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苏频道>>经济

“烟花三月”,江苏扬州深度激活城市IP

2025年04月19日07:12 |
小字号

原题:文化打底 科创赋能 产业铸魂

“烟花三月”,扬州深度激活城市IP

4月18日,扬州“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在运河三湾酒店启幕。签约大厅内,新兴产业项目落子如星;古城街巷间,以镜头为笔,演艺名流与“千万级网红”在社交媒体平台为扬州勾勒“半城烟火半城诗”的灵动画卷。扬州,这座承载着李白笔下“烟花三月”浪漫意象的历史名城,正打破传统文旅IP的单一叙事边界,以“613”产业集群的硬核崛起为支点,构建起产城深度融合的全新生态体系。

“网红”到“长红”,构建全域文旅新生态

人间最美四月天。今年春天,小秦淮河边的夜市繁景、高邮湖边的“最美夕阳”、怡园窗边的四望亭飞檐、“广陵有盐”的新中式雅集……在“最具含诗量”的城市寻找诗意的生活,扬州众多文旅新点位迅速成为各大网络平台的流量“收割机”。“网红地标”不断涌现的背后,一个“文化挖掘—场景构建—消费转化—区域协同”的全链条体系正在扬州有序建立。

自去年发布“寻美扬州·100个新打卡点”以来,涵盖“吃住行游购娱”旅游6大要素的100个点位引领游客解锁不同维度、不同空间、不同视角下的魅力扬州,主城区和各区县形成客源流动、资源共享的区域发展新增长点。将古城三大街区串联起“水韵扬州”的小秦淮河精细打造成可触达的文化消费场景,增强了城市功能和文旅体验的互嵌,“在扬州,沿着水走,都有意思”已成新的旅游Slogan。

以高能级活动不断激活城市旅游热度,扬州探索从“网红打卡”转入“长红经济”,实现流量向口碑与复购的转化。4月17日晚,央视“梦响中国·音乐盛典”活动唱响扬州,强大的明星阵容与创新文旅推广模式,实现音乐与旅游消费、旅游与演艺活动的深度融合;联合头部网络平台开展“发现宝藏扬州”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扬州体验官”们将城市市井烟火、运河风雅转化为短视频中的爆款素材;4月12日开启的“扬州有戏”演出季,将推出2350场“微演艺”渗透进街巷景区,结合非遗互动、VR技术增强体验,实现“标杆艺术”与“市井烟火”的双向赋能。扬州正从景点观光模式向全域沉浸式文化体验场域跃升,清明假期全市游客接待量360万人次,同比增长14.6%。

培育新动能,产业“增量”驱动集群升维

在招商从“政策洼地”转向“价值高地”的竞争中,文旅IP构建的城市辨识度显得尤其重要。“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对扬州来说是一年中对接客商、招引项目的黄金时段。4月12日,扬州迎来一场盛大的玉器产业发展大会,国内五大玉雕之乡齐聚扬州“‘玉’见未来”,当天长三角和田玉原料交易市场开市,中国扬州玉博馆正式开工。

今年国际经贸旅游节期间,受邀来扬的中外客商预计超2000人,将举办航空产业和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会、科创景区“智”向未来、百家商会扬州行、百名外交官看扬州,以及“海外侨资侨智扬州行”等近20场重点经贸和交流活动。扬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到5月底,扬州要完成全年新签约1200个亿元以上项目任务的60%以上。期望以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新成果持续为当地产业科创名城建设赋能加力。”

从文化扬州、美食扬州走向长三角新兴产业的引导者,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的“613”产业集群,每个“反应釜”都链接着长三角产业需求图谱,也为扬州城市IP赋予新的内涵和特色。3月底,南京大学与扬州市政府共建的新材料概念验证中心及中试基地项目一期封顶,二期开工,总投资超10亿元。此次合作打破传统校企合作的“点状对接”,转向需求导向的系统化创新生态构建。4月17日,扬州经开区钙钛矿创新中心正式揭牌,既为该区钙钛矿产业“创新中心+放大平台+中试量产平台+制造基地”四级生态体系建设补上重要一环,也为扬州新能源产业在“新赛道”实现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质量”立城,深耕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

从智慧服务、设施便利、人文关怀多维度构建“宠客”体系,扬州正倾尽全力打造“最宠游客的城市”:运用GIS、AI等前沿技术打造拟人化数字导游系统;“私人定制”的行程单可一键生成;研发“找车位”二维码系统帮助游客快速锁定停车地点;70多个“微笑扬州”志愿服务点化身“活地图”,根据客流实时规划小众游览路线。

人才政策是一座城市最好的“邀请函”。在国际经贸旅游节开幕式上,扬州构建的“1+3+N”人才政策体系再推加强版:设立创业类最高1亿元、创新类最高5000万元综合资助顶格支持顶尖人才;建立10个5000名高层次人才事业编制“周转池”,破解体制内外流动壁垒;给予“613”产业集群急需紧缺人才4万元补贴……城市产业版图的不断提升,本质上来自需求和人才的双向奔赴,去年扬州新增就业创业大学生3万人,实现“以产聚才”“以才兴产”的良性循环。

企业感受是城市“质量”最好的“风向标”。从接触到签约不到一个月的德沪钙钛矿研究院“厂房建设仅用74天”,让德沪涂膜设备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王锦山直呼“太快了”。扬州在全省率先出台招标投标、政府采购文件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探索开展市场准入效能评估,确保各类经营主体在扬州同台竞技,建成企业服务中心助力企业开拓境内外市场。近年来,“信用扬州”“免证扬州”“效率扬州”3个营商环境特色品牌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新落户扬州的外资企业近1500家。

服务企业365天“不打烊”、24小时“都在线”。正如扬州市委书记王进健在国际经贸旅游节开幕式上所说,“将一着不让种好营商环境的‘梧桐树’,以‘企业友好型城市’筑巢引凤,真正让扬州成为近悦远来的投资兴业胜地。”在长三角的坐标系内,扬州正以文化打底、科创赋能、产业铸魂的三重奏谱写一曲新时代的“满庭芳”。(张韦 李鑫津 周晶 汪滢)

来源:新华日报

(责编:张鑫、李阔)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