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无锡:学习教育以“实”字破题 用“改”字交卷

无锡市委党校与市纪委监委联合开展“警示教育双师教学”。无锡市委组织部供图
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江苏省无锡市党员干部以“五严五实”为纲,将学习课堂搬到发展一线、群众身边,用“真查实改”破解民生难题,以“开门教育”凝聚党心民心,让清风正气化为百姓可感可及的幸福答卷。
“关键少数”领跑,层层带动学深悟透
“领导干部学深一层,整改才能更进一步。”近日,在无锡市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市委扛起“第一责任”,制定5方面17项“施工图”,市委主要领导多次作出专项批示,以“头雁效应”激发“群雁活力”。
锡山区依托“云端课堂”推送学习资料300余期,为流动党员“送学上门”259人次;新吴区将学习教育覆盖至1807个基层党组织、3.52万名党员,确保“一个不漏”;针对“飞地”党员,市工信局建立粤港澳大湾区、西三角经济区功能性党委同步学习机制;市公安局将学习教育融入政治轮训,通过“领导班子领学+警种战训实践”,推动学用转化。
此外,无锡市委研究室组建跨部门青年研习小组,通过案例剖析、实地研学等“四位一体”学习模式,让年轻干部在一线磨砺作风。市委党校联合市纪委开发警示教育双师课程,为干部提供“点单式”培训,推动学习教育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深化。
“晒”出问题清单,刀刃向内破解顽疾
学习教育成效如何,关键要看问题整改的深度和力度。无锡市坚持把“改”字贯穿始终,建立“监督—查摆—整治”全链条闭环机制,以整改实效检验学习成果。
江阴市采取“立体画像”法,对90余个领导班子、980多名市管领导干部进行全方位“体检”,累计梳理班子问题200余个、个人问题2800余条。
梁溪区开展“开门纳谏·一线问需”行动,把“问题摊牌会”开到小区里。参会的党员干部认真记录群众建议,针对大家提出的“社区图书室开放时间短”问题,当场协调延长开放时段,并新增周末亲子阅读活动,受到居民欢迎。
无锡市纪委监委推出整改“组合拳,列举12类必查“四风”问题,包括违规吃喝、公款旅游、损害群众利益、文山会海反弹回潮等,并对近年来信访举报开展再梳理再排查,首批完成包案11件。
实干担当“啃硬骨”,发展答卷检验成效
作风建设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群众笑脸和企业获得感上。无锡市坚持“民生所指就是整改所向”,把学习教育的课堂搬到问题现场,用“小切口”撬动“大民生”。
停车难这个“城市病”成为检验作风的考题之一。无锡市发改委聚焦群众反映集中的“停车难”“停车收费标准高”等问题,对现行政策进行综合评估,打出政策优化“组合拳”:开展“马路办公”,带着账单赴苏州、杭州取经,最终出台“P+R”停车优惠政策,引导私家车与公共交通接驳以缓解城区拥堵;同时积极探索“短停快走”停车模式,通过优化收费时段与区域收费标准,逐步构建规范、灵活且可持续的停车收费管理体系。
产业链上的“卡脖子”问题同样考验担当。滨湖区针对项目推进缓慢、链上诉求回应不及时等问题,通过“链链行”切片调研,制定主体权责清单、优化供给服务等提质方案16份,推动23个技术攻坚、载体升级项目落地。
在惠山区,“幸福餐桌”计划让社区老人暖胃又暖心,延长供餐时间、增设送餐上门等服务,给独居老人张奶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作风建设的考场就在群众身边,必须用可感可及的变化交出高分答卷!”在无锡市级层面学习教育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看来,从读书班的深度学习到产业链上的切片式调研,从机关单位的“飞行检查”到社区网格的“夜话恳谈”,无锡正以“五严五实”破题,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挑大梁、走在前”的实干实绩。(锡组轩)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