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生態

人民日報|江蘇裡運河—高郵灌區:一湖兩河三堤 山水遂人意

本報記者 姚雪青
2022年04月23日11:5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一湖兩河三堤 山水遂人意(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人民日報》( 2022年04月23日 第 06 版)

原題:江蘇裡運河—高郵灌區

一湖兩河三堤 山水遂人意(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臨近5月,江蘇揚州高郵市的車邏鎮勤王村,溝渠相連的田野綠意盎然,長勢良好的小麥即將迎來收割﹔設施大棚中,沿地鋪設的PE(聚乙烯)管精准滴灌,嬌艷艷的草莓、紅彤彤的辣椒正待收獲。農戶們喜上眉梢,他們都知道:“灌溉的水,是從大運河裡來的。”

這裡位於江蘇裡運河—高郵灌區——我國巧妙利用河湖水系,合理調控河流湖泊的系統工程。649平方公裡的灌區中,古老水利工程與高效現代農業交相輝映。

2021年11月,在摩洛哥召開的國際灌溉排水委員會第七十二屆執行理事會上傳來好消息:裡運河—高郵灌區入選2021年(第八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成為江蘇首個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湖河田間 自流灌溉

站在一處開闊的堤岸向四周眺望,裡運河—高郵灌區的引水布局“一湖兩河三堤”盡收眼底。對照著歷史地圖,裡運河—高郵灌區的三大功能區更為清晰明了。

高郵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來是一片魚米之鄉。京杭大運河淮陰至瓜洲段,稱為裡運河。裡運河高郵段全長43公裡,是我國大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

高郵市水利局局長潘玉華介紹,元代以前,高郵湖及運河曾經發生過多次變遷。南宋時期黃河奪淮,其水流方向發生改變,淮河出海無路,黃河攜淮河從洪澤湖下泄入江。這對區域農業水環境產生了重要影響。

黃河奪淮,令高郵湖盆高於平原農田3米多,形成了“懸湖”。裡運河沿線因此具備了自流灌溉的基礎。於是,明清時期建設眾多石閘、涵洞,方便調水配水。其中部分經過歷次修建,至今還在發揮功能。

潘玉華介紹,得益於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水利建設,目前,高郵灌區通過運河東堤的子嬰閘、界首小閘等8座閘洞,引運河水自流灌溉,經干、支、斗三級渠道灌溉農田﹔通過南水關、琵琶洞引運河水為城區河道提供活水水源,保障城區河道清水長流。

灌溉工程使得古城高郵萬頃良田受水利之惠,物產豐饒。宋代開始,這一區域稻麥一年兩熟已趨穩定,高郵就一直是全國糧食主產區。運河漕運打通了交通主動脈,灌溉又提升了糧食產量,促進了兩岸經濟的發展、人口的增長。

明清時期,高郵湖水通過運河閘壩向下排放,保障漕運水位和河堤安全的同時,還可灌溉農田,變水患為水利。當地民間口口相傳的“五壩歲連固,下河秋獲肥”,也正是這個道理。

湖河分離 動態平衡

高郵城西古運河故道邊鎮國寺塔段,有一段至今尚存明代條石砌成的近百米的古石堰,南來北往的游客在飽覽大運河及高郵湖風光之后,都會尋到此地駐足一番。這就是平津堰,淮揚運河段目前所發現的唯一僅存的堰,是大運河開鑿史上的水利工程杰作。

“高郵的灌溉歷史,是什麼時候開啟的?平津堰的發現令這一時間精確追溯到其建造的公元811年,距今1200多年。”高郵市水利局副局長李江安告訴記者,唐憲宗元和年間,淮南節度使李吉甫為阻遏湖水、灌溉農田,興建水利。《新唐書》記載,李吉甫因“漕渠庳下不能居水,乃筑堤閼以防不足,泄有余,名曰平津堰”。

