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首次發布生物多樣性“兩名錄一清單”
2022年05月21日07:23 |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我省首次發布生物多樣性“兩名錄一清單”
本報訊 (記者 吳瓊)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今年的主題是“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20日,省生態環境廳、省農業農村廳首次發布《江蘇省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第一批)》《江蘇省外來入侵物種名錄(第一批)》《江蘇省生態環境質量指示物種清單(第一批)》,標志著我省全面啟動物種名錄管理制度,將為保護瀕危物種、預防外來物種入侵提供科學依據。
紅色名錄是對物種滅絕或受威脅等級的測度,是開展珍稀瀕危物種保護的重要依據。在全省縣域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的基礎上,省生態環境廳編制《江蘇省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第一批)》,包含84種動植物的野生種群,其中Ⅰ級20種、Ⅱ級64種。
指示生物又稱為生物指示物,是指對環境變化較為敏感的分類單元,能夠反映人為導致的環境壓力或干擾對生物系統的影響。《江蘇省生態環境質量指示物種清單(第一批)》包含4類群118個物種,其中哺乳動物20種、兩棲動物16種、蝶類18種、鳥類64種。在無錫、常州記錄發現的我國特有的兩棲類物種凹耳臭蛙,是該物種在江蘇發現分布的新記錄,具有重要科學研究價值。
外來入侵物種是指對生態系統、物種以及棲息生境帶來威脅或危害的非本地物種。《江蘇省外來入侵物種名錄(第一批)》包含外來入侵物種32種,其中Ⅰ級重點管控物種8種、Ⅱ級一般管控物種24種。省生態環境廳自然生態處處長朱德明表示,根據全省外來物種的生存情況進行研判,將威脅到自然生態的物種納入外來入侵物種名錄,能夠對這些物種進行監測和防治,也讓公眾有所了解、避免隨意棄養和種植,如果在野外發現外來入侵物種的種群,應及時報告給地方政府。
(責編:唐璐璐、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