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千灯镇:“红色治理”解锁“幸福密码”

千灯镇积极推进党建引领“海棠红·幸福里”建设,以景湖社区港佳名苑小区为试点,创新“楼道民意—移动协商—联席会议—评议监督”治理模式,引导居民主动参与社区协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持续擦亮幸福底色。
勤走访、问需求,“楼道民意”早知道
“上次走访时,有居民向我反映电梯间存在杂物堆积的问题,我们当天就将垃圾清理干净了,居民们都很满意!作为‘海棠先锋’的一员,我愿意为社区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物业经理尤先生高兴地说。
以楼道作为撬动小区治理的支点,择优选聘本楼栋离退休干部、流动党员、热心居民为微网格员,定期开展“每月必走访、每户必走到”行动,通过家门口“拉家常”,集中收集居民意见和建议,第一时间反馈给社区党支部、物业公司、物管会等,做到居民诉求早知道、有回应。截至目前,累计解决消防通道堵塞、电梯厅脏乱、过道晾晒等问题27件。
搭平台、现场议,“移动协商”有回应
“之前我经过聚议广场时反馈的垃圾房垃圾外溢问题,没想到几天社区就解决了,让我参与小区治理的积极性都提高了不少。”居民张先生高兴地说。
选取小区广场、物业办公室等便于居民参与的地方,打造“睦邻亭”“聚议广场”等小微协商阵地,组织社区工作人员与居民“零距离”开展交流,推动解决小区绿化补种、垃圾房垃圾外溢、楼道亮化等具体问题21个,实现小区事务即议即处即结,形成“群众说事议事、多方合力干事”的良好氛围。
遇难题、共商议,“联席会议”促解决
“联席会议让一些大家都头疼的麻烦事,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居民对我们、对社区的认可度都普遍提高了,也更支持我们工作了。”物管会副主任大周说。
组织物管会成员轮流坐班,定期收集居民“急难盼愁”问题。针对居民提出的共性问题,社区党支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代表、居民代表等召开多方联席会议,制定解决方案,明确整改期限。累计召开联席会议6次,解决小区架空层改造、电梯地板更新、灯光整体亮化工程等问题8件。
敞开门、大家评,“评议监督”见真招
“我经常会去小区公示栏看看公共收益的使用情况,遇到有疑问的,物业工作人员也会解释清楚,这样公开透明的方式,让我们居民都很放心。”居民大伟说。
社区明确物业公司要将物业服务费、公共收益、代收代缴费“三费”进行单独建账管理,由物管会定期对财务公开、设施维修支出等进行审议,并在小区公示栏公示,由全体居民评议。透明化、规范化的物业管理模式赢得了居民的认可与信赖。如今,小区物业费缴纳率超95%。
来源:昆山市党群服务指导中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