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生態

改善村居環境 發力水體整治 壯大集體經濟

“美麗菜園”當抓手 水鄉興化這樣書寫鄉村振興答卷!

張玉峰
2022年07月26日11:38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小字號

村民家門口的美麗菜園。 人民網 張玉峰攝

村民家門口的美麗菜園。 人民網 張玉峰攝

大清早一起床,江蘇興化市中堡鎮陸家甸村村民老何多了一份牽挂:顧不上刷牙洗臉,也得先去在家門口拾掇小菜園。“閑來種些時令蔬菜,既美了環境也有得菜吃。”在他看來,這是街坊們樂見的現代鄉村模樣。

菜園不大,卻很討喜,並逐步覆蓋到了千家萬戶。據了解,“美麗菜園”是興化市今年以來深入推進村居環境整治的一個抓手、一項成果,通過清理房前屋后雜物、整合村裡零散空閑地、拆除廢棄豬圈旱廁等整飭而來的。

近年來,當地聚焦鄉村振興,圍繞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水環境整治、村集體經濟發展三大重點謀篇布局,讓水鄉興化逐漸有了“新時代魚米之鄉”的現實模樣。

“美麗菜園”扮靚村居環境

“小菜園一弄,望上去清爽多了。”和老何一樣,戴南鎮劉紀村村民楊得宏對擁有一塊菜園子也很得意。看著鄉間一個個打理停當的菜園,住在城裡的宋攀則一下找回了記憶裡的鄉愁。

2022年初,興化市實施了美麗菜園創建工程,通過規范菜園標准、打造典型樣版等方式,積極引導村民根據自家房屋位置,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樣版的“點”帶動各鎮村的“面”,形成共建熱潮,快速開拓出一批顏值高、品質高的菜園子。

人民網注意到,戴南鎮在“美麗菜園”創建過程中充分考慮到便民因素。孫王村有8戶農民的小菜地中間沒有路,村裡在規劃建設菜園時幫助鋪上了紅色磚頭路,方便農民下地栽種和採摘。再看羅顧村,村裡將庄台小路延伸到村民的菜園旁,建起“農耕文化牆”,讓進村的人眼前一亮。

半年以來,戴南鎮把創建“美麗菜園”作為重要民生項目實施,組織工作人員深入實地指導農戶種植宜生、宜景、宜食的蔬菜瓜果,現已創建“美麗菜園”近千個。

“這一座座菜園增強了群眾的幸福感,也讓鄉村更有味道了。”在興化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朱志偉看來,走進鄉村,要像走進城市裡的公園,逛起來讓人神情放鬆,但美麗鄉村不是栽花種樹,需要保留農村原有的風貌。他說,統一打造“美麗菜園”,就是要讓村民的幸福感看得見,摸得著,讓鄉村更具“煙火氣”。

據了解,今年以來,興化市各鄉鎮(街道)對照省級生態宜居美麗示范鎮村標准,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大力開展家前屋后邊角地、廢地、舊豬圈套、旱廁等拆除治理,騰出空間創建“美麗菜園”,目前已有65%的鄉鎮(街道)實現“美麗菜園”建設行政村全覆蓋。

水環境治理后的蜈蚣湖打造出一片淺水區域供群眾夏日游樂。 人民網 張玉峰攝

水環境治理后的蜈蚣湖打造出一片淺水區域供群眾夏日游樂。 人民網 張玉峰攝

水環境治理重現“夢水鄉”

興化地處江蘇裡下河地區,且是這片區域的“鍋底窪”,也讓其成了名副其實的水鄉,水質的好壞決定著興化生態環境的成色。

每到傍晚時分,蜈蚣湖畔的淺灘戲水區成了中堡鎮最熱鬧的地方。但在前些年,面積18平方公裡的蜈蚣湖曾被切分成大大小小的漁業養殖區,水質一度堪憂。中堡鎮北側的大縱湖同樣面臨治理難題,由於此湖地跨兩市,致使跨區域沿湖養殖、偷放偷排、非法捕撈等水生態環境問題難以根治。

不能讓村民心中的“夢水鄉”漸行漸遠!痛定思痛,水環境整治就此開始。

中堡鎮多水,有市級河道7條、鄉級河道9條、村級河道439條。在“兩湖”治理過程中,當地黨委政府意識到僅僅治理湖蕩一隅遠遠不能實現水環境的長效管護。去年以來,中堡鎮境內10余條生態河道建設工作全面鋪開,圍繞全面疏浚、整治河道,清理岸線障礙物,開展河道兩側圩堤達標加修,實施沿河圩堤青坎的高標准綠化,同時把村庄內河及生產河納入整治范圍,規范所有養殖塘口尾水排放,加快形成“河暢、水清、岸淨、圩綠、景美”的新格局。

