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法制报:王梅:真情挚爱照亮回归路

 来源:11月20日《江苏法制报》
 
 

  □本报特约通讯员 王 彪 本报记者 李海明

  【人物档案】王梅,37岁,1996年3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任徐州市铜山区拘留所所长。曾荣立三等功两次,荣获徐州市三八红旗手、徐州市公安局十佳所队长、全国监管系统先进个人等称号。

  铜山区拘留所包括王梅在内共有9名民警,其中5人是军转干或有过当兵经历,王梅顺理成章成了“兵头儿”。在这群“兵”面前,王梅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身先士卒,真心关爱,带出了一个奋勇争先的战斗集体。2013年初,铜山区拘留所通过公安部验收,升级为国家一级拘留所。同年9月,公安部在徐州召开全国拘留所执法规范化建设暨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现场会,推广铜山区拘留所经验做法。

  经验是什么?用王梅的话说:“爱是沟通心灵的最好语言!”她认为,作为管教民警,要用真爱点亮被拘人员心中的希望之灯,让他们向往美好,看到未来,回归社会,重塑人生。

  一所矫治灵魂的亲情学校

  “面对违法人员,我们用真诚融化对抗、用真心化解矛盾、用真情感召良知,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在王梅的带动下,铜山区拘留所全面推行管理教育新模式,外表冷冰冰的拘留所内里却散发出脉脉温情。

  牟某因吸毒被拘后,不配合管理,多次寻机自杀。经过接触王梅发现,牟某自暴自弃很大原因在于家人。之后五天里,王梅三次上门走访,牟某家人起初称“就让他死在里面”,后来逐渐放下成见,最后主动要求与牟某面谈。3月22日,看到叔叔和哥哥出现在被拘人员家属座谈会上,牟某痛哭流涕,下决心痛改前非,彻底戒除毒瘾。

  因卖淫二次被拘的周某,拟裁定收教,入所后精神恍惚、拒绝进食。经了解,周某家境贫寒,丈夫因病去世,生活所迫误入歧途,家中还有一对四五岁大的儿女。王梅立即协调有关部门变更收教措施,并与村委会联系,安排专人照顾孩子。周某感恩在心,主动检举揭发一起涉娼案件。周某出所后,王梅和同事一起捐助2000元钱,并“结对子”长期帮扶。

  真情付出自有真心回报。被拘人员出所后,有的送来锦旗、寄来感谢信,有的送来自家产的水果慰问。今年以来,通过在拘人员主动检举揭发违法犯罪线索,协助查破案件4起,协助打掉一个贩毒及组织卖淫团伙。

  一个标准规范的温馨家园

  刚开始主持工作时,摆在王梅面前的铜山区拘留所可谓“一穷二白”。但她没有气馁,而是想方设法,迎难而上,艰辛创业。

  王梅“要做最好”的决心和“誓不服输”的劲头,换来铜山区公安局党委的大力支持,先后为拘留所增配了警车、电脑、电视等装备,升级改造了监控系统和门禁系统。同时,王梅努力争取三堡镇政府和驻地企业的支持和赞助,监所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她还带领全所民警自己动手,破墙开门,刷墙漆窗,一年之内三次带头搬挪自己的办公室,硬是在有限的办公场所中调整出在拘人员物品保管室、会见室等场所。

  硬件设施有效改善,软件建设齐头并进。他们走出去学习取经,先后推出重点案件六分法、矛盾化解六技能等工作法,同时将登记、收押、提审、出所、会见、送物、谈话、回访等都纳入制度严格执行,并全部实现电子化归档。对在拘人员一日作息制度进行电脑编程,使开灯、熄灯、起床、午休、做操、播放教育片和进行文体活动等均实现智能化、军事化。

  一支团结向上的战斗队伍

  拘留所每次值班都要连续工作36个小时以上,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王梅除担任所长,还兼职内勤、女管教工作。两年多来,王梅同男民警一样值班备勤、夜间巡视,大多数节假日和休息日均在所里度过。

  拘留所工作按部就班、单调乏味,为让民警放松身心、舒缓压力,拘留所严格落实民警休假制度,组织民警外出考察学习。每年三八妇女节,王梅要求每名男民警给妻子送一份小礼物,第二天要汇报“任务”完成情况。副所长刘平有一手烧龙虾绝活,王梅就在所内组织举办龙虾宴,民警大快朵颐之后,每人再带一份回家,让每个人都快乐工作、幸福生活。

  为切实提升队伍战斗力,王梅坚持每周一组织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学习,不定期邀请专家上门培训,更新理念。针对个别民警讲话脸红,甚至说不过在拘人员,所里每周开展一次即兴演讲,提高语言表达和说服劝导能力。对民警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展示的每一处亮点,王梅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对于业绩突出的民警,及时向区局呈报表彰奖励,让每个民警都看到自身价值,在全所上下形成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