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苏频道>>政治

2025年长三角区域市场监管专题合作组会议在南京召开

2025年07月12日07:06 |
小字号

原题:2025年长三角区域市场监管专题合作组会议在南京召开

“破界”,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先行区

7月11日,2025年长三角区域市场监管专题合作组会议在南京召开。7年来,沪苏浙皖合抱而成的长三角区域内,围绕市场监管领域跨区域跨部门的议题不断向纵深迈进,各项机制运转更加顺畅,各项合作更加紧密,各种互动更加频繁。在35.8万平方公里的热土上,长三角三省一市市场监管部门不断“破界”,共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先行区。

“先行区”先试先行

联合发布实施《电子证照共享应用规范》,促进三省一市170余项高频政务服务和应用实现跨省“一网通办”,40类高频电子证照跨省共享互认,74个居民服务事项“一卡通用”;联合成立长三角标准一体化建设工作组,确定以“310”为一体化字段的长三角区域地方标准编号规则;加快长三角市场监管一体化数字化转型,形成三省一市经营主体库,累计归集6.98亿条数据,数据汇聚周期从“月更”压缩为“日新”……会上,一组组“合作之果”亮出三省一市监管部门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成绩单”。

今年,沪苏浙皖将如何进一步共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先行区?

“破”壁垒——持续深化公平竞争先行先试改革,加强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协作,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区域联动,探索长三角地区公平竞争审查互查,深化长三角公平竞争政策宣传倡导,推进长三角公平竞争工作一体化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拓展。

“立”标准——全面落实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联合行动合作协议,持续深化区域标准化合作。围绕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共同提升关键和新兴技术领域标准支撑能力。共同制定区域绿色低碳发展相关标准,共同实施标准国际化跃升工程,联合开展国际标准化研究。

“转”数字——深入开展数字化协同攻坚专项行动,进一步夯实跨省协同监管数据底座,不断优化完善各类基础数据库、业务资源数据库和相关专题库,深化数据融合共享,打造丰富应用场景,强化数据赋能,加快市场监管数据共享应用进程,建设一批示范性强、影响力大、带动性好的“共有”场景。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基本要求是‘五统一、一开放’。其中之一就是‘统一市场监管执法’,在这方面我们努力打造更多标志性、引领性成果。”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局长沈海斌表示,要推进制度规则统一,聚焦行政审批、日常监管、行政执法等多个方面,健全统一的制度规范和工作流程,切实消除区域制度壁垒。要推进重大监管任务协同,开展针对民生领域“铁拳”、整治“内卷式”竞争等专项行动,建设长三角案件协作共享平台,充分发挥跨区域联动执法效应。要推进数据共享应用,不断完善数据共享与应用规范,加快数据资源汇聚共享进度。

“新项目”深化联动

接下来,长三角市场监管一体化还有哪些“大动作”?会上,《长三角市场监管部门共促平台经济创新发展合作协议》《长三角信用监管风险提示一体化合作协议》《长三角市场监管一体化数字化转型数据共享合作协议》《长三角质量和标准化技术机构合作协议》《南京都市圈优化消费环境行动合作协议》《环太湖圈公平竞争审查一体化合作协议》6个新项目集中签约。

平台经济是支撑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要内容,《长三角市场监管部门共促平台经济创新发展合作协议》协调解决长三角地区网络市场规范发展的重大问题,加强网络交易监管部门协作共建,引导平台企业将流量向特色产业和外贸企业倾斜,推动平台经济主体数据与监管数据共享,探索制定适应平台经济发展需求的监管规则。

记者注意到,为进一步破除壁垒,在新签约的项目中,《环太湖圈公平竞争审查一体化合作协议》明确,常州市、无锡市、苏州市、上海市松江区、浙江省湖州市、安徽省宣城市市场监管局,以公平竞争政策一体化合作为内核,提升环太湖圈六地竞争政策统一性、规则一致性和执行协同性。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建立异地调查取证、证据共享、管辖异议等长效机制,进一步规范环太湖区域竞争秩序。

此外,记者从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已形成一系列特色化制度创新成果,累计签署合作协议45项、制定发布政策文件18项、开展重大活动50余项。

“随着长三角市场监管一体化工作走深入实,三省一市将围绕新质生产力共培、质量基础设施共建、市场监管数据共享、对外开放共赢等方面开展更深层次的全域合作。”上海市市场监管局食品生产处处长项叶萍在介绍《“十五五”时期长三角市场监管一体化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有关情况时透露,“十五五”时期的重点任务和发展设想初步规划包括打造长三角规则共同体、打造长三角质量共同体、打造长三角执法共同体、打造长三角数据共同体和打造长三角开放共同体。

“大市场”释放潜力

最近一段时间,“苏超”引爆消费热潮,释放出巨大的市场潜能。如何进一步挖掘长三角地区的消费潜能?

根据年度长三角市场监管一体化工作要点,今年共安排有6个方面24项重点任务,其中一个方面就是“深化消费环境联创,打造消费维权合作样板”。具体内容包括:深入实施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培育一批放心商店、放心市场、放心网店、放心餐饮、放心景区,共同开展长三角地区异地异店退换货、城际协作扩容、消费维权效能提升等活动,构建区域内网购平台消费投诉处置协查协办机制,完善长三角地区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制度,建立消费舆情应对四地联动机制,推进投诉举报异常名录区域共建共享,持续擦亮“满意消费长三角”金字招牌。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下一步,三省一市将加强对跨区域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许可审查、执法稽查、交叉互查、抽检监测,推动信息互通、监管互动、执法互助,实现责任可究、联合惩戒。针对当前食品安全舆情事件社会关注度高、防范难的实际,进一步健全长三角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交流通报机制,常态化、精准化、即时性通报会商个案风险、行业“潜规则”,切实做到早预警、先上手、严防控。

助力“满意消费长三角”建设,协同推进南京都市圈区域消费环境持续改善,南京都市圈各市市场监管局共推放心消费服务承诺,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消费场景,共同培育放心消费承诺单位。强化消费纠纷源头解决,推动南京都市圈平台型、总部型、连锁型等大型企业健全消费纠纷解决体系,畅通异地消费者权益保护渠道,建立南京都市圈异地异店退货制度、厂商一体化处置制度、连锁品牌全域保护制度等保障措施。(洪 叶)

来源:新华日报

(责编:张鑫、吴纪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