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政治

江蘇推進現代數字政府建設元年,南京雨花台區如何探索?

顧姝姝
2022年07月06日08:27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小字號

圖為南京市雨花台區長江流域智慧禁捕指揮中心。人民網 顧姝姝攝

南京市雨花台區長江流域智慧禁捕指揮中心。人民網 顧姝姝攝

14.2公裡的長江岸邊,在天羅地網智慧巡防體系的保護下,魚兒成群躍出水面,覓食嬉戲﹔疫情防控隔離轉運中,人員、車輛和酒店接力協作,打造衛生防疫版本的“滴滴打車”﹔多部門協同構建跨領域、跨層級、跨系統數據“一張網”,復雜的政府工程管理有了“智慧大腦”……這一幕幕都是南京市雨花台區探索數字政府建設的生動場景。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圍繞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大數據戰略等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不斷推進數字政府建設。國務院日前印發《關於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指導意見》,讓數字政府建設有了“任務書”和“施工圖”。江蘇省政府今年陸續印發相關文件,並提出2022年是全省統籌推進現代數字政府建設的元年。

推進數字治理,雨花台區有先發優勢,作為中國軟件名城示范區,其轄區內有超過三千家軟件企業。近年來,該區依托產業優勢推進“智慧雨花”數據底座建設,在打造基礎數據平台基礎上,先后開發“智慧審計”“智慧安監”“智慧醫療”等十余個條塊系統。

李衛芳介紹安裝在堤壩上的振動光纖。人民網 顧姝姝攝

李衛芳介紹安裝在堤壩上的振動光纖。人民網 顧姝姝攝

多方發力建設數字政府

三山半落青天外,兩橋飛跨碧波間。仲夏時節,在南京長江三橋附近的江邊漫步,不時可見成群的野生魚兒躍出水面。“瞧,這麼多魚,太壯觀了!”夏日午后,家住雨花台區的居民謝榮騎著電瓶車路過江邊,忍不住停下來觀看,“這情景在以前很少見到。”

2021年,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全面啟動“十年禁漁”。雨花台區長江禁漁岸線全長14.2公裡,屬於南京江豚省級自然保護區和長江大勝關長吻鮠銅魚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重疊區。如何才能真正守好這14.2公裡岸線?

“您已進入長江禁捕禁釣區域,禁止捕撈垂釣!”在雨花三橋濕地公園江豚廣場上,偶爾會傳來嚴厲的提醒聲。“江豚廣場燈塔圍欄上裝有人體引力裝置,觸發裝置后,指揮中心監控人員就能接到報警信號,鎖定並視頻抓拍、確定案發地點,應急值守執法人員使用智慧音柱進行語音驅離,並使用監控視頻360度掃描全域,確認人員離開。”雨花台區長江禁漁執法中心負責人李衛芳介紹。

2021年4月,雨花台區建成南京市第一個區級長江流域智慧禁捕系統,李衛芳稱之為“水陸空”防控網。“在寬闊無遮擋地帶設立感應雷達,電磁波探測預警﹔在樹木林立、堤壩等地形復雜地帶,安裝精准定位型振動光纖,振動感知預警﹔在人流量較大、有護欄的公園,設立人體引力報警裝置﹔在偏僻、人力難以抵達的監控盲區地帶,無人機持續定位自動巡航。”他感嘆,“有了這個系統,我們才有信心說,可以守好長江。”

同樣受益於數字治理的,還有雨花台區的疫情防控工作。7月1日中午12點04分,雨花台區疾控中心接到次密接人員轉運任務,在核實人員身份信息和隔離條件后,疾控中心工作人員立即在“雨花台區智慧轉運系統”中派單,隨后,任務依次轉到街道管理員、網格員、司機和隔離酒店。系統顯示,40分鐘后,轉運任務便已完成。

“今年3月,我們建成了這個智慧轉運全流程閉環管理系統。”雨花台區衛健委規劃信息科科長趙金參與了系統的設計和建設,他憧憬著可以打造一個衛生防疫版本的“滴滴打車”。實際運作中,閉環轉運平台通過數據信息實時掌握,解決了多部門協作造成的受領任務不清晰、業務鏈條流轉慢、工作不能有效留痕、多頭填報表等問題。

產業優勢賦能數字治理

談到系統的建設方,李衛芳頗為自豪,“我們的系統都是由雨花台區本土軟件企業建設的。”在他看來,本土企業熟悉雨花的情況,日常溝通方便。不僅如此,智能化系統比較“嬌氣”,日常運維很重要,“家門口”的企業來維護也更方便。

提到轄區內的軟件產業,趙金亦感慨:“區裡軟件產業發展氛圍濃,區領導數字化改革意識強,這也促使我們加快探索智慧醫療工作,依托信息化提高居民的健康管理水平。”