“大縱湖、蜈蚣湖實施退漁還湖,鎮裡每年要損失1000多萬元財政收入,同時每年要投入大量資金用於湖蕩治理、生態修復。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堅定這個信念,下決心要把水環境治理好。”中堡鎮黨委書記顧小兵如是說。

如今,治理后的大縱湖、蜈蚣湖和生態河道讓大家深切感受到:“夢水鄉”回來了。

今年以來,興化市堅持河長負責、部門聯動,以專項行動整治、“兩違四亂”處置、幸福河湖建設為主線,全面開展水環境整治工作,著力構建河湖長效管護機制,水環境得到持續改善。

年初時,安豐鎮安東村開發了“河管家系統”,在王許自然村試點。河管家負責分管段面的水環境管護,需做到水面無漂浮物、坡岸無生活垃圾等﹔志願者由熱心村民擔任,主要是監管河管家工作、發現上報水環境問題、提出管護建議等。“這不,志願者老吳發現了一片水花生並傳入河管家系統,河管家陸連女接到指令負責打撈上船。”安東村村級河長、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禹志祥說,系統將為發現問題的老吳加上1分,達到一定積分標准就有相應獎勵。正是得益於日常對河道的管護得當,安東村近日也獲評為省級特色田園鄉村。

下一步,興化市計劃繼續打造幸福河湖100條,讓“河安湖晏、水清岸綠、魚翔淺底、文昌人和”的幸福河湖為當地“新時代魚米之鄉”建設提供堅強保障。

沈倫鎮現代農業產業園內,天廣桃園近期喜迎豐收。興化市委宣傳部供圖

沈倫鎮現代農業產業園內,天廣桃園近期喜迎豐收。興化市委宣傳部供圖

強村富民展現鄉村振興模樣

“鄉村振興工作涉及面廣、業務性強,是一項久久為功的系統工程。”在談及村集體經濟發展時,興化市市長殷俊提到了正在組織實施的村集體增收“8420”項目(即到“十四五”期末,集體經營性收入50萬元以上村佔比80%以上,100萬元以上村佔比40%以上,200萬元以上村佔比20%以上,30萬元以下村全部動態清零)。當前,興化正推動項目早落地、早見效,增強村集體經濟持續造血功能。

千畝藕塘裡,碩大的荷葉隨風搖曳。去年,沙溝鎮官河村集體經營性收入達973.98萬元,致富的秘訣就藏在荷葉之下。

官河村有水面7360畝,過去村民承包水面主要養殖“四大家魚”,畝均年收入隻有2000元上下,這也導致村集體收取的水面發包租金不高。2009年開始,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李維月率先嘗試,在自家承包的魚塘裡種蓮藕並套養小龍蝦,獲得成功后向全村推廣,如今的官河村已是遠近聞名的富裕村。

最近,沈倫鎮現代農業產業園內天廣桃園喜迎豐收,農場主朱秀蘭帶著8名員工忙著採摘水蜜桃發貨。據了解,朱秀蘭5年前在流轉的300畝土地上種了數十種水果,如今年收益在300萬元以上。而放眼沈倫鎮2萬畝規模的現代農業產業園,26家專業合作社、143個家庭農場在這裡共同演繹著強村富民的美好樂章。今年,沈倫鎮各村經營性收入都將在50萬元以上。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樹立問題導向、加強組織保障也是關鍵一招。今年4月,興化市遴選63名優秀年輕干部組建了14支鄉村振興工作隊,全脫產工作3年,下沉至全市26個鎮街,聚焦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大振興”,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在基層落地見效。

“別著急,你的問題我們來解決。”說這話的是興化市鄉村振興工作四隊隊長童洋帥,對於水產養殖戶反映的“水產養殖技術入戶指導不到位”問題,童洋帥當場聯系,一個小時內解決。這段時間,他帶著3名鄉村振興工作隊隊員先后深入當地18個行政村,圍繞人居環境、水環境整治、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等問題走訪群眾,實地調研沙溝鎮(周奮)糧食產業園、水產品批發市場,千垛鎮碧水東羅、千島果園等項目建設,對走訪調研中發現的問題力爭現場辦結。

興化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劉洪表示,組建鄉村振興工作隊,既是為了跑贏鄉村振興“接力賽”,又給年輕干部培養搭建了“賽馬場”,讓年輕干部在一線錘煉、比學趕超中經風雨、長見識、增才干。截至目前,興化市472個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性收入達到了2.53億元。

在邁向“新時代魚米之鄉”的道路上,一份生態品質優良、生態經濟活躍、生活富足美好的興化答卷已躍然眼前!

(責編:張妍、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