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社會

萬家燈火的“石城”背后,有支“實誠”的服務隊

——記江蘇“時代楷模”國網南京供電公司石城共產黨員服務隊

馬曉波
2021年07月01日09:19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小字號

6月15日,國網南京供電公司石城共產黨員服務隊黨支部在雨花台烈士紀念館裡重溫入黨誓詞。杜懿攝

在南京市湖西街88號,駐扎著一支平凡又特殊的隊伍——國網南京供電公司石城共產黨員服務隊。

說它平凡,是因為對於南京市民而言,如今少有“斷電”的糟糕體驗,搶修隊伍隻有極低的“存在感”﹔說它特殊,作為江蘇省首支專門從事電力搶修的突擊隊,除了線路運維,一旦發生“急難險重”,他們立刻化身“逆行者”。

6月18日,江蘇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省委宣傳部在南京舉行發布會,石城共產黨員服務隊獲先進群體江蘇“時代楷模”榮譽稱號。6月28日,服務隊黨支部書記趙艷來到北京人民大會堂,參加全國“兩優一先”表彰大會。“入選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是對我們這支黨員隊伍最大的肯定。” 趙艷表示,黨史學習教育啟動以來,他們圍繞“辦實事”制訂了“建黨百年最初心,配網建設我先行”等十項系列活動方案,讓紅色基因在實踐中賡續傳承。

打硬仗、苦仗,還要能打勝仗

在石城共產黨員服務隊,有一個記錄重點任務的日志簿,內容涉及防汛搶險、管道爆燃搶險,疫情防控甚至是阜寧風災搶修等多個“急難險重”。

“就像記者一樣,我們這個職業也需要唱好‘時令歌’。”石城共產黨員服務隊的榮譽隊長張代飚笑著說,時維六月,汛期將近。如同往年一樣,完成高考保電任務后,他們正忙於開展防汛應急演練。

應急搶修,是電力系統任務最繁重、工況最危險、作息最紊亂的崗位。人民網了解到,在2009年,這隻隊伍是以“江蘇第一支專門從事電力搶修的突擊隊”的身份成立的。曾當過兵的張代飚被委以重任,成了首任隊長,他在上任第一天就向隊員交代:“既然是突擊隊,就要打硬仗苦仗,還要能打勝仗!”

從此,“打硬仗、苦仗、勝仗”就成為這支隊伍精神坐標。

2010年7月,南京北郊發生管道爆燃事件,南京3條供電線路跳閘,用戶線路急需搶修。隊員們以最快速度趕赴現場,在火光炙烤、充滿煙塵、隨時可能發生二次爆燃的惡劣環境裡,連續搶修作業10小時,用最短的時間恢復了所有設備的供電,為后續的醫療和搶險用電提供了可靠的電力保障。

2016年6月,江蘇省鹽城市阜寧縣突遭龍卷風、強冰雹襲擊,電力設施受損嚴重,多個村鎮停電。石城共產黨員服務隊聞令而動,12名隊員連夜趕到災區,肩挑背扛送設備、夜以繼日搶險。經過5天5夜、100多個小時高強度作業,圓滿完成2個受災村搶修復電任務。此時隊員們個個晒脫了一層皮、嘴邊長滿水泡。

去年1月,張代飚把接力棒交到80后曾顯庭手上,自己成為服務隊榮譽隊長。疫情當前,新隊長的第一場考驗,就是要在11天內完成南京公共衛生醫療中心擴建工程的送電任務。工期緊、難度高、風險大,曾顯庭帶著20多名隊員抵達南京“火神山”,兩班倒、連夜干,僅用9天就完成43天的工作量。去年6月,南京市高淳區面臨防汛大考,服務隊聞訊而動,將“戰斗”的大旗插到了石臼湖堤壩上,因為“備戰”充分,工作有條不紊,確保了當地“水淹到哪裡,電停到哪裡,水退到哪裡,電送到哪裡。”

“石城”是南京的別稱,同時,“石城”又諧音“實誠”,有著堅韌不拔的寓意,曾顯庭說,這既是對全心全意服務南京城及南京人民許下的光榮承諾,也是黨支部堅持“做石城人、干實誠事”的真實寫照。據統計,這支30人的隊伍,12年累計參與了包括南京青奧會電力保障、國家公祭、秦淮燈會、中高考等重大電力保障1200余次,重大應急搶修搶險400余次,他們用光與電,為市民們筑起了對抗黑暗的屏障。

圖為石城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在開展防汛應急演練。杜懿攝

“創新”是這支隊伍的基石

今年中、高考期間,體積小、移動靈活、無噪音污染、能毫秒級響應的智能履帶儲能車現身南京市第一中學等多個考點,它可以深入狹小空間開展負荷保電、應急供電作業。這可是這支服務隊今年新上的設備。

