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中国|南京“AI社区”照见现实版“魔镜”

一位年轻白领正在体验中医智诊仪。 人民网 李欣阳摄
11月25日,AI时空•南京人工智能国际社区,阿里中心T4栋13楼的大厅里,一面镜子吸引了不少人排队体验。只需对准面部、伸舌、点选问题,一份中医健康诊断报告很快显示在镜面上。
“魔镜魔镜告诉我,饮食我要注意什么。”一位年轻白领笑着说,这款现实版的“魔镜”不光能辨识体质,还提供饮食调理建议。
这是南京浩鲸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新研发的中医智诊仪。该公司总经理叶沁丹介绍,它基于与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开发的中医大模型,通过采集舌诊和面诊数据,动态生成个性化问题,辅助中医诊疗。
“设计成镜子形状是为了日常方便。比如装在卫生间里,早起照一照了解身体状态,由此对一天的运动计划和饮食作息进行调整。”叶沁丹说。目前,这款产品已进入量产阶段,预计年底将出现在南京的一些医院和居民社区。

南京阿里中心“未来厨房”里的智能炒菜机。人民网 李欣阳摄
在这里,越来越多的“硅基伙伴”悄然融入了日常生活:大厅里,清扫机器人按部就班进行地面保洁;落地窗外,无人机升降自如清洁玻璃幕墙;“未来厨房”内,全自动智能炒菜机挥舞机械臂,精准把控火候与调味……
这些AI应用场景的兴起,与南京发力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产业密不可分。
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南京市软件和信息服务收入达8401.6亿元,同比增长16.1%;前三季度,该市人工智能领域入库招商项目217个,投资总额181.6亿元;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1款大模型通过中央网信办备案,占到全省六成。
以建邺区为例,当地通过“大厂+大学+大所”协同创新机制,区域经济正从“金融驱动”“数据驱动”迈向“AI驱动”,AI时空·南京人工智能国际社区得以快速起势。
据了解,这里总规划面积约4.4平方公里,构建起AI大厂智核、AI总部园区、AI人才社区、AI时空公园在内的“一核三片区”格局。2025年,京东南京研发中心签约落地,阿里江苏总部顺利开园,小米南京科技园升级为超级研发中心,恒生电子江苏总部稳步推进……目前该社区内已落地生态企业105家。
“我们看中的正是这里的产业集聚效应。”东南大学南京河西中央科创区人工智能卓越工程师技术中心副主任黄凯介绍,他们中心本月入驻AI时空•南京人工智能国际社区,已在推动多个项目落地。
全市攻坚,板块冲锋。除了建邺区,玄武区以玄武大模型工厂建设为主阵地,完成模型工具链平台开发,推出16个行业大模型,建成超1500P算力池;雨花台区打造的AI・镜界—南京人工智能生态街区日前开街,规划范围1.9平方公里,以云密城、汇智城、紫创城为核心载体,规划智能生产、数智居住、商贸配套、低碳生态四大片区。
从一面会“望闻问切”的“魔镜”,到一座城市的智慧蜕变,南京这座软件名城正在加速勾勒“万物智生”的未来图景。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