早在2012年,雨花台區就被列入南京市“智慧醫療”信息化建設試點區。智慧醫療信息平台的搭建,不僅讓醫療資源實現共享,也改變了市民的就醫體驗。“現在我到醫院看病,不需要帶病歷,隻要打開‘健康雨花’小程序,點開‘健康檔案’,就能看到過去的就診記錄和用藥情況,非常方便。”該區居民張美雲說。

日積月累的數據沉澱,讓雨花台區建立起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等數據庫,為智慧醫療提供了數據支撐,也為信息服務的創新提供了可能。

作為全國首批、江蘇唯一的國家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示范基地、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雨花台區2021年軟件業務收入突破2500億元,約佔全市40%。深耕產業多年,讓當地敏銳地捕捉到數字技術在政府治理中的價值。雨花台區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守正創新建設數字政府,全力打造智慧雨花,啟動建設區智能運營中心,基本建成智慧雨花數字底座。當年4月,該區又在南京市率先發布智慧政務應用場景。

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機遇,雨花台區不斷拓展數字產業在城市治理中的應用場景,釋放數字化治理新價值,構建數字化治理新生態,“數字雨花”名片越擦越亮,產業發展和政府治理雙向賦能格局日漸成型。

2021年4月,全國長江流域重點水域打擊非法捕撈專項工作現場會在雨花台區召開,同年10月長三角三省一市人大常委會到該區調研,對當地智慧禁捕建設給予充分肯定。去年底,該區智慧審計工作的經驗做法被國家審計署向全國推廣。

頂層設計突破數據壁壘

數據資源體系和應用支撐體系是數字政府建設的底座,對數字政府建設發揮著基礎支撐作用。過去我國政府信息化建設長期受到數據共享難、業務協同難的困擾,制約政府數字化轉型效能的充分發揮。

雨花台區顯然意識到,數字政府建設不是簡單地將業務原樣照搬到線上,而是要思考如何優化流程、打破數據壁壘。因此,頂層設計與體制機制的完善尤其重要。近年來,該區與華為合作,按照平台設計與條塊應用雙向推進思路建設“智慧雨花”數據底座,在打造基礎數據平台基礎上,先后開發“智慧審計”“智慧安監”等十余個條塊系統。為確保技術方案落地,2020年以來,雨花台區政府多次召開常務會議,專題部署政府治理能力數字化轉型和智慧系統推進工作。

政府工程項目管理環節多、資金量大、專業性強,傳統管理模式存在信息孤島、信息碎片及溯源困難等問題,加強這一領域的數字化治理迫在眉睫。雨花台區政府專門出台《關於進一步加強政府投資建設項目審計監督的實施意見》《雨花台區政府投資建設工程聯合會審辦法》,明確“誰來牽頭監督、如何監督、監督什麼”。

頂層架構明確后,雨花台區審計中心重點推動數據化、結構化、網絡化工作,建成一條整合各審批單位、建設單位、參建單位既有業務系統和數據的互聯互通高速信息路網。

文物勘察、用地規劃許可節點進展不及預期,用灰色標識﹔初步設計節點按照時序進度完成,用黃色標識……打開雨花台區工程在線綜合信息系統的綜合調度平台,一幅“魚刺圖”讓某工程各關鍵階段的進度一目了然。

政府工程管理更智慧,背后離不開數據結構化工作。“同一個項目資料分散在不同部門,保存形式不一,有時候命名都不一致,給數據調用、對比帶來挑戰。”雨花台區審計局固定投資科科長校菲菲說,審計中心打造了“工程造價數據庫”“固投建設法規庫”“合同庫”“項目案例庫”等4大數據庫,對工程關鍵信息進行結構化處理,為審計全過程自動關聯調用奠定基礎。在此基礎上,審計中心陸續打通與相關部門信息化平台端口,實現工程相關數據自動採集、傳輸、對接。

“隨著系統的不斷使用,積累的數據越多,將越有利於開展深度分析,發現一些常規監督手段難以察覺的趨勢性問題。”校菲菲說。

最令雨花智慧審計系統建設單位負責人感慨的是,在系統開發和營運過程中,需要對接不同部門獲取數據信息,區委區政府給了很大的支持。“數據的壁壘是客觀存在的。”雨花台區審計局局長尹湘麟也提到,在區委區政府的重視下,審計部門牽頭,行政審批、規劃與自然資源局以及各建設單位等密切配合,暢通渠道,克服困難,目前系統總體上實現了一網互聯。

智慧禁捕、智慧醫療、智慧審計……產業優勢和對發展的前瞻性,讓雨花台區較早擁有了將 “數字化思維”融入政府治理全過程的意識。不過,在實踐過程中,當地亦面臨一些挑戰,比如在投資審計數字化轉型工作中,雖然區級數據平台已基本貫通,但省市區間基礎數據尚未實現互聯互通,未來需從省市層面予以統籌。

值得期待的是,5月下旬,江蘇發布《省政府關於加快統籌推進數字政府高質量建設的實施意見》,其中就提到,堅決打通數據共享開放大動脈,大力消除信息孤島數據壁壘。

(責編:蕭瀟、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