“學習生活不打烊,全面發展不掉隊”是石城共產黨員服務隊始終保持戰斗力的不竭動力。

“老隊長”張代飚是國家電網公司特等勞模,石城共產黨員服務隊裡設有“張代飚勞模創新工作室”。寬大的操作間,放著剖開的電纜、遭到雷擊的絕緣子……檢修歸來,張代飚就喜歡帶著隊員們,解剖這些“麻雀”,琢磨克敵制勝之道。有些道路夜晚照明不佳,來往車輛常會碰斷架空線路。張代飚帶著攻關小組,研制出架空線路感應發光體警示器。當車輛高度超過“預警線”時,警示器就會發出熒光。“司機看到熒光,知道有情況,減速駕駛。這樣一來,就大大降低了事故率。”

在隊員們看來,“石城”還有著“師承”的諧音。張代飚常年累月扑在一線,不斷探索創新技術。在他的引領下,人人爭做創新“領頭雁”,創新的“浪潮”疊加奔涌。

隊員孫壯濤注意到常規的環網櫃操作把手類似英文字母“L”,安全距離短,不利於操作。他經過再三琢磨,提出將L型的把手改為T型,並適當加大長度。一個小小的改動,既提高了操作效率,也增加了安全系數﹔隊員梁晟杰發現,一年四季中,春天線路故障較多,部分原因來自於天上的飛鳥。具體而言,鳥兒在春季忙著銜枝筑巢,撿到的細鐵絲、金屬條不小心碰到電線,就會造成短路。梁晟杰想到一套解決辦法——給線路裝上“絕緣衣”,這樣一來,鳥兒既不會無辜送命,短路和跳閘問題也得到解決。

南京河西中央商務區,是國家東部地區的金融服務中心。2020年9月,為滿足區域經濟發展的供電需求,石城共產黨員服務隊在河西中央商務區打造全國率先、全省首個“零計劃停電”示范區。示范區內取消停電檢修等計劃停電,而是通過不停電作業方式,實現居民停電“零感知”,供電可靠率達99.997%。3月16日,隊員張文俊根據工作安排,要對示范區內的10千伏金洲線進行線路檢修。他來到現場,仔細勘察后,利用網架互聯互供的特點,通過帶電拆、搭線路搭接頭的方式進行了線路的不停電檢修。他如同一位魔術師,對線路進行一番“輾轉騰挪”,很快就完成了檢修任務,悄然離去。附近的356戶居民照舊上網、看電視,沒有察覺一絲一毫的異常。

“我們‘石城’服務隊,‘創新’就是隊伍的那塊基石。”張代飚說,科技創新結出累累碩果,為服務隊這把“電工刀”鍍上了鋼鐵外殼。除了30名生龍活虎的“鐵小伙”“鐵姑娘”,隊裡還有著應急照明車、移動燈塔、無人機、機器人等“鋼鐵俠”,技術裝備全省領先,真正成為一支全天候、全過程、全專業、全系列、全區域、全智能的電力鐵軍。

疫情初期,石城共產黨員服務隊在南京市公共衛生醫療中心供電設備進行夜間特巡。杜懿攝

186面錦旗背后是186個暖心實事

石城共產黨員服務隊二樓黨員活動室,滿牆的錦旗很是壯觀。放不下的,都被整齊疊放在桌面上。“一共186面,每一面錦旗的背后,都有著一個暖心故事。”談到這批錦旗,趙艷無不自豪,對這批錦旗的來處,她如數家珍。

“最新的一面錦旗獲贈於今年5月份,由秦淮區小楊村小區的葉錦武老人贈送。” 趙艷介紹,彼時,隊員施志強在秦淮區的小楊村小區內巡查時,發現一處配電設備周圍樹木長得太高,存在安全隱患。在與社區、物業、居民協調后,服務隊不僅修剪了隱患樹木,清理了供電設備上的“牛皮癬”廣告,還在配電設備周邊進行了水泥面修整。葉錦武老人打心底裡覺得服務隊是“為民辦事、認真負責”。

“服務隊的每一位隊員都有橙色和米色兩套工作服用於搶修服務,還有一個紅馬甲用於志願服務。”趙艷介紹,今年,結合黨史學習教育,黨員服務隊制訂了“建黨百年最初心,配網建設我先行”十項系列活動方案。主動走訪社區送服務,“建黨百年辦實事”系列活動的一項重要實踐。

由此,黨員服務隊加大對責任區內的老舊小區的排查力度,對管線亂、隱患多的86個老舊小區逐一走訪調研,主動了解客戶用電需求,及時消除用電安全隱患,很受居民群眾的歡迎。

一根銀線連起千萬家。“有難必幫、守約踐諾,做石城人、干實誠事”,是南京石城共產黨員服務隊的行為信條。他們守護著光明,也放出光和熱,為群眾送去愛與希望。12年初心堅守,石城共產黨員服務隊先后榮獲全國工人先鋒號、2020年全國“誠信之星”等稱號。

(責編:耿志超、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聽淮安新安小學的小講解員講“新旅”的故事
  • 首屆江蘇農業科技節暨江蘇農業與科技融合發展大會
  • Vlog|跟著“淮馬”打卡經典淮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