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江蘇句容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 人民日報 》2022年01月04日 第 14 版 版面截圖
原題:江蘇句容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辦實事 求實效 惠民生
品質過硬、保鮮技術先進、儲運流程完善……2021年,江蘇省句容市茅山鎮丁庄村葡萄成功出口新加坡、馬來西亞,標志當地葡萄出口取得新突破。“我們的葡萄賣得好,離不開鎮裡和合作聯社的‘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農戶殷九兵告訴記者。
句容市委書記潘群介紹,當地黨員干部以實事項目為抓手,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激發當地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也筑寬了富民惠民的幸福路。
“我們送到南京的兩車葡萄很快售罄,上海那邊的商家也催促供貨,賣得俏得很!”丁庄村黨總支書記、聯社理事長方靜掩不住心頭喜悅,“我們的小葡萄闖出了大天地!”
為解決葡萄殘枝無序堆放造成的環境污染,丁庄葡萄合作聯社將“葡萄枝粉碎發酵培肥”作為實事項目,引進設備,培訓葡農,將殘枝制成有機肥還田,不僅解決了污染問題,還實現了土壤改良,提升了葡萄品質。
去年7月,正當兩萬畝葡萄行將上市時,江蘇卻遭遇疫情。當地著眼防范化解市場風險,將應對疫情穩銷售作為新的實事項目並制定預案。“我們通過建成分揀和預冷中心、提前與商超簽訂供貨協議、拓展電商渠道、闖蕩海外市場等多種途徑,於危機中孕育葡萄產業轉型升級的新機。” 茅山鎮黨委書記郭露介紹。
句容市邊城鎮青山村位於寧鎮山脈之中。過去,開山採石是村裡的主要產業。雖然增加了收入,卻影響村域生態環境。痛定思痛,當地關停石灰窯,整頓軋石企業。
如何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讓綠水青山成為金山銀山?去年以來,當地將實施生態環境綜合治理作為重點為民辦實事項目:村兩委復墾宕口、整合崗坡荒地,流轉近6000畝農業低效用地,建成了苗木基地和水果採摘園。“村裡還組建了銀杏古楓志願服務隊,建立文明實踐積分和激勵制度,人人動手開展環境衛生常態治理。”青山村黨總支書記朱小龍介紹。
如今,來到村裡,粉牆黛瓦、綠水蕩漾,一條銀杏大道從村裡通到山間。四月看花、八月摘果、民宿賞景、銷售苗木,美景美食兩相宜、綠化美化雙得利,吸引了眾多顧客慕名而來……從吃“資源飯”變成吃“生態飯”,村民富了口袋,青山村喜獲真“金山”。
謀求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優良的營商環境。近期,句容市出台《打造“句滿意”服務品牌優化營商環境十條舉措》,圍繞市場主體在投資建設、生產經營全生命周期中各類“梗阻”“痛點”,打出“創新審批手段、提高辦事效率、降低制度成本”的“組合拳”,全力為企業“鬆綁”、給市場“騰位”,厚植企業願意來、留得住、發展好的創新創業沃土。
“容缺審批”機制的建立,就是其中的重要舉措。句容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趙樹鋒告訴記者:“我們提前組織多部門並聯踏勘,對項目進行現場指導和技術審查,做足所有准備,取得法定要件后即發証書,讓企業達到開工條件。”
走進句容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綜合服務大廳,一個“午間值班”窗口引人注目。據介紹,去年5月11日起,該局推行“午間值班”制度,即在工作日午間12點到午后1點半提供業務受理、審核和咨詢等服務,化解群眾和企業“上班沒空辦事、下班沒處辦事”的難題。截至目前,午間值班窗口已受理業務416件。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我們見行見效。通過把各方反映的‘問題清單’變成‘項目清單’‘責任清單’,辦實事,求實效,惠民生。”句容市市長周必鬆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