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阜宁推进人居环境整治 让乡村增颜提质

原题:人居环境整治 让乡村增颜提质
近年来,盐城阜宁县紧紧围绕乡村发展的长远目标,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改善工程。多地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一幅幅生态宜居、美丽和谐的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在芦蒲镇周门村绿化改造施工现场,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繁忙而有序的热闹景象。工人们各司其职,分工明确,认真丈量路边的土地,仔细规划每一寸空间,确保绿化布局科学合理。道路另一侧,工人在搬运树苗、挥锹铲土、浇水培根,每一道工序都一丝不苟,确保每一棵树苗都能茁壮成长。
芦蒲镇周门村村民赵龙规说:“原来我们这一块田是很乱的,现在栽成花木,对我们农村环境是很好的,我们家门口下水道改善了,我们农村面貌也得以改善。”
据了解,此次绿化改造工程,也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通过改善人居环境,周门村将进一步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感,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源汇聚于此,为村庄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芦蒲镇农业助理董永吉说:“为进一步提升我们的人居环境,改善村庄的宜居宜业面貌,今年我们在周门村实施绿美村庄建设项目,计划栽植树木2000余株,新增绿化面积1000余平方米,并计划改造下水管道270余米,同时还为20余户村民新增矮墙,进一步增添了乡村韵味,努力提升了我们村民的生活质量。”
农村美不美,重点先看水。在沟墩镇雪泉村的河道上,工人们正驾着小船,有条不紊地对河道进行清理管护,他们手持工具,将漂浮的杂物、水草等一一打捞上岸,为河道“舒筋活络”,确保水流畅通无阻。河道两岸金灿灿的油菜花与绿油油的麦苗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图。
“我们村现在把这个河道弄得非常敞亮,河道干干净净,经常有人过来钓钓鱼,休闲娱乐,每年都花费不少钱,把这个河道清理的干干净净的。”沟墩镇雪泉村村民梁志国说。
近年来,沟墩镇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河道、道路等公共区域的日常管护,努力打造生态宜居、美丽和谐的乡村环境。
沟墩镇雪泉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陈海荣说:“我们村共有25条大小河道,总长度达30公里,形成了十分丰富的水系网络。这些河道不仅是重要的农业灌溉水源,更是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们逐步确立河道管护机制,每年约花费4万元对河道进行清理和管护,让村里的每一条河都成为生态风景线。”
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工程,阜宁县各地系统推进基础设施升级、生态环境治理和公共服务优化。今年以来,阜宁县新改善农房2400户,新建和改造农村户厕1万户,新建农村污水管网260公里,建成省级生态河道144公里,创成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12个。下一步,阜宁县将继续以乡村振兴为引领,持续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改善,打造更多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美丽乡村。(陈志颖)
来源:阜宁日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