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人民日报》2025年5月16日7版 版面截图
原题: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要把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强省之要,巩固传统产业领先地位,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7月在江苏考察时强调
“小驰、小驰,开启空调,播放音乐,调整座椅到舒适位置,确认接下来的行程……”在思必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厅一辆展示车的驾驶座上,该公司会议办公产品线总经理王艳龙一口气给车辆下达了多个指令。转眼之间,整辆汽车“闻声而动”,所有指令全部执行到位。
眼前这辆汽车为何如此“聪明”?得益于其搭载的应用全链路智能语音语言交互技术的智能座舱。“我们是一家‘玩声音’的人工智能企业,专注于人机交互的研发和场景应用。”思必驰董事长高始兴说,“苏州工业园区有完善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链、创新链之间的协同无处不在,让企业在自主创新时如鱼得水。”
苏州工业园区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攻克“卡脖子”难题,全面激发企业的创新创造活力。
以汽车内的吸顶麦为例,供应商提供的通用型产品达不到个性化的精细要求,怎么办?思必驰与多家供应商进行协同研发,在产业链企业的深度参与下,前后花了两年多时间,测试了60多个版本,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题后,终于造出了国产吸顶麦,其性能远超国外产品。
得益于园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企业发展不断跑出“加速度”。作为苏州工业园区人工智能产业的头部企业之一,思必驰着力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不断融合。
一家家庭服务机器人生产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过去,企业生产的扫地机器人只能用遥控器或者手机APP去控制,操作比较麻烦。现在应用了思必驰的人机交互技术后,让它扫哪里,怎么扫,只要说一句话就轻松搞定。
高始兴介绍,车内环境相对比较安静,而扫地机器人要在环境噪声、机体自身噪声等复杂环境之下精准识别语音指令,难度更大。
苏州工业园区积极推动企业与高校、院所、上下游产业链打造创新联合体,以弥补单体创新活动的局限。以此为契机,思必驰牵头成立了相关创新联合体,变过去“单打独斗”为“组团作战”。经过半年多的协同攻关,终于让扫地机器人实现了精准的“人机交互”。
如今,人工智能和数字产业已经成为苏州工业园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张峰介绍,作为全国首个明确提出聚焦人工智能及数字产业并出台专项政策予以鼓励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园区人工智能及数字产业集聚相关企业超1800家,产值突破1100亿元,人工智能领域累计上市企业达20家,推动形成链主企业“顶天立地”、专精特新企业“抢占高地”、中小微企业“铺天盖地”的生动局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