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江蘇頻道|專題首頁

經歷了戰爭的殘酷,才會懂得和平“受益而不覺,失之則難存”﹔體會過民族危亡的切膚之痛,就會深刻理解國家強大對於普通百姓的重要意義。在一個紀念勝利的年代反思苦難,警示如此深刻。南京之殤,殤自國力衰微,殤自一盤散沙。南京之祭,既為生命之消逝舉國致哀,也為人類和平警鐘長鳴。從南京到奧斯維辛,從中國到世界,戰爭浩劫讓人類付出了太多代價。烽煙盡處,一束象征和平的紫金花,凝聚著對遇難同胞的深切緬懷﹔和平年代,中國人民將與世界各國人民一道,共同捍衛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果實,攜手開創和平發展、共同繁榮的美好時代。

分享到

南京大屠殺幸存者:侵華日軍慘無人道

    “這是我第三次參加國家公祭儀式,我昨晚一夜未睡好。”夏淑琴匆匆走過“遇難同胞”雕塑...【詳細】

鐘聲:銘記南京大屠殺是道義必須

    對於日本而言,歷史認知不是可以隨意取舍的戰略籌碼,不是可以自由選擇的外交手段...【詳細】

最新消息 更多


高清大圖


    •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周圍林立的“國家公祭”宣傳牌。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周圍林立的“國家公祭”宣傳牌。
    • 16名禮兵將花圈安放在災難牆前。16名禮兵將花圈安放在災難牆前。
    • 參加公祭儀式的代表們胸前佩戴者白花。參加公祭儀式的代表們胸前佩戴者白花。
    • 在最黑暗的40余天時間裡,30萬同胞慘遭屠殺。在最黑暗的40余天時間裡,30萬同胞慘遭屠殺。
    • 圖為公祭儀式現場。圖為公祭儀式現場。

聲音

視頻回放

視頻新聞

最新消息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