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建湖:“學黨史、憶水史”贏得水利花滿園

前不久,在江蘇鹽城市舉行的“學黨史、憶水史”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慶典活動中,由建湖縣水利局編排的反映陳克天事跡的情景劇《畢身治水垂青史》,引起社會強烈反響。這是該縣水利部門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一個縮影。
尋求黨史教育新典型,該縣水利部門結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在全系統范圍內,開展學黨史,憶水史活動,組織學員干部學習新四軍宋乃德在抵抗日寇的危難之時率領百姓修筑防海嘯“宋公堤”的浩然正氣和陳克天(曾任江蘇省水利廳長、副省長)“生為水利人,死為水利魂”畢身治水垂青史的高尚情懷,號召學習“江蘇好人”——建湖縣水利規劃辦原主任夏曦身患絕症14年乃堅持工作在水利一線,直到生命最后一息的動人事跡。同時,積極培植系統內典型。全縣16家水利管理站負責人,有5名黨員、5朵金花擔任水利站長。該縣水利部門大力宣傳她們長年累月工作在水利基層一線,譜寫人生華麗篇章的事跡。
通過學習講述這些水史人物和典型事跡,全縣范圍“學黨史、憶水史”向深層次推進。
構筑防洪保安新屏障,通過“學黨史、憶水史”活動,該縣防汛防洪工作又有新起色。從2月中旬開始,縣水利局按照“查嚴、查細、查實”要求,對各類工程和非工程措施開展拉網式排查。在各地自查的基礎上,由水利局主要領導帶隊,組成8個督查組,深入實地督查防汛隱患整改情況,5月10日前防汛隱患全部整改到位。該縣水利部門修訂完善防洪、抗旱、防台、供水等6個預案,編制《建湖縣城超標准洪水預案》《建湖縣滯洪圩區應急預案》,爭取省補資金,建成視頻會商系統,實行快速反應,及時化解台風、強降雨災害風險,確保全縣安全度汛。
打造水利精品新工程,通過“學黨史、憶水史”活動,該縣水利工程建設又有新開端。近年來,該縣先后組織實施了射陽河整治、西塘河整治、窪地治理以及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千億斤糧田、中小河流治理重點縣、農村河道疏浚、村庄河塘整治、圩堤達標建設、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維修養護、供水安全提升等12項水利工程項目。疏浚整治河道1921條、2645公裡、3055萬方,新建改造病險閘站537座,建設高效節水管道灌溉面積1.58萬畝。
從2017年起,縣財政連續3年安排獎補資金共1350萬元,加修不達標圩堤224.2公裡。連續實施4期中小河流治理重點縣項目,總投資達2.7億元。與此同時,全省縣級最大單體水利工程窪地治理項目於2019年獲批實施,總投資14.8億元,當年10月開工建設。截止今年6月底圩堤土方和建筑物水下工程基本完成,已累計完成投資6.9億元。
繪制生態水利新藍圖,通過“學黨史、憶水史”活動,該縣生態水利又有新發展。去年建成省級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評為優秀等次,創建省水美鄉鎮1個、水美鄉村17個,處於全市領先地位。該縣把生態河道建設作為改善農村水環境的重要抓手,按照《生態河道提升工程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9年重點打造生態河道44條,同時對旅游公路331省道沿線兩側22條河道實施了生態提升。2020年,33條生態河道建設已經完成,並通過市級評估。今年建設生態河道23條,截至目前,河道疏浚已基本完成。為保証綠化成活率,部分河道岸坡綠化工作需要氣溫適宜時種植。年底前全縣建成九龍口、雙湖公園、西塘河風光帶、神台河、盂蘭河生態河道100余條,形成水景宜人、柳暗花明,風姿綽約的水鄉獨特魅力。(劉世一 劉萍 王學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