指出,到2025年,全省范围内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在物流领域的覆盖率将大幅提升,省级重点物流企业应用数字技术的比例达到80%以上、省级示范物流园区智慧化率达到80%以上。当下,我省还在大力支持平台经济在消费互联网领域的应用,包括鼓励在线旅游企业推广具有江苏特色的优质文旅线路及新业态旅游产品等。

值得关注的是,平台经济的资源优势也是一把“双刃剑”,容易造成“赢家通吃”的市场垄断,同时平台掌握的海量数据容易引起数据安全隐患,算法设计导致“大数据杀熟”“信息茧房”等问题。去年以来,我省各部门坚持监管规范和促进发展并重,不断优化市场监管方式和手段,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对此,顾丽敏建议,平台经济应加快建立健全常态化监管制度:加强平台经济的监管法治化建设,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加强数据安全治理能力,规范平台数据采集、存储和使用,促进海量数据的合规高效使用;加强算法第三方评估和监管,更好地保护消费者和劳动者权益。(孙炜杰)

来源:江苏经济报

(责编:张鑫、耿志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