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民生

從主城區到偏遠鄉村 南京織密全員核酸檢測網

2021年07月24日07:50 | 來源:新華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要慌

  朱泉 王世停 周敏

  7月23日晚南京市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傳出消息,南京祿口國際機場所在的江寧區在完成首輪183.5萬人核酸檢測后,於當天上午啟動對祿口街道的第二輪全員檢測。記者了解到,在南京首次通報祿口機場疫情的72小時內,該市已基本完成全市第一輪全員核酸檢測採集。

  完成絕大多數人的採集工作后,南京第一次全員核酸檢測進入攻堅階段。南北狹長的城市版圖上,藏在深山的偏遠地區如何做到全覆蓋?殘疾人、失能老人等特殊群體,如何及時接受核酸採集?遍布城市大街小巷的重點行業人員,如何一一納入採集網絡?“一個都不能少”,這是對南京治理能力的巨大考驗,也是南京應對此輪疫情必須邁過的“第一道坎”。

  從主城區到偏遠鄉村,南京不斷織密核酸檢測網,力爭在這場覆蓋930萬人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取得首勝。

  走村串組,“採”到城市邊緣

  7月22日下午4點,六合區程橋街道竹程社區採集點,一輛貼著“核酸檢測愛心專車”字樣的面包車緩緩停下。車上載著99歲的中孫組村民章奶奶。五六分鐘后,咽拭子採集完畢,老人被重新送上“專車”,送到3公裡外的家裡。

  城市社區的核酸採集工作進展迅速,但要切實做到全員覆蓋,觸角要向偏遠的鄉村延伸。

  “天這麼熱,還麻煩你們專門跑一趟。”高淳區椏溪街道西舍自然村80歲村民張三美看到醫務人員走進家門,抬手連連道謝。椏溪街道地處高淳東部丘陵山區,部分村庄和安徽宣城、常州溧陽交界。為了確保核酸採樣“一個不少”,街道開展了覆蓋262個自然村的上門採樣。由醫務人員、青年志願者和網格員組成小分隊,走村串組開展核酸採集。

  28個小時、72個採樣點、56萬人次……從7月21日20時到22日24時,短短28個小時,溧水全員核酸採樣任務全面完成。

  緊靠石臼湖的溧水和鳳鎮中楊村,村裡的老年人和殘疾人有200多人。村黨總支書記李明介紹,考慮到有的老人行動不便,防疫小分隊攜帶裝備依次來到老人家裡採樣。

  22日下午,六合區金牛湖街道塘橋社區,有視力障礙的居民張加伍握著老黨員薛維雲的手,久久不願鬆開。原來,幾分鐘前,薛維雲騎著電瓶車趕到他家,小心翼翼地載著他來到社區,完成核酸檢測採集后又把他送回家中。全員核酸檢測啟動以來,六合區2600多名黨員緊急行動,幾乎每個社區都成立了黨員志願者先鋒隊,讓黨旗飄揚在廣袤的田野。

  上門入戶,服務老弱病殘

  “全院69位老人,除了一人在外做手術,其他人全部接受了核酸採樣。”23日中午,小市街道東井新村社區社工司曉雲忙活兩個小時,從養老院裡快步走出,心裡的一塊大石頭隨之落地。

  這是司曉雲負責的網格裡唯一一家養老院,住在裡面的都是高齡和失能老人,行動不便者佔了一大半。自從南京開展全員檢測以來,這群人就成了司曉雲最大的牽挂。22日,社區採集點日夜奮戰,完成了大部分居民的採樣任務。瞅准這一時機,司曉雲從採集點上抽出一位採樣醫生,連同3名志願者一起,為養老院老人們提供上門服務。

  做實做細核酸採集工作,“有心無力”的老弱病殘是不能忽略的群體。南京精准發力,用鐵腳板跑出城市溫度。

  “太感謝你們了!我這兩天正犯愁呢!”雨花台區板橋街道永安社區村民康三雲,為臥病在床的丈夫怎麼做採樣發愁。22日晚10點,全副武裝的醫護人員給她送來了上門服務。社區書記袁玉進告訴記者,在排查未採集人員信息時發現大多是困難老人、殘疾人,為此社區第一時間排出最短路線,上門採集。

  23日中午1點半,江北新區泰山街道桂美頌小區8棟三單元一樓“網格驛站”,大華社區黨委副書記梁冬園帶隊為居民開展核酸採樣服務。家住六樓的居民老袁腿腳不便,趕緊托老伴來打聽。趁著中午不忙,工作人員上門花了10分鐘為老人完成核酸採樣。

  “現在我們就是要打通‘最后一百米’,把採集點設置得離群眾近一點,再近一點。”梁冬園說。

  統籌謀劃,管好重點行業

  環衛工人、企業員工、商場服務人員……對這些深度服務城市的重點行業人群,南京給予了重點關注。

  “大家拿好各自身份証,先登記再採樣!”7月22日早上8點,鼓樓管養集團一樓大廳裡排起橙色的長隊,剛出完早班的環衛工人們利用早飯時間回到單位,接受集中核酸採樣。“昨天晚上看到大家都在採樣,沒想到今天一早就安排到我們了。”保潔員譚小霞說。

  鼓樓管養集團共有1100余名環衛工人,負責整個鼓樓區的城市管養工作,他們長期暴露在室外,接觸各類人員,具有一定風險。“南京宣布全員檢測后,我們第一時間聯系第三方機構,調配物資並設立兩處集中採樣點,調配了6名核酸採樣人員,為環衛工人提供免費核酸檢測。”該公司董事長王翠鳳說。

  同一天下午,在溧水開發區南京金龍客車制造有限公司的大型展廳裡,員工們按照每批三五百人的規模依次抵達,核對信息、採樣、記錄、消毒一氣呵成,“採起來蠻快的,不用排太久隊”,員工們說。

  溧水開發區內分布著大量制造業企業,人員較多,檢測任務重,協調難度大。開發區專門為6家員工超千名的大型企業提供上門服務,把檢測點開進金龍、創維、A.O.史密斯等知名企業的廠區,同時面向中小型企業增設3家集中檢測點。溧水開發區經發局副局長張琦介紹,目前開發區所有企業近6萬名員工已全部完成核酸採樣工作。

  21日晚8點,江寧景楓商場一樓大廳排著“長龍”,隊伍裡以商戶居多。江寧開發區管委會疫情防控指揮部商貿組點位員陳中亞早上8點半到崗,下午4點才吃上中飯。“百家湖商圈商業密集、人員流動性大,與各類人員密切接觸的商戶是重點群體,我們在周邊設置了6個採樣點,為他們安排核酸採樣,今晚商場內哪怕還有一個人沒查,我們都不會撤。”

(責編:李子佩、張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