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經濟

解讀大豐農商銀行發展模式之四

大豐農商銀行:“科技+管理”雙輪驅動 推動發展行穩致遠

顧姝姝
2022年05月01日13:43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小字號

隨著我國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深入和農村金融改革的日益深化,農村商業銀行憑借體制及地緣優勢,在農村金融領域具有極大的發展空間。作為農村金融市場的主體,農村商業銀行如何拓展業務、管控風險、發揮優勢,為社會經濟發展做出更大貢獻?人民網聚焦大豐農商銀行,解讀其發展模式,挖掘區域農商銀行的時代價值。

在經濟增速下行、疫情疊加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地方農商銀行可謂機遇與挑戰同在,動力與壓力並存。

作為服務區域的地方金融主力軍,江蘇大豐農商銀行意識到,行穩方能致遠。從明確經營思路、專注小微客戶到深化金融科技應用、加快數字化轉型,大豐農商銀行從風險控制、降本增效等維度為發展構筑起立體式安全防護體系。截至2021年末,該行各項貸款356.83億元,實體貸款余額279.33億元,貸款戶數6.95萬戶,五級分類不良貸款佔比1.07%,撥備覆蓋率達313%。

堅守匠心 專注服務小微

投資界有句名言,“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對地方法人銀行來說,“穩中求進”“聚焦特色”“強化風控”是業務發展的重要原則。自成立以來,大豐農商銀行專注於小微客戶,在探索普惠金融的特色發展之路上,也形成了自己的風控邏輯。

“我們的客戶戶均貸款余額約40萬元。這種小而散的客戶群體,可以將風險分攤,不會因為一個客戶還款出現問題,而對整體指標產生較大影響。”在大豐農商銀行風險管理部負責人董小龍看來,不追求業務的高速發展,通過打造特色化實現高質量的穩健發展,在做好存量客戶的日常維護和風險監測工作的同時優化資本結構,可以增強服務實體經濟和抵御風險的能力。

數據顯示,近三年來,大豐農商銀行每年貸款客戶增量超過1萬戶,總貸款客戶數量近7萬戶,在江蘇省農商銀行系統位列前十名。貸款客戶數量的快速增加,也帶來了風險管控的另一種壓力。如何破解這一問題?“我們一方面深化金融科技應用,借助科技手段提升風控水平,另一方面設立專門的風險管控部,充實人員力量。對於已經出現不良的客戶,一般情況下,我們會主動了解客戶的還款意願和還款能力,並提供信貸解決方案,以時間換空間,陪伴客戶走出暫時的困難。”董小龍說。

近年來,新冠肺炎疫情給不少行業帶來影響,壓力也隨之傳導至金融機構。“防范化解因疫情影響的金融風險需要充分認識‘經濟興、金融興﹔經濟強、金融強’的關系,妥善把握好穩增長和防風險的平衡。”在4月15日舉辦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銀保監會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負責人劉忠瑞表示,企業因為疫情受到影響是階段性的,通過紓困,大部分企業能夠較好地恢復,銀行信貸的資產質量因此才能夠得到保障。

在大豐農商銀行的經營理念中,風險控制和服務實體經濟是相輔相成的。“針對因疫情影響出現經營困難和還款困難的企業客戶,我們會配合其化解風險。”董小龍介紹,除了提供新的信貸解決方案外,該行還深入產業端,整合資源、建立平台,從產業的細分領域為企業提供各類服務,在幫助中小微企業渡過暫時經營困難的同時,為產業發展貢獻力量,也將銀行的風險降低。

受疫情影響,大豐一家生產安全防護用品的公司遇到資金難題。該企業產品主要銷往歐洲和北美等地區,因部分應收賬款未能及時回籠,加之最近項目較多,流動資金壓力較大,到期貸款償還較為困難。大豐農商銀行了解情況后,主動為其辦理周轉貸,有效緩解企業的還款壓力,目前企業生產經營正常。

值得一提的是,大豐農商銀行推出“應對疫情,主動服務客戶”的“惠企十條”,包括:單列信貸計劃、降低融資成本、保障存量增額、延長貸款時限、做好解難紓困、優化擔保方式、簡化審批流程等保障措施。為確保措施落地見效,該行成立了由銀行主要負責人為組長的抗疫助困領導小組、以分管信貸行長為組長的工作小組、以紀委書記為組長的督察小組。

截至2021年末,大豐農商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61.27億元、8022戶,當年新增小型微型企業首貸戶231戶。

科技賦能 打造防險屏障

盡管總體規模不大,但大豐農商銀行在科技上的投入可謂大手筆。在2019年至2021年的三年間,該行系統建設和維護每年平均投入超2000萬元。

大手筆科技投入的背后,蘊藏著大豐農商銀行推行降本增效、精細化管理和高效風險管控的實現路徑。“借助科技,我們可以實時監測內部經營發展狀況,並提前預判風險的出現,風控不是‘119’救火員,而是要成為天氣預報員。”該行風險管控部負責人盛冬梅打比方說。

