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泰兴推行文明实践错峰延时服务机制

“我是小小陶艺师”亲子陶艺体验活动。泰兴市委宣传部供图
“妈妈,这个陶艺课有意思的,我还想去。”“今天下班我要去上美妆课,明天早上给你看看学习效果。”......近期,江苏省泰兴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上线了“美育大课堂”系列课程,“抢课”成了不少市民口中的热词。
这是泰兴市探索推行文明实践错峰延时服务机制以来,为破解文明实践阵地服务时间与群众参与时间错位难题的又一举措。近年来,泰兴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推出“白日健康圈”“夜间文化坊”“周末充电站”的“全天候不打烊”服务模式,精准对接群众“八小时外”需求,通过灵活调整活动时间,确保广大市民根据个人兴趣和需求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中。
“咱们先站好,双脚打开和肩膀一样宽,膝盖微微弯曲,就像抱着一棵大树,稳稳当当!”5月13日下午,在泰兴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共享大厅,八段锦讲师谢老师正为中老年群体讲解动作要领和锻炼技巧。作为泰兴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师资团成员,谢老师每周二要为40名学员教授八段锦课程。
文明实践错峰延时服务,师资力量是保障服务质量的核心。据泰兴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组建了由外地优质专家、本地行业骨干、热心社会组织和优秀志愿者构成的四级师资库,26支服务队伍,约170余名专业人员,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文艺等‘六心’文明实践活动。”
聚焦“老少青”“上班族”“学生党”等不同群体需求,泰兴分层设计项目,其中,在“美育大课堂”设置了“银龄学堂”“筑梦少年堂”“新青年课堂”三大类15项活动,为老年人定制“东方养生局”“银铃‘胡’畔”“笛声悠扬”等服务,面向少儿开展“小小科学家”“木偶奇缘”等沉浸式体验活动,针对青年人开设“我是‘颜’究生”“‘音’为有你”等特色课程,实现“年龄标签+兴趣图谱”精准匹配。
此外,泰兴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还深度融合智慧赋能与场景创新,打造富有活力的实践空间。打开泰兴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小程序,就能预约到各类精彩课程;借助数字化技术,打造“云端+实地”智慧服务矩阵。依托江苏省文明实践云平台,每周开展“名家讲坛”直播收看、“泰好看周末影院”及各类理论宣讲、技能培训、文化惠民活动,形成线上线下融合推进的格局。
自2024年11月起,泰兴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已开展活动120余场次,覆盖群众2万余人次。(杨萍 章雯 严婷)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