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8日 第
2
期
往期回顧
分享到:
0
南京聚隆董事長吳汾:有信心打造"中國杜邦"
胡偉
她知性、干練,她朴素、大方,她也率性十足。在以男性為主導的塑料化工行業,她巾幗不讓須眉。2014年6月3日在江蘇民營經濟發展表彰大會上,她榮獲“江蘇省優秀民營企業家”稱號,她一手創辦的企業也被表彰為“江蘇省優秀民營企業”。她,儼然成為了江蘇民營企業家中獨樹一幟的靚麗風景。她就是南京聚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京聚隆”)的“女當家人”吳汾。
南京聚隆董事長吳汾 資料圖片
辭去國企“鐵飯碗” 謝絕高薪走向自主創業
吳汾,一生與塑料結緣。在她的眼裡,塑料也是個精彩的世界,與塑料結緣才讓她有所作為。
吳汾畢業於成都科技大學高分子專業,這是國內“塑料”研究最好的高校和專業。被分配到金陵石化塑料廠之后,她從生產第一線開始干起,真正一步一步走入了“塑料”世界。
1994年,吳汾被派往正在組建的中美合作南京立漢化學有限公司任副總經理,負責技術和市場工作。這時的吳汾是金陵石化塑料廠研究室主任,有著豐富的基層科研和生產經驗。
而這個突如其來的機會,使得她有機會從一名普通科技人員成為中外合作企業的高管,對吳汾來說是人生的巨大轉折和挑戰。憑著對未來事業的憧憬和滿腔熱情,她二話不說,就走馬上任投入了新的工作。
但命運還是跟她開了個不大不小的玩笑,工作剛剛有點起色,中美雙方就終止了合作。
本來以為又要重回廠裡的吳汾,卻遇到了真正改變自己的機會。美國一上市公司亞太區總經理非常欣賞吳汾的聰明和才干,特別是她那種不怕辛苦、敢於拼搏的精神,提出以30萬年薪聘請她。
而這時,又出現了第三條路。“工程塑料市場如此之大,技術上你很清楚,為何不能自己辦公司來開發這個市場呢?”在南京高新技術開發區領導這樣鼓勵她。
機會在面前,命運要自己掌舵。就在1999年,吳汾毅然辭去了國企的“鐵飯碗”,也謝絕了外商高職高薪的邀約與挽留,與12個同行一起湊了118萬元,租賃了一間簡陋的廠房,在南京市高新技術開發區創立了聚隆公司,自己任董事長兼總經理,開始了工程塑料的創業之旅。
演繹塑料傳奇 欲把聚隆打造成“中國的杜邦”
南京聚隆公司闖出了一條自主創新、替代進口、實業報國之路
2002年至2011年,我國汽車處於大發展時期。在南京聚隆成立初期,吳汾身體力行,跑遍了半個中國,對改性工程塑料的市場進行了廣泛的調研和深入的分析。當時,高端市場有杜邦、巴斯夫這樣的國際化工巨頭,中低端市場有江浙一帶大大小小塑料廠,聚隆就生存在外國大公司和大型國企的夾縫中。但在吳汾的帶領下,公司成功從市場的夾縫中一步一步“擠”出來。
面對當時客戶對汽車輕量化的強烈需求,吳汾當機立斷,親自組織公司科研人員加大相關技術的研發力度,同時制定了以推動“通用塑料工程化,工程塑料高性能化”為目標的中高端產品路線,將企業定位於以國有改性工程塑料替代進口產品的中高檔汽車、電子電器及交通運輸領域塑料制品的原料供應商。南京聚隆公司自主研發的高性能尼龍和汽車用改性聚丙烯很快投入市場並廣受追捧,現已廣泛應用於神農富康、馬自達、標致、福特、通用、長城、奇瑞、哈飛等各檔車型上。全球最大的汽車空調器零配件供應商法國VALEO集團將聚隆公司評定為A級供應商,產品通過VALEO使用在全球各大車型上。
吳汾未來的目標是把聚隆打造成“中國的杜邦”:“這是在我們開始創業時就談到的,准確點說,這個目標一直貫穿於我們的發展過程中。不僅因為我們用的原料是杜邦發明的,更重要的是這個企業不斷創新的精神讓人敬佩。兩百多年歷史的企業,之所以還能生存,還發展得如此好,依靠的就是創新這個法寶。”
“和杜邦相比,我們還算不上大企業。但通過科技創新,我們可以生產與國外同等品質的產品,我們有自己的品牌,價格方面又比‘洋產品’有競爭力,在中國市場,一些國外產品他們就變得沒有什麼話語權了。”吳汾自信滿滿地說:“我們從來不比國外差,杜邦能做到做出的,我們同樣可以,而且可以做得更好。”