“去年年初,我們行提出以金融科技為抓手,讓科技賦能行業發展,加快建設新型數字化銀行的戰略設想。”大豐農商銀行科技信息部副總經理卞毓彬說,“一方面,我們建設高效、協同的營銷管理平台,打造貫穿前中后台的資源配置、流程審批、過程管控、風險控制等閉環有序的數字化營銷管理作戰體系﹔另一方面,借助大數據分析與應用技術,研發上線80多種貸前准入和額度測算模型。”

每天,隻要打開流程銀行系統,一組可視化數據就呈現在大豐農商銀行客戶經理眼前,這其中不僅有業務明細、管理統計等數據信息,還可以分析同比差距、客戶流失、逾期不良等情況。“這不僅能提高數據加工處理效率,還能方便客戶經理實時了解業務進展、把控管理方向,很方便。”卞毓彬說。

科技帶來的變化顯而易見。對大豐農商銀行來說,過去,客戶經理一個人隻能負責幾十戶客戶﹔科技賦能后,平均一個人能負責幾百戶客戶。以前,客戶經理做貸后工作,要上門了解情況,找周邊的人調查,了解客戶的還款意願和資產變化﹔如今,系統會通過大數據分析,提示各類風險情況,自動生成貸后調查表。

金融科技的應用讓大豐農商銀行打造出全流程線上化的服務模式,提升了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此外,該行通過推進應用人工智能技術,提高信貸決策效率,降低了中小微企業服務成本,推動綜合融資成本的下降。

不同於其他商業銀行,大豐農商銀行“陽光信貸”產品主要服務的是農村客戶。“這類客戶普遍缺少公積金、社保等數據,我們根據農村客戶的特點,注重收集家庭田畝數、農用機械、房屋估值等相關數據,並設計了一個模型。”卞毓彬介紹,該行研發上線80多種貸前准入和額度測算模型,針對不同客戶群體設計相對應的模型,自動化集成客戶征信數據、行內外數據,實現了貸后自動化預警。

在扶持小微企業和農村客戶的同時,金融機構把好風控關口也尤為重要。金融科技如何助力農商行完善風控機制,做好資產質量管理?大豐農商銀行打造了智能決策平台,主要用於網貸准入、額度測算、利率測算及貸后預警等風險控制。據統計,“金豐e貸”自動化審批23.7萬多筆,拒絕率49.7%。貸后預警19.5萬多筆,其中高風險9.2萬多筆,中風險9千多筆。審批貸記卡1988筆,拒絕率27%。

精細管理 積澱成本優勢

成本管理可以幫助銀行從戰略上建立相對的成本競爭優勢。如何將錢用在刀刃上?大豐農商銀行提出,通過精細化管理,堅決降低資金成本、人力成本和風險成本。

近年來,大豐農商銀行以場景建設為切入口,圍繞老百姓的吃穿住行、公共政務服務等高頻場景,大力發展場景金融。“我們在代理大豐社保卡的基礎上,用心打造了各種服務,逐步將各類資源整合到一張卡上,這就提升了用戶使用粘性。”大豐農商銀行計劃財務部總經理張雅美介紹,“目前我行代理的社保卡沉澱資金平均為48.99億元,這不僅讓我們擁有了極強的獲客能力,也降低了負債成本。”

如何將資金成本的獨有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大豐農商銀行在開源的同時,也注重節流。“借助先進的信息技術,我們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比如,我們打造的流程銀行集合了所有部門的管理職能,打破了系統間的信息孤島,做到數據共享、簡化流程、規范管理。這不僅降低了內部管理成本,也方便了對外業務的辦理。”該行科技信息部副總經理卞毓彬提到,“過去客戶經理辦理貸款業務,要上門審核材料。有了流程銀行后,客戶可以自動申請,系統自動測額、放款。”

RPA機器人平台是大豐農商銀行自建的系統之一,這一系統的投用大大降低了該行的人工成本。據統計,該行離櫃業務率超過98%,櫃面人員減少一半﹔貸款自助辦理率達到95%,所需的客戶經理數量降低。從江蘇全省金融系統看,該行人工費用佔總費用比重較低,人工成本優勢不言而喻。

計劃財務部扮演著銀行資金總管家的角色。“我們打造了一個管理會計系統,對每一筆存貸款業務涉及的成本進行多維度分析,並對員工進行模擬利潤考核,以此督促大家提高成本管控意識。”張雅美如是說。

此外,在降低風險成本方面,大豐農商銀行也嚴格不良貸款控降。“我們加快存量不良處置,實施嚴格的期限管理,採取多種形式處置清收不良貸款3.14億元,其中現金收回2.55億元。同時,我們探索完善了線上貸款風控模式,清收處置落實4000多萬元。”盛冬梅表示。

數據顯示,近五年來,大豐農商銀行核銷貸款2.04億元,貸款平均損失率僅0.13%,這一數據處於全省較低水平。此外,該行不良貸款率1.07%,也遠低於全省平均水平1.4%。資產質量和成本優勢,無疑成為其發展的底氣所在。

深耕區域、專注小微、努力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大豐農商銀行正以自己的節奏穩步前行。

(責編:黃竹岩、張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