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工作探讨
检查安全隐患
俗话说,有困难找警察。然而,在常州溧阳市天目湖镇却流行这样一句话:有困难,找郑大了!看过央视《营盘镇警事》的人都知道“范大了”的,这个“郑大了”又是谁呢?他是一个怎么样的警察呢?
“郑大了”的一天
“您好!请问您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帮忙?”上午9点,溧阳市公安局天目湖派出所所长郑红金已经在亲切的问候声中开始接待第三位前来办事的居民了,该居民在建房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按理说这并不在派出所管辖范围内,可是郑红金没有立即推委,而是耐心向他解释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办事流程,又帮他打了几个电话,联系了相关业务部门。刚送走这位群众,他的手机又响了起来,他看到来电显示,亲切地叫了一声“大姐”。天目湖派出所副所长虞俊说:“这位大姐是社渚周城人,为了征地补偿的事已经维权好几年了,郑所在周城派出所的时候,经常找她谈心,郑所调到天目湖之后,这个事按理已经不归他管了,可大姐就是认准了郑所,还是三天两头来电话。郑所总说她家条件不太好,能帮她一把就要帮一把。”
约半小时后,“大姐”才挂断了电话,郑红金满脸歉意地向记者说:“不好意思,事情太多了,群众既然直接找到我了,就是把最大的希望都放在我身上了,能办的事情我要第一时间帮他们办掉,一个人要是心里有希望,就不会做出极端的事来了,预先介入和帮助就能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属于自己的管辖范围,能办的事绝不拖延,不在自己管辖范围内,只要自己能力所及就要为群众提供一切帮助,让群众尽快“了事”。郑红金的一言一行,像极了电视剧《营盘镇警事》里那位不厌其烦的调解两口子吵架拌嘴、婆媳不和、宅基地纠纷等种种琐事,特别能帮群众“了事”的派出所所长“范大了”,因此,天目湖派出所的民警和辖区群众都亲切地喊郑红金“郑大了”。
忙了一上午,“郑大了”在食堂匆匆扒了几口饭,又开车去了天目湖景区。“美食一条街上的饭店总派人在景点门口拉游人,这段时间我们刚整治,我得去看看现在情况怎么样了!”到了景区后,“郑大了”顶着烈日在山水园门口监督了一会儿,然后又找到饭店老板们再三叮嘱,随后赶到天目湖山水园的游轮码头,对游船上的消防、救生等设施进行了了严格的检查,看完了还不放心,又查看了几家宾馆,他说:“现在气温这么高,各种事故很容易发生,我们的工作更要做仔细。”跟了“郑大了”一整天,只有在他工作的间隙,才有空跟记者聊上几句。“警察这个工作对我来说并不仅仅是个职业,而是一份事业,我就想为乡亲们做点事。”“郑大了”说,大家都以为我会很累,其实我真不累,只要看到来找我办事的群众能笑着走,我就越忙越精神!
做好“领头羊”,创建服务型派出所
天目湖派出所辖区有239平方公里,最远的地方出警单程要40分钟以上,辖区内有14个村委会、5个居委会、2个工业园,1个天目湖旅游风景区,2个国家重大项目工程,一个省重点项目工程和2个饮用水源保护地。自从2010年6月郑红金调任天目湖派出所所长的那刻起,他就萌发了打造一流服务型派出所的梦想。
“经济发展到哪里,公安工作就延伸到哪里。”这是郑红金常说的一句话。对于辖区内引进的项目,他带领民警从企业征地、施工、投产一路保驾护航,针对企业发展可能出现的各种服务需求,郑红金将“需求式服务”作为“亲商”理念的着力点:“小事快办、特事特办、急事急办”;能现场解决的立即办,若暂时找不到政策依据,则三日内上门反馈信息。
郑红金从与群众接触最多的户籍窗口服务抓起,要求民警把辖区当成家,对前来办事的群众始终做到:一张笑脸,一把椅子、一声问候、一样对待、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凡是手续齐全的,要一次办到位,决不拖到第二次,手续不全的,要一次告之到位,决不让群众跑冤枉路。
为增强派出所工作的透明度,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郑红金带领民警严格落实警务公开和执法告知等制度,通过设立民警监督台、警民联系箱,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聘请警风警纪监督员,自觉接受广大群众监督,用诚意换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自从郑红金上任以来,天目湖派出所至今未发生一起群众投诉,一面面饱含深情的锦旗却挂满了会议室的墙壁。
天目湖镇的实际居住人口10万人,在所长郑红金的带领下,仅有24名警员的天目湖派出所却相继获得“常州市人民满意好站所”称号和“江苏省人民满意好站所”荣誉称号,郑红金本人更是多次荣立常州市局三等功以及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万事一肩挑
和大多数人比起来,郑红金的梦想十分朴实,“做个被人认可的好人”就是他从小到大唯一的心愿。1997年,当他从警校毕业,穿上警服的那一刻,就庆幸自己终于有了实现梦想的机会。
除了亲力亲为为群众办事,做好所里的领头羊外,郑红金还主动扛起了许多“额外”的事情。2012年,天目湖镇某村发生了一起凶杀案,村民钱峰(化名)残忍地杀害了妻子方丽(化名),在郑红金的指挥带领下,案件很快告破,可结案之后,有一个身影却始终在郑红金的心里萦绕不去,那就是钱某还在上初中的女儿婷婷(化名),母亲被杀,父亲伏法,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灭顶之灾,年幼的婷婷除了承受巨大的痛苦之外还要面临生存的难题。“一定要给孩子生活下去的希望!”郑红金坚定了自己的信念,马上发动所里的民警们给婷婷捐款,解决了她眼前的困难之后,他又以派出所的名义对婷婷进行结对帮扶,包办了她的学杂费,并承诺一直包办到她大学毕业。
除了婷婷,郑红金还发动善心人士,向天目湖实验学校和平桥小学中各选出的十位家庭困难的学生进行捐助,捐助金额为每人每年500元,这些善款里每年都少不了郑红金自己的一份。
对于民警老薛来说,郑所帮了连亲戚朋友都未必肯帮的燃眉之急,老薛的妻子身患尿毒症多年,前几年,几天就要去医院做一次透析,2010年终于在南京做了肾移植手术,不但用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欠了别人不少债,家里还有一个上学的孩子,负担特别重。有一次有个要债的竟跑到了所里,大家这才知道老薛的难处,郑红金知道后,立即从家里拿了10万元给他,说:“先拿去还债。”没多久,又拿了2万给他,缓解他的压力,让他能够安心工作。民警章建华说:“老薛的事不是个例,所里无论谁有事,郑所都会帮忙,就连民警的直系亲属生病或者辅警生病住院,他也要去慰问。”
“我只是希望通过我个人的一言一行,能够让人们对人民公安这四个字有更深刻的认识。”面对人们的赞誉,郑红金这样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