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工程机械产业拓展绿色智能新赛道

原题:【江海弄潮】徐州1号产业拓展绿色智能新赛道
今天的《江海弄潮——经济大省挑大梁》,我们将一起走进徐州。以“343”创新产业集群三年培育行动为引领,徐州的1号产业——工程机械产业,主动应对国内外市场变化,通过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奏响了一曲“向绿而行、向智而行”的转型升级交响曲。跟着蹲点记者一起去看一看。
荔枝新闻中心记者连莲说:“我现在已经来到了徐州市市政府,今天我们蹲点的第一站就是要拜访一个特殊的办公室——343集群专班办,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连莲敲响了办公室的门,问:“刘处在吗?”
刘奔说:“你好,我是刘奔。”
连莲说:“你好,刘处。”
刘奔,徐州市工程机械创新产业集群专班的一员。为了服务好重点产业,徐州市政府为“343”共10个创新产业集群逐一配套了工作专班。刘奔和同事们对接的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更是重中之重。这个专班去年辅助集群企业争取到各类政策支持资金超3.14亿元。这几天,专班正在抓紧总结一季度产业运行情况。今年前3个月,中国工程机械市场指数一路攀升,复苏迹象明显。尤其是徐州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产值同比增长了15.6%。然而,压力也同时存在。
徐州市工信局装备工业处处长刘奔说:“特别是海外市场方面,增速相比于前两年有所放缓。而且大家现在看到了,贸易的不确定性在增强,需要在这里面拓展新的赛道。”
传统的工程机械产业如何拓展新赛道?刘奔建议我们去集群龙头企业徐工集团找答案。
连莲说:“我身边这台绿色的装载机,它的涂装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青山绿’,绿色就是它新能源身份的标志。”
徐工铲运中型装载机研究所产品主管鲍奎宇说:“我们现在所在的就是全球首条新能源装载机的生产线。像我们这样一台新能源装载机,充电1小时就可以达到续航8小时以上。使用成本可以节省70%。”
今年4月,在素有全球工程机械行业“奥运会”之称的德国bauma展上,徐工4000平米展区近一半展出的是新能源产品。尽管此次展会举办期间,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加剧,“青山绿”还是受到了欧洲客户青睐。以一抹青山绿为契机,徐工正在谋划向产业链、价值链更高端攀升。
鲍奎宇说:“国外的一些品牌,他们有一定的早发优势,你像发动机、液压系统等等,然后他们的利润率也会比较高一些。但是在新能源领域,我们布局早、起步早,我们也形成了我们的技术早发优势。”
以新能源工程机械最核心的零部件动力电池为例,徐工两手抓:一手与比亚迪等行业巨头合作,做大蛋糕;另一手紧抓自主研发,补齐产业链。
徐州徐工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邵杏国说:“我们的电池产品具有高集成、耐低温、长寿命、快充的优势。徐工在动力电池这个核心零部件上,实现了完全自主掌控。”
为了能适配新能源产品生产,工程机械行业正在全面推进智改数转。仅徐工的挖掘机工厂就有7条产线正在同步改造升级。在徐工工作了近20年的方荣超就感慨,这样大规模的升级十几年难得一遇。这一轮整个行业奔向绿色新赛道,可谓是跑出了加速度。
徐工挖掘机工艺技术部部长方荣超说:“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条产线,是我们智改数转网联升级之后的动力臂柔性焊接生产线,它能够兼容我们的新能源产品的生产。我们这个动力臂的焊接作业90%由机器人来完成,效率提升了至少20%以上。”
实际上,除了绿色赛道,工程机械行业还有一条智慧新赛道。依托自主研发的智慧驾舱系统,徐工正在大力发展远程操控和无人驾驶工程机械。以矿山卡车为例,两个编组的无人驾驶矿卡,可以全天候不间断工作,每年节省成本600万元。而这些更聪明更智慧的工程机械,也正在成为徐工新的业务增长点。
记者在徐州蹲点期间还了解到,目前国内的工程机械市场保有量已接近900万辆,如此高的存量确实给新机销售带来了挑战。但是,数百万的工程机械都需要维修保养服务,而徐工正在通过“一朵智慧的云”来深度挖掘这个后服务市场。
徐工汉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际车联网部部长唐波说:“您现在看到的是我们一台挖掘机设备的故障实时监测画面。我们可以看到整机的动力系统、包括液压系统、电机系统、空调系统、驾驶行为等。我们可以实时监测出来它的所有实时故障信息,包括6个月的一个故障预测信息。”
通过自主研发的汉云互联网平台,无论是远在1.4万公里外的巴西,还是地下1000米深的矿井,徐工都能为当地工程机械提供从AI智能监测到一键派工维修的闭环式服务。
唐波说:“通过平台的加持,设备故障率有效降低近40%,服务模式也由原来的被动变为主动,服务效率提升近60%。”
在徐州,从高校科研院所到政府部门,各方力量都在积极助推1号产业加速转型。在中国矿业大学,记者遇到了卞正富教授,他的团队研发的矿山移动换电车,让徐工的新能源矿卡可以每天节省4小时换电时间,效率提升16%。
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卞正富说:“通过高校和企业深度合作,可以把矿山企业的需求,带给我们像徐工这样的装备制造企业,然后在装备制造过程当中,它有什么问题,我们高校里面的机电、控制等等不同学科还又可以给它提供服务。校企校地建立了一个稳定的合作关系。”
刘奔说:“我们也在适应他们这个转型的需要和变化的需求,我们现在正在制定两份文件:一份就是具身智能工程机械的行动计划; 另外一个就是我们新能源车辆的一个全场景应用的一个方案。”
连莲说:“等于你们现在应该是特别忙的一个状态吧?”
刘奔说:“现在肯定是我们要抢机遇、抢跑的一个时间点。”
【蹲点手记】
眼下正是工程机械产业转型的关键节点,谁能在转型的赛道上领跑,谁就将拿下核心技术话语权,并最终转化为定价权。 抢抓机遇、时不我待,绿色和智能的双引擎,正在助推徐州的1号产业在这条转型的赛道上领跑全球,而以1号产业为引领,徐州向万亿大市迈进的每一步,也将走得更为铿锵而坚实。
记者│刘洋 连莲 孙浩瀚 供片台│徐州台
来源: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