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社會

“第一次見面”背后,“張聞明”的愛心故事不勝枚舉

2021年09月18日14:24 |
小字號

交匯點訊 一次助學捐款,催生一個文明品牌﹔一個團隊施行善舉,帶動一個城市身邊好人、道德模范層出不窮——這是江蘇張家港市“張聞明”的故事。9月15日,在“張聞明”的發源地江蘇移動張家港分公司(簡稱張家港移動),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見到一幕感人的“第一次見面”。

在張家港移動的會議室,50歲的張家港人朱錢明與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縣走出的青年小伍,視頻連線。小伍向朱錢明打招呼:“叔叔好!”老朱高興地揮手,說:“我們第一次見面,(以前)都是電話聯系、短信聯系。”

朱錢明(站立者)與小伍連線

會議室內,還有張家港移動部分員工、一些媒體人。小伍告訴大家,他從高一起一直受“張聞明”和朱錢明叔叔的幫助,讀完高中、大學,如今在宜昌市優撫醫院工作兩年多。這些年來,朱錢明不僅資助小伍讀書,還在他家房屋因泥石流倒塌后一次性資助5萬元。小伍對朱錢明說:“非常感謝您。”朱錢明微微一笑:“應該的,客氣了。”

小伍說,他現在是一名醫務工作者,可以通過自己的能力,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他還告訴大家,他連續兩年被評為醫院年度優秀員工。話音剛落,會議室裡的人們,高興地鼓起掌來。

朱錢明2006年開始經營手機店,“一做手機,就開始做慈善”。他捐資助學,就是受“張聞明”的感召。

2003年,在張家港移動擔任團支部書記的曹麗萍,偶然從一本書上看到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縣三坪希望小學宋芳蓉老師假期打工幫學生交學費的故事,倍受感動。經她發動,一個募捐活動在張家港移動的團員青年中展開了。曹麗萍用“張聞明”(“張家港文明”的諧音)這個化名,給宋老師和她的學生們寄去了第一筆、600元助學款。此后,張家港移動團支部多次給三坪希望小學的孩子們寄錢寄物。

朱錢明收到的學生來信

當年8月底,一封來自三坪希望小學的感謝信,在張家港掀起尋找“張聞明”的熱潮,張家港移動團支部由此進入公眾視線。“張聞明”的故事感動著張家港百姓,愛心企業和市民紛紛加入“張聞明”的行列,不僅持續支持五峰學子,還開展多樣的公益慈善活動。

50歲的朱錢明告訴記者,他因為家庭貧困初中就輟學,留下永久的遺憾。他心軟,看到媒體上有貧困學生的報道,就要想辦法幫一把,從來不求回報,甚至連學生的微信都不加。前幾年,擔心家人不理解,他匯款后就把匯款單撕掉。朱錢明行善故事為大眾所知,緣於今年7月1日他向張家港慈善總會捐款100萬元,用於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縣仁和坪中學改建及縣內貧困學生幫扶。善舉被媒體報道,朱錢明專門開家庭會議,向家人坦陳心跡,妻兒表示理解。

特意選擇在黨的生日捐款

朱錢明把留存的匯款記錄、收到的學生來信整理了一下。除了今年“七一”的100萬元捐款,十幾年來他捐助江蘇、湖北、新疆、廣西等地的100多名學生及其家庭的金額達到100多萬元。

張家港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錢曉東介紹,該市以孵化壯大“張聞明”群體為契機,將尋訪、學習、宣傳身邊好人作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途徑,多渠道、全方位宣揚凡人善舉、樹立道德標杆。當地媒體開設的“身邊好人張聞明”“港城雷鋒”等欄目,累計尋訪“張聞明”超過1萬人,宣傳報道近4000人。

朱錢明受“張聞明”的感召做公益

“張聞明”發起人之一、張家港移動經理徐若海告訴記者,18年裡“張聞明”採取捐贈物品、免費培訓、結對幫扶等多種形式幫扶五峰教育事業,捐贈款物價值逾300萬元。公司注冊志願者接近200人,佔所有員工的72%,志願服務范圍從捐款、助學、關愛留守兒童,擴展到助老、助殘,參與文明城市創建等各種志願活動。今年,結合“我為人民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張家港移動開展“聞明”大講堂進社區、進校園活動,講解防范電信詐騙知識,教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機,讓孩子們了解移動通信在經濟建設、社會生活中發揮的作用以及發展趨勢。

“聞明”大講堂進校園

徐若海發現,“張聞明”精神融入員工心中,也促進了員工和企業的成長。張家港移動先后榮獲全國實施卓越績效模式先進企業、全國用戶滿意電信服務明星班組、全國模范職工小家、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省工人先鋒號、江蘇省級青年文明號等國家級、省級榮譽。

錢曉東說,作為全國唯一連續六屆榮膺“全國文明城市”稱號的縣級市,張家港還將通過組織文明實踐活動、分享實踐經驗、地域產業互通等多元途徑,與五峰共同打造兩地共推精神文明建設的樣板。

成風化人,“張聞明”等文明品牌,將在廣袤大地上譜寫更多感人故事。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徐冠英 文/攝

部分圖片由張家港移動提供

(責編:唐璐璐、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