南京聚隆以年均40%的增長速度快速發展, 2002年實現銷售收入3500萬元,2004年實現銷售收入8500萬元,2006年實現銷售收入1.98億元,2013年實現銷售收入7.6億元。巾幗不讓須眉的吳汾不斷演繹塑料傳奇,在她的帶領下,南京聚隆從一個注冊資金隻有118萬元且名不見經傳的小廠,發展成產值數億元的新興科技型企業,成為國內汽車用工程塑料原料主要生產商及供應商、全球最大的汽車空調器零配件原材料供應商,登上了世界舞台。
堅持服務性制造業方向 開啟“二次創業”
“在網絡時代,傳統產業、實體經濟所面臨的環境都和以前不一樣,其實我們更多的是面臨二次創業,必須不斷突破和創新。”吳汾深刻地意識到,構建企業創新體系是推動企業持續發展的關鍵和技術。她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目標,將企業的信息、情報、技術、研究集中起來,構建企業自主創新體系,吳汾說:“我們堅持服務型制造業方向,不斷創新管理方法,已經全面開啟二次創業新征程……”
南京聚隆由過去單純的制作業向服務型制造業轉變,開始是單純地賣產品,現在是產品和服務並舉,未來高端的是賣服務,服務開拓市場,不斷往上流拓展與延伸。在吳汾自己看來,從賣高分子產品、高性能工程塑料產品、塑木環保產品,提升並轉換成賣服務,這就是南京聚隆所謂的二次創業。“現在做簡單的配方技術,已經是最基礎、最普通的競爭,賣服務其實考驗對高新技術的學習、掌握、整合和貫通的能力。”
吳汾說,打造南京聚隆公司制造業的服務功能,主要服務三個方向:第一是服務汽車。聚隆服務汽車在先,第一家服務的公司是神龍富康。給汽車行業服務,這是她和團隊、企業的眼光,也是公司第一生產力支撐的“膽”﹔第二是服務高鐵。從2000年鐵路提速,南京聚隆就開始研發相關產品,而隨著客運高鐵的發展,產品就必須不斷突破,吳汾帶領的公司團隊發明專利“高速鐵路軌道交通用尼龍工程塑料及其制造方法”榮獲中國專利優秀獎,軌道交通尼龍專用料市場份額國內居首﹔第三是服務重載貨運高鐵。隨著中國重載貨運高速鐵路的發展,南京聚隆又開展了重載貨運高鐵調高墊板(EVA)、聚酯彈性體等材料的開發,提升軌道交通市場的技術服務能力,搶佔市場新優勢。
“在新材料領域,我始終是一個追夢人,讓科技服務實體發展、服務時代發展”。吳汾還強調要專注做專項,把創新放在第一,讓科技開發打頭,立志把南京聚隆自主開發的產品替代進口,打造成“中國第一”,成為國際一流的新材料生產商和制造商,為國家重點項目和重點工程項目建設做出貢獻。
“聚心、聚力,公司才能興隆。”這是吳汾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話,也是聚隆名稱來歷和企業文化核心所在。做實業首先要注重團隊的建設,吳汾不斷帶好團隊,並表示要以技術的高標准做企業、做產品、做人,這樣就會立於不敗之地。
來源: 人民網江蘇視窗 編輯:陳霞 張鑫
首頁
1
尾頁
欄目
介紹
《創新突圍》為人民網江蘇視窗推出的獨家品牌欄目。通過公司採訪,市場調研,數據解讀,總裁訪談,我們致力為您打開的是創新的黑匣子:闡述創新的新理念、新觀點、新方法,共同探尋創新之道、創新之則,創新之源。本土實踐,全球智慧,你將在這裡看到、聽到,一個個知名企業是如何通過"創新"實現"突圍"。
欄目策劃
華祥名
撰稿
楊勝利 陳霞 胡偉
攝影
楊勝利
開篇之語
創新中國路在何方
2013-11-15
閱讀
排行
江青究竟有多愛毛澤東?
調研稱公務員工資8年未調整 增長機制未落實
毛澤東晚年六大“秘事” 張玉鳳守住了多少?
習近平與彭麗媛結婚從簡 僅辦一桌酒席答謝好友
最高檢: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長魏鵬遠家中搜出2億余元
有多少秘密小組曾為毛澤東服務?(組圖)
國防部:對徐才厚案涉案人員一查到底
周恩來“無后”真相揭秘 曝六大驚人之“無”
毛澤東並非“文革”初期就厭惡江青
委員建議開車玩手機入刑 因盲駕比酒駕更危險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4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