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苏频道>>经济

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春日建设热潮涌动

2025年02月25日15:06 |
小字号

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新春过后,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各重大项目载体建设现场争分夺秒,以高标准奋力推进建设升级。机器轰鸣的工地、拔节生长的项目建设、日新月异的产业基地……蓬勃发展的园区,绘就一幅火热的春日建设图景。近日,园区一批重大项目建设也迎来了重大进展。

项目高效开工,绿色产业链布局加速

开工首周,英发集团总部入驻暨氢光储充、电子制造、风光一体化研发生产项目开工。该项目自合作协议签署,园区立即组建“项目推进专班”,主动服务、全程帮办,确保项目各个环节紧密衔接、高效推进,从协议签署到项目开工,仅历时3个月。该项目是南京市2025年重大项目之一,也是新区新春以来首个启动的重大项目。

英发集团,作为电子制造、光伏电池、光伏电站的行业领军企业,位列中国电池出口企业排行榜前列,如今,正积极布局上游风光发电、中游制氢及下游用氢的完整绿色产业链,并将全球绿色能源总部以及两个重点项目落户江北新区。

其中,英发集团绿色总部——英发睿智创新园项目,预计2025年7月底竣工交付。与此同时,氢光储充电子制造生产项目将引入国际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建成涵盖20条全自动SMT贴装生产线、30条全自动组装生产线的一体化智能工厂。此外,风光一体化项目将建设交流侧150MW的渔光互补光伏发电系统,依托江北新区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打造新能源发电技术终端应用的示范标杆。两个项目均预计2027年全面投产。

载体聚点成面,保障新项目招引落地

打造优质产业空间载体,是园区加速新项目招引落地、培育新质生产力、迈向新型工业化新征程的“破题之钥”。在科创大道与科丰路交叉口,园区两处载体——芯智园、芯创园主体部分都已建成,玻璃幕墙与橙黄外墙、白色外墙和谐搭配,载体尽显生机与活力。

据了解,芯智园总建筑面积达 15 万平方米,其中厂房建筑面积11.6 万平方米,为企业的生产制造提供了广阔空间。该载体建设有5栋多层高品质厂房、1栋配套服务中心以及1栋仓库,主体已完成竣工交付,产业配套正在有序规建。

芯智园计划重点招引集成电路、新能源、智能制造类项目,目前,已有两家企业入驻,已有项目进场装修施工,还有涵盖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配件等领域的多家在谈企业。

仅一路之隔的芯创园主体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2月底交付验收,该载体总建筑面积达20.25 万平方米,整体由 2 栋配套服务楼及 3 栋高标准厂房组成,配备一整栋研发办公楼以及住宿、食堂、便利店等商业配套,为企业和员工提供现代化办公场所和一站式便捷生活服务。

尽管芯创园尚未正式交付使用,但其产业定位和招商工作已先行一步。芯创园将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等产业定位为重点,已储备来自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的优质企业10余家。

夯实企业服务,合力筑起产业新生态

两载体都建设有高标准厂房,而厂房的长度、承重等建设标准不同,智能制造产业园将根据整体规划和入驻企业的个性需求推荐平台。

优质产业空间载体不仅要有“硬支撑”,还得要有“软服务”。

“园区芯智园、芯创园的载体运营方式,不仅局限于为企业提供物业安保类基础服务,园区还与运营方相互协作,构建企业所需的多维度‘软服务’体系。双方合力招引上下游企业,形成‘一园区一产业链’的生态格局;共同为企业提供人才、市场、资本、技术类产业服务,如项目申报、协助技术攻关、定制化服务等,全方位赋能企业发展。”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有了“硬支撑”,也有了“软服务”,未来,两载体将吸引更多优质企业集聚。从精心“筑巢”到精准“引凤”再到合力“造生态”,园区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远见,推动芯智园与芯创园高质量发展。

项目载体建设是园区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未来,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将继续以高标准推进项目建设和载体升级,夯实企业服务,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以蓬勃的姿态,绘就一幅产业升级、绿色发展的壮丽画卷。

来源:南京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

(责编:张鑫、耿志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