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首批預付醫保資金1億元 確保不因費用影響治療

8月15日,揚州市召開第17場疫情防控專題發布會。會上通報:8月14日0-24時,揚州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8例(其中輕型3例,普通型15例)﹔從來源看,集中隔離點17人,居家隔離1人。7月28日至8月14日,全市累計報告本土確診病例546例,出院4例。通過對病例流行病學調查,已排查出的密切接觸者和次密接均已按照有關規定進行隔離管控。截至目前,揚州共有高風險地區10個,中風險地區26個。
“目前揚州每日報告的確診人數已從50多例下降至20例以下,確診病例的發現渠道主要集中在管控人群。”揚州市衛健委副主任王勁鬆表示,疫情發展還存在不確定性,不能放鬆防疫措施,需要堅決貫徹找全密接人員的要求,做到應隔盡隔,社區內嚴格執行管控措施,並加強服務與保障,支持居民日常生活需要﹔此外,要持續加強集中隔離點風險管控,防止感染。
定點康復醫院正式啟用,首批治愈患者狀態良好
8月14日,揚州對主城區重點地區、重點人群進行了核酸篩查,共採樣、檢測119.86萬人,截至8月14日24時,當日檢出的陽性全部來自隔離人員,社區篩查未發現。王勁鬆介紹,8月15日,揚州將繼續對邗江區、廣陵區、經濟開發區和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開展重點地區和重點人群的核酸篩查。
對於確診病例的醫療救治工作,王勁鬆介紹,截至8月14日24時,共有251例確診病例在揚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治療,其中輕型59例,普通型172例,重型16例,危重型4例。291例確診病例目前在南京市第二醫院湯山院區(南京市公共衛生醫療中心)治療,輕型42例、普通型227例、重型10例、危重型12例。目前所有患者都在全力治療中。
為做好治愈患者的康復工作,8月13日,揚州市第二人民醫院(蘇北人民醫院北區分院)作為揚州市新冠肺炎定點康復醫院正式啟用,當晚首批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入住,進入康復期。該院現有7個病區,112個房間,306張床位,集中業務骨干共17人組建了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康復治療醫師隊伍,分成兩個診療組,為短期內入住較多患者做准備。在針對患者病情、基礎疾病、心理狀態進行評估的基礎上,醫院為他們詳細制定呼吸康復訓練計劃、中醫中藥治療方案,並進行心理干預,首批治愈患者目前狀態良好。
首批預付醫保資金1億元,線上產生的醫療費用可線上結算
疫情發生以來,廣大參保群眾的就醫用藥問題一直是關注的焦點問題。揚州市醫保局副局長李曉鐘介紹,為確保新冠肺炎患者和收治醫院不因費用問題影響治療,揚州聯合市財政部門,對市區定點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和開設發熱門診科室的定點醫療機構以及其他定點醫療機構實施預付醫保資金,首批預付1億元。對新冠肺炎確診和疑似的參保人員醫療費用實行單列結算,並將衛生健康部門確定的新冠肺炎診療方案中的藥品、診療服務項目等,參照甲類目錄全部臨時納入醫保基金支付范圍。
對於高血壓、糖尿病等病情穩定、需要長期服用固定藥物的慢性病患者,揚州全面落實門診慢性病“長處方”政策,取藥量放寬至3個月﹔對門診特殊病參保人員因定點醫藥機構停診或封閉封控管理無法及時治療的,出台政策,允許此類病人在非定點醫藥機構發生治療本病的醫療費用,參照相應政策予以報銷。
揚州還積極鼓勵並支持已開通運行“互聯網+”醫療服務的定點醫藥機構,為患有常見病、慢性病的復診參保人員提供規范、高效的線上醫療服務。參保人員線上產生的醫療費用,可通過線上支付渠道予以劃卡結算。
為困難對象發放生活物資,為滯揚外地人提供臨時救助
疫情以來,各地民政部門已經完成特殊困難群體三輪次的全面排查,重病、重殘等特殊對象,落實專人對接、每日一訪。揚州市民政局副局長徐德林在會上介紹,目前,揚州累計向主城區封控管理范圍內的困難對象按每戶300元的標准籌集米油肉蔬等生活物資,已陸續發放3636戶,其余的物資正在緊急籌集中,近日全部發放到位。
徐德林介紹,揚州優化主動發現機制,依托主城區各地民政部門和街道、社區,每日通過走訪、電話、微信等形式,對特殊困難群體進行動態排查,及時了解困難群體身體健康狀況和亟需解決的困難問題,並針對性實施救助。同時,依托主城區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組織,重點關注80歲以上高齡獨居老人及特殊困難群體的基本生活保障情況和困難紓解情況,共同織密兜牢特殊群體社會保障網。
針對滯留揚州的外地人員,揚州啟動服務保障工作機制,各鄉鎮街道已實施應急臨時救助6244人次,發放臨時救助金2.92萬元,發放防疫用品和生活物資31106件,折計18.1萬元。除此之外,揚州還建立專人聯絡、隔日回訪和實時濟助三項關愛機制。目前,已完成入住人員電話回訪全覆蓋,並為滯揚外地人員送上愛心禮包285份。
□ 本報記者 李鑫津 張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