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大学“四链融合”锻造健康中国生力军

胶州湾畔,一所肩负时代重托的学府正破浪前行。
直面8500万残疾人士、4400万失能老人及超3亿慢性病群体的生命期盼,回应国家应对老龄化、擘画全民健康的殷切呼唤,康复大学——这所由山东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卫健委、中国残联等多部委与青岛市合力托举的新型研究型大学,正以国家战略磅礴落笔,作答关乎未来的健康之问。
“康复这个词汇,微观上可以理解为是一个学科专业概念,对照的是临床医学,护理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等,康复医学是追求最佳医疗结局。而康复大学的康复,康是健康的康,复是复兴的复,意思是健康复兴、健康促进的意思,是社会发展的含义。”中国工程院院士、校长董尔丹提到。建于青岛的康复大学,以创新为内核,深度融合多元学科。它开创性地织就了“康复+”学科网络,将医学、理学、工学等六大门类深度链接,锻造出康复治疗技术、生命与健康科学等五大专业集群。
师资与科研实力是康复大学的“硬核底色”。专任教师博士占比100%,院士、国家杰青等顶尖人才占比超1/5。今年5月,康复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院长刘健康当选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学校引进新西兰皇家科学院、工程院院士谢胜泉教授,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才藤荣一教授等担任学科负责人、学术带头人,澎湃的创新动能在此奔涌不息。今年,全国七省400余名本科生将在这里开启全新的求学生涯。
坐拥“热带雨林式”的科创环境,向全球“卡脖子”技术发起冲锋。根植青岛高新区1000多家生命健康企业构筑的产业沃土,康复大学与海尔、海信、崂山实验室等头部资源深度对话,着力破解全球康复领域的技术瓶颈,精心培育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四链融合”的繁茂生态。
康大青年,锋芒初显,康复大学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等国内外顶尖学校及科研院所新近签署的战略协议,为学子们的成长和科研开拓了更宏阔的天地。在“三制三化三融合”的创新体系下,入学仅半年,学子们便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勇夺国际一等奖,联培研究生在山东生物医学工程大会摘得论文特等奖。
黄海潮声雄浑,日夜应和康复大学奋进的脉搏。英才学子在此成长、扎根,肩负家国厚望,以科创为引,智慧为柴,点燃全民康养的燎原之火,必将汇聚成“健康中国”的璀璨星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