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苏频道>>民生

南京:重度残疾人家属可获20天“喘息服务”

2025年05月15日11:11 |
小字号

原题:南京发布残疾人基本服务目录清单

重度残疾人家属 可获20天“喘息服务”

5月14日,南京市第三十五次全国助残日启动活动在南京白云亭文化艺术中心举办。现场,南京市发布了《南京市残疾人基本服务指导性目录清单》等多项政策。

2025年版《目录清单》为残疾人提供七大类46项基本服务项目,比去年新增了6个服务项目。服务项目在原先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服务对象、提升服务标准。比如,7—17岁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服务救助标准由原先的随年龄逐年递减调整为0—6岁同类康复项目救助标准的85%。残疾学生适配辅助器具全额补贴对象从14周岁以下拓展至全年龄段残疾学生;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残疾学生教育生活补助标准每学年分别提高至1500元和2000元。

首次为依老养残家庭内的困难重度残疾人提供连续20天的寄宿制照护服务,给这类家庭提供了“喘息机会”。具体来看,依托养老机构床位,服务机构为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每年连续提供服务20天,每天费用150元,全年3000元。“喘息服务”期间,残疾人(或其家庭)与服务机构签订服务协议,服务费用包括护理费、床位费、伙食费、水电费等常规入住服务机构的所有费用。

首次将符合条件的持本市居住证的残疾儿童纳入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救助范围;新增的残疾大学生学费补助项目,将在省外高校和省内部属高校就读的本市残疾大学生纳入保障范围。

活动现场,南京市残疾人托养和喘息服务政策发布。南京残联、民政、财政三部门联动出台《关于健全完善残疾人托养服务有关事项的通知(试行)》,率先尝试利用养老机构现有床位资源收住重度残疾人,探索“老年父母+残疾子女”家庭共同入住养老机构或其他照护机构。此项政策为全国首创。

现场,一项来自东南大学的创新成果——柔性手部康复机器人成为焦点。这款仿生点阵结构柔性手部康复机器人,采用织物材料,能为患者提供超过20N的抓握力,助力手指实现双向运动。该机器人系统已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和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开展临床试验,患者康复治疗效果显著提升。(徐兢)

来源:扬子晚报

(责编:张鑫、耿志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