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實“裡子” 南通崇川改善背街小巷環境衛生
“我在這邊生活了10多年,現在走在南川園路上,處處干淨有序。”附近居民林明高興地說,街辦的治理成效明顯,文明城市長效管理,大家都看在眼裡。
南川園路的變化,是崇川區改善背街小巷的環境秩序的一個縮影。
對於城市而言,馬路上的繁華是“面子”,背后的精細化管理卻是“裡子”。背街后巷是文明城市長效管理的重點、難點,保潔水平不高、流動攤販佔道經營、車輛亂停放……這些都是整治頑疾,老百姓意見大。
既要扮靚“面子”,更要夯實“裡子”。崇川區文明城市長效管理中,著力補齊城市功能短板,通過精細化治理、跨區域協作、全時段全要素管理等創新舉措,把實事做實做好,切實提升百姓的生活品質。
精細化治理
“老大難”換新顏
“您好,跟您反映一下南川園路部分車輛停放不規范,佔用了電瓶車停放位,導致電瓶車沒地方停放,希望予以關注……”
前段時間,學田街道社會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接到多個工單,都是反映南川園路亂停車問題。收到投訴后,指揮中心第一時間派單,街道綜合行政執法局精准治理,迅速解決問題。
作為市區一條支路,南川園路總長680多米,橫穿南川園新村。附近居民多,道路雖不長,但沿街大小商鋪超過100家,為居民提供各種便利的同時,也帶來車輛亂停、衛生臟亂等問題。
如何既保護這條道路的“人間煙火氣”,又讓它干淨整潔,考驗著學田街道的管理者。“我們不搞一刀切,不是一禁了之,而是通過精准治理,達到這一目的。”街道綜合執法局局長吳建華介紹說。
針對各種違章突發的特性,學田街道將城市管理融入指揮中心,將主要路段、重難整治部位納入“雪亮工程系統”,形成智慧城市管理、精准整治治理的新模式,指揮中心接報后第一時間“派工”,執法部門立即行動,解決問題,保証有的放矢,為沿街濃厚的煙火氣息提供精准服務。
精細化還來自於不定時巡查。綜合執法人員與社區長期在路面巡查,對不文明停車、門前亂堆放等現象進行警告或處罰,委托外包物業公司在高峰期引導機動車和非機動車按規定停放,保証車輛停放秩序。
沿街商鋪聚攏人氣,車輛停放是“剛需”。對於道路兩側不合理的車位設置,街道和社區還廣泛收集群眾意見,與綜合執法人員現場研究,討論制定新的車位劃分區域和管理方式,在規范秩序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方便居民出行。
跨區域聯動
填補監管“空白點”
“我在虹橋轄區,任港憑什麼管我?” “我在任港轄區,虹橋憑什麼管我?”
流動攤販、佔道經營一直是城市管理的一個痛點。面對這個“老大難”,虹苑路的情況更為特殊。
虹苑路全長近300米,位於任港街道與虹橋街道交界區域,部分屬於任港街道管理,部分屬於虹橋街道管理。兩側有虹橋東村、江景苑等小區,人流量大,靠近江景苑農貿市場。長期以來這片區域有10多家流動攤販。
以往,任何一方綜合行政執法局的單獨整治往往淪為“驅趕式執法”。時間久了,部分“聰明”的商販甚至能辨別兩個街道的城管隊員,每逢城管執法,他們便臨時“搬家”。兩個街道的城管部門每年也會開展聯合整治,可攤販來了又走,始終無法“根治”。今年,虹橋東村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居民不少私家車在路邊臨時停放,加上佔道擺攤的小商販,讓虹苑路每逢早晚高峰便擁堵不堪。
對此,任港街道與虹橋街道創新舉措,開展跨區域協同執法,兩街道城管部門可以聯合執法,也可以常態化跨區域單獨對該路段進行執法,讓“打游擊”的小攤販無處可遁。
任港街道綜合行政執法局負責人介紹,任港街道與和平橋街道、新城橋街道、永興街道等也有毗鄰區域。下一步,他們將與所有毗鄰街道執法局一道,進一步推廣完善跨街協同機制,實現從“個案”到“類案”,從“專項”到“全面”的轉變,形成常態長效管理制度,提升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
全時段監管
暢通城市“毛細血管”
“這菜怎麼賣?”“你這賣得太貴了,便宜點。”曾幾何時,農販的吆喝、行人的挑選,校西路橋上熱鬧非凡。
校西路連接人民路和通甲路,周邊小區密集,不少攤販逐漸在這裡聚集。菜攤時間主要集中在下午5點至天黑時段,與城管工作時間形成時間差,導致流動攤販沒人管、也管不完。校西路橋逐漸發展成“馬路市場”。
擁擠的攤販、亂停的車輛,不僅影響了交通,隨手亂扔的菜葉子等垃圾也給河道管理、環境衛生帶來難題。
結合文明整治提升行動,鐘秀街道綜合行政執法局加大監管力度,採取“定點定位、專人監管”模式,一組兩人在校西路橋嚴格值守,拉緊打擊流動攤販的人力防線。
“‘全天候’24小時的巡查,讓校西路恢復暢通,食品城店外經營等現象都明顯好轉。”街道綜合行政執法局副局長顧學飛介紹,之前,在市政路和月州路西延段存在不少夜間垃圾偷倒現象,建筑、裝潢、織物等垃圾一倒就走,第二天發現時根本抓不到人,有時甚至一次會帶來近一兩噸的垃圾。“現在專人全天值班,加上高清探頭的捕捉,目前已經對6名當事人進行了行政處罰。”
在城東街道,23條背街小巷中有18條引入服務外包人員,實施全時段全要素管理。
出店經營沒有了、停車秩序規范了,老百姓和城管心裡都鬆了口氣。“原來走哪兒哪兒堵,現在看著家門口的路那真是舒心。”附近居民黃莎莎說。
本報記者 陳可 袁曉婕 江姝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