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清江浦区前7月协议引资额197.78亿元

“我们围绕淮安优势产业的关键环节和短板,主动嵌入苏州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吸引配套企业和上下游项目。”“坚持‘全区一盘棋’思想,强化与开发区、各镇街的协同联动,建立‘信息共享、项目共引、要素共保’工作机制”……日前,淮安市清江浦区专业招商工作推进会召开,10支专业化招商队伍围绕长三角、大湾区、京津冀等招商“主战场”谈成果、论经验。
今年以来,清江浦区把项目作为“头版头条”,将招商引资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首要突破口,充分发挥“一号招商员”示范作用,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严格兑现奖惩等方式,打造全员招商、全域联动、全面发展的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探索运用基金招商、场景招商、以商引商等多元模式,前7个月,全区通过市考核签约项目共50个,协议引资额197.78亿元。
哪里有招商引资空间,哪里就是清江浦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前沿阵地。清江浦区集中全区招商精锐力量,组建北京、上海、深圳、苏州4支区域招商分局,以及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合成生物、功能性食品6支产业招商分局,更加精准对接产业发展需要,不断开拓招商视野;同时进一步提升全区招商引资工作体系化、机制化水平,构建完善“全员提供信息、专业化洽谈攻坚、分层次领导推进”的工作格局,更大力度推动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项目招引实现更大突破。
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是清江浦三大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集聚了正大清江、天士力帝益、复星医疗等多家医药、医疗行业头部企业,产业基础扎实、供应链配套齐全。
“我们努力把最优秀的、最专业的一面展现给客商,不仅要让企业家在清江浦放心投资、安心经营,更要全方位提升清江浦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多角度讲好‘清江浦故事’。”产业招商四局(生物医药)局长王跃说。
如何做好招商引资“后半篇文章”?清江浦区聚焦“四最”营商环境建设,先后出台了《清江浦区产业发展扶持激励办法》《建设高品质现代化中心城区人才高地若干措施》等政策,工业用地、用水、用工成本保持全省低位,“拿地即开工”“五证联发”已成项目标配,营商环境评价始终位居全省中心城区“第一方阵”、全市首位。
“作为淮安中心城区,清江浦不仅有成熟完善的工业基础和产业配套,更有着舒适优越的发展环境。”区投资促进局局长叶磊说,将加大产业链研究、优质项目筛选研判和企业对接,理清思路、瞄准方向,确保招商引资有的放矢,努力让每一个项目都能如期落地、开花结果,让源源不断的优质项目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蒋童 马晓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