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辖区老人介绍电信诈骗类型与防范知识
错时工作上门走访登记
与群众拉家常
近日,在太仓市璜泾镇福利院内,在外流浪了十多年的老汉顾根富终于与老家浙江平湖的家人团聚了。而有了这样一个好的结果,全缘于太仓市公安局璜泾派出所社区民警杨学兵的细心发现和热情寻找。杨学兵, 2011年7月毕业于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同年8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为太仓市公安局璜泾派出所西塔、银杏两个社区的社区民警。从警两年来,他把心沉在社区,用脚走遍社区,在平凡的岗位奉献出自己的一片真诚与爱心。
爱心 铺就千里回家路
面对蓬头垢面、破衣烂衫、混身散发着腥臭的流浪乞讨人员,恐怕大多数人都会敬而远之。而杨学兵却会说:“谁都想要一个温暖的家,谁都不愿意在外流浪、无依无靠,看到他们的样子,我是从心底里想帮帮他们,尽自己一份力。”工作两年来,杨学兵已成功救助了20余名流浪乞讨人员。
今年7月9日,杨学兵照常在社区走访。在一条小巷子的垃圾桶边,他发现一名衣衫褴褛的流浪老人在翻着垃圾桶。老人面庞消瘦,留着长长的胡须,指甲也很长,拖着一口大蛇皮袋,老远就能闻到一股腥臭味。
“我们当时就觉得他和别人不一样,身上衣服很破,又臭,也许他生活非常困难,就想帮帮他。”杨学兵告诉记者,这位流浪老人,身高约165厘米。走访周围群众后得知,今年7月份以来,该老人平时以捡拾垃圾为生,露宿街头。杨学兵发现老人留着长长的胡须,指甲也很长,随身仅携带一些棉衣,在持续高温的天气里,他不禁为老人捏一把汗。杨学兵尝试着与他沟通,但老人始终不肯说话,只是自顾自地捡拾路边的饮料瓶。杨学兵没有放弃,不间断地给这位流浪老人送来一些食品和水,并继续尝试与他沟通,可老人依然不肯说话。
7月11日, 杨学兵一方面与当地民政部门联系,将老人安置在当地救助站,另一方面因为老人身上没有什么可以证明自己身份的物品,民警就通过各种渠道核实老人的身份信息,但都是无功而返。几天后,老人被安置到璜泾敬老院,期间,杨学兵等民警多次去看望、照顾,为老人理发、剪指甲。敬老院的老人也很关心流浪老人的生活起居,经常和他说说话。
在杨学兵的建议下,7月31日,璜泾派出所、苏州市公安局“指挥长在线”等微博相继发布了“帮帮老人回家”的寻亲博文,请广大网民帮助转发扩散,扩大影响、征集线索。寻亲微博得到了广大网友粉丝的积极响应,嘉兴日报、南湖晚报、嘉兴在线、嘉兴99号等媒体和“中一在线”、“杜楠爆料”、“余杭公安胡冰”等微博名人纷纷予以转发,全国各地公安微博和苏州、嘉兴两地网民也积极支持、帮助扩散,仅3天时间该微博浏览量突破35万人次,转发、评论量达1200余次。与此同时,敬老院传来好消息:流浪老人在大家的悉心照料下,终于开口讲话,说自己叫“顾根福”(音),今年已经70岁了,老家在嘉兴。后来通过与嘉兴警方联系,市公安局指挥中心从嘉兴当地失踪人员库中找到了数名条件相符的失踪人员,璜泾派出所通过电话与这些失踪人员的亲属进行核实。
功夫不负有心人,8月1日终于确定了其中一名失踪人员与顾老伯的基本情况高度相似。“嘉兴平湖市钟埭街道沈家弄村23组有个叫顾根富的失踪人员与流浪老人情况高度吻合!”当杨学兵将电话打到顾根富侄女手机上的时候,对方激动坏了。8月2日上午,顾根富的弟弟顾根林带着家人驱车赶往太仓璜泾镇。“十年了,我们都以为他……没想到还能找回来,真是太激动了!”顾根林兴奋地说,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顾根富老人跟着家人回家乡去了。
“10年了,我们都以为他……没想到还能找回来,真是太激动了!”8月2日上午,顾老伯的弟弟从嘉兴平湖驱车赶到璜泾,确认璜泾派出所救助的顾老伯就是他哥哥。据顾老伯弟弟讲,老人名叫顾根富,今年只有57岁,但由于记忆衰退,他常说自己已经70岁了,而且走失前就经常会忘记自己的年龄。据了解,顾根富老人10年前在平湖一所学校里做园艺工作,后来不知怎么就走失了,家人多方寻找,但始终没有音信,一晃已过去整整10年。8月2日下午,顾老伯终于跟着亲人回家了。临走时,老人紧紧握着杨学兵的手,恋恋不舍地说:“你们对我这么好,我不想走了。”
恒心 融化陌生冷面孔
杨学兵的辖区就在市镇上,虽然面积不大,但是场所众多、人员复杂。刚接手社区工作的时候,杨学兵就暗自下定决心,要用双脚走遍辖区的每一个角落、每一户人家。
“刚开始那几天的走访,真是给我泼了一盆冷水。”杨学兵觉得,当地人好像不怎么接纳他这个山东小伙子。他上门介绍自己,对方只是格式化的点点头、客套几句;他发出的警民联系卡,有几张刚一转身就被扔进了垃圾桶;老百姓用方言跟他说话,他只能尴尬的问身旁的协管员翻译……杨学兵没有气馁,而是鼓足干劲,正好借着苏州市公安局开展的“千日扎社区,三年夯基础”专项活动的机会,踏踏实实走访,认认真真记录。
一次见不到人就走两次,白天上门没人就晚上走访。随着和老百姓交往次数的增多,杨学兵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辖区群众都认可了这个精干的山东小伙,见到走访的杨学兵称呼也由“杨警官”变成更为亲昵的“小杨”,杨学兵也会不时蹦出一句方言来回应,引来一片善意的笑声。
热心 谱写警民鱼水情
2012年2月3日,杨学兵在浏览太仓本地论坛“烟雨江南”时,发现了一篇帖文,讲述了璜泾地区一名17岁少年因患慢性肾衰竭三期急需换肾,而高昂的手术费和将来费用更高的抗排异药物费,又让这个蜷缩在20平租房内、月收入1000多元的家庭,陷入绝望之中。
根据帖子的描述,杨学兵发现该少年就暂住在他的辖区。为此,杨学兵第一时间就赶到少年家中走访,了解少年家庭情况和困难。而后及时向所领导反映,帮助少年办理户口和医保,发动全所民警、辅警进行募捐,共募得12050元爱心捐款。同时,杨学兵利用网上公安、微博、博客等网络渠道寻求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后经太仓电视台、苏州电视台的进一步宣传,众多好心人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共计募得善款151571元,解了一家的燃眉之急。此后,杨学兵隔三差五就会拎点水果和营养品上门走访,自家买菜也会多买一份,顺道给少年家带去。少年的父亲老张,一名五十多岁的汉子,感动得抱住杨学兵痛哭流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