平津堰的修建,和后來陸續建造的水閘、水關、水洞類似,出發點是讓運河水位能被合理調節。值得一提的是,“防不足,泄有余”也成為1000多年來高郵水利灌溉一以貫之的建設思路。

李江安介紹,裡運河—高郵灌區經長期建設發展,灌、排、擋、降工程體系之健全精巧,領先於其時代。

首先是體系化的工程布局理念。這一水工遺產的工程布局有三大體系化特點:載體明確,就是以“湖”“河”“田”為灌溉水的三級載體﹔輸水通暢,就是以“閘”“洞”“關”“壩”為灌溉水輸水通道﹔終端配水,就是以“干”“支”“斗”三級渠系為灌溉配水的終端。在此基礎上,裡運河—高郵灌區形成了蓄水、調水、漕運、配水、減水,最后達到完善的灌溉體系。

其次是創造性地“河湖分離”。明代以前,運河以相互連通的眾多湖泊為運道。1489年,戶部侍郎白昂巡視運河時,為避免船行湖中遭遇風浪傾覆,科學設計運道,率先提出在高郵開越河。從次年3月開始,用了4個月的時間,開挖成“起州北三裡之杭家嘴,至張家溝而止,長竟湖,廣十丈,深一丈有奇。兩岸皆擁土為堤……”的河道,就是遺存至今的運河故道。此后船隻經高郵,風濤化為坦途。

同時,實現了兩大動態平衡。河湖分離使高郵湖成為調節裡運河水量和水位的“水櫃”,即當運河水量多時,通過閘壩等水工設施放運河水入河道進農田,蓄水以利灌溉﹔當運河水量少且水位低時,則泄湖水入運河,以抬高運河水位、保証航運暢通。這樣就基本實現了旱澇的水位平衡、灌溉與航運的雙重動態平衡。

古老灌區 煥發活力

每到農事灌溉的時節,高郵市車邏鎮勤王村的種植戶王建國,隻要用手機掃一掃渠首的二維碼,就能知道這條渠道的准確放水時間,這樣就能提前安排好自家的生產生活。

“這離不開灌區的信息化、系統化運行管理。”高郵灌區管理處主任胡錦輝介紹,灌區按照“專業管理、多方聯管、群眾參管”進行灌溉管理,由灌區管理處作為專管機構,執行“集水期灌”灌溉制度,用現代科技傳承創新“防不足,泄有余”的千年治水理念。

灌區將水稻生育期分為栽插返青、分蘖及拔節成熟3個階段,分別設計了灌溉水層的上下限和閘門放水時間。通過沿運河閘洞自動化的控制閘門,遠程遙控閘門啟閉。在灌溉之前,灌區分別編印3期灌溉制度,印發至各鄉鎮。鄉鎮據此編制支、斗渠道供水時間,並通過微信公眾號、在各級引水閘設置二維碼等方式,將渠道供水時間第一時間發布,實現“農民用水早知道、農事作業早安排”,從而推動農業灌溉從大水漫灌向高效集約轉變。

胡錦輝告訴記者,經過多年建設,灌區已配套遙測站、遙控站以及視頻監控和用水計量站點,初步實現了灌區水情工情可讀、場景可視、水量可測、設施可遙控、資源可調度等功能。

高郵市水利局農村水利科科長孫勇介紹,近年來,通過實施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灌區灌溉保障能力大幅增強,累計改善灌溉面積25萬畝,年節水9100萬立方米,年增產糧食500萬公斤,促進農民穩定增收、農業持續發展。

“除了科學有效的管護之外,活態遺產也被賦予服務社會功能。”潘玉華介紹,灌區建成水鑒館、陳瑄治水紀念室等,展示和普及灌溉工程遺產歷史與文化。下一步,高郵將規劃建設“裡運河—高郵灌區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展示體系,包括專題展館、在線平台、文化公園等,讓古老遺產綻放新時代風採。

本版統籌:孟 揚 肖 遙

版式設計:張芳曼

(責編:孟二波、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