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經濟

人民日報丨鎮江戴庄村:一家生態農場的綠色發展探索

本報記者 姚雪青
2022年08月05日08:1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一家生態農場的綠色發展探索(人民眼·鄉村振興新氣象⑥)

《人民日報》2022年08月05日 第13版 版面截圖

《人民日報》2022年08月05日 第13版 版面截圖

戴庄村豐收景象。戴遐寧攝(人民視覺)

任廣明在查看稻粒。戴遐寧攝(人民視覺)

趙亞夫(右)與技術員王忠立在查看西紅柿的生長情況。梁永華攝(人民視覺)

戴庄村新貌。梁永華攝(人民視覺)

原題:投入品減量化 生產清潔化 廢棄物資源化 產業模式生態化

一家生態農場的綠色發展探索(人民眼·鄉村振興新氣象⑥)

引 子

一減一增兩筆賬,讓江蘇鎮江句容市天王鎮戴庄村的水稻畝均收益翻了兩番。

自從江蘇丘陵地區鎮江農業科學研究所原所長趙亞夫在戴庄推廣生態循環模式種植水稻后,廢棄醋糟轉化為育秧“營養土”、紫雲英花朵落入泥中成肥料、稻田鴨除草除虫又鬆土……16年間,戴庄村的化肥年施用量從畝均160斤直降至零,糧食畝產量從600斤增至1000斤以上,畝均收益由1500元提高至6000元左右。

趙亞夫幾十年如一日,退休后仍繼續奮戰在科技興農一線,2014年5月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2014年12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調研時來到鎮江市丹徒區世業鎮先鋒村農業園,同為這個農業園提供技術服務和領辦支持的趙亞夫親切交談。總書記贊揚他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幫助農民銷、實現農民富,贏得了農民群眾愛戴,“三農”工作需要一大批像他這樣無私奉獻的人。總書記強調,農業專家的成果就是要體現在廣闊的土地上,把科研創新轉化為實踐成果。

成立已16年的句容市天王鎮戴庄有機農業專業合作社,同樣凝結著趙亞夫的心血。2021年12月,農業農村部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中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協會發布全國首批生態農場名單,這個合作社榜上有名。

什麼是生態農場?農業農村部辦公廳今年1月印發的《推進生態農場建設的指導意見》指出:“生態農場是依據生態學原理,遵循整體、協調、循環、再生、多樣原則,通過整體設計和合理建設,獲得最大可持續產量,同時實現資源匹配、環境友好、食品安全的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當前,‘三農’工作重心已歷史性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推進生態農場建設意義重大。”

這份意見明確,到2025年,通過科學評價、跟蹤監測和指導服務,在全國建設1000家國家級生態農場,帶動各省區市建設10000家地方生態農場。

建設生態農場,戴庄村積極探索,蹄疾步穩。2019年12月,江蘇省政府辦公廳轉發省發展改革委、省農業農村廳等部門《進一步推廣趙亞夫“戴庄經驗”推動生態循環農業發展的試點方案》,其中提出“建成一批生態宜居、百姓富裕、經驗可復制可推廣的生態循環農業試點示范村和村經濟合作社,提高全省生態循環農業建設水平”。目前,江蘇已建成省級生態循環農業試點村30個。

日前,記者走進句容,探尋生態農場建設的戴庄實踐。

農民任廣明——

“零化肥、零農藥、零除草劑,昔日的低產‘望天丘’種出高產有機稻”

稻在水中搖,鴨在稻間游。盛夏時節的戴庄生態農場綠意盎然,鴨群嘎嘎覓食,水稻抽穗揚花。

“鴨促稻長,稻促鴨肥,一水兩用,一地雙收。”站在地頭,戴庄村村民任廣明向記者講起“稻鴨共作”的良性生態循環:鴨子能吃稻田間滋生的飛虫和雜草,排泄物就地轉化為有機肥料,鴨群田間穿梭的過程相當於中耕,有利於水稻根系生長,在加快水稻吸收養分的同時,還能提升土壤通透性。

59歲的任廣明種了大半輩子地,如今不再為施肥洒藥煩惱。每年8至9月是卷葉螟、稻飛虱等水稻病虫害高發期。過去,鄉親們往往天不亮就起來配農藥,背上數十斤重的噴霧器,踩著窄窄田埂徒步噴洒﹔每畝還施用化肥100斤、尿素60斤,不僅氣味刺鼻,還影響了水源。

對於要不要施肥噴藥,鄉親們糾結過。有村民曾嘗試減量,結果肆虐的病虫害導致糧食減產。而長期施用化肥,易造成土壤板結。此外,農藥和化肥的投入也不低,村裡年輕人覺得種地賺錢不多,紛紛進城務工。任廣明也外出跑運輸。2800多人的戴庄村,常住人口一度隻剩下不足千人,是鎮江茅山革命老區最窮的一個村。

轉機發生在2001年夏天,趙亞夫在江蘇省老區開發促進會組織的一次調研中來到戴庄。“讓最窮的村實現全面小康”,2002年1月從鎮江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的崗位上退下來后,趙亞夫深入戴庄開展志願服務,並堅持不收指導費用、不搞技術入股、不當有償顧問,通過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帶領戴庄走綠色發展之路。

探索循序漸進。趙亞夫先引進了生長期短、病虫害輕、需肥量少的“越光”稻新品種,在戴庄試種第一年即獲得畝產500多斤的收成,加工出的大米每斤售價8元,畝均純收入2000元。這令包括任廣明在內的不少村民看到了新品種的廣闊前景,紛紛返鄉種植“越光”稻。

為了把分散的農戶更好地組織起來,2006年2月,在趙亞夫主導下,戴庄有機農業專業合作社成立。“合作社要走兩條路:推廣生態農業、保護自然環境,走綠色發展道路﹔辦好合作社,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幫助農民銷、實現農民富,走共同富裕道路。”趙亞夫說。

走田間、下地頭、進農家,趙亞夫結合戴庄的自然條件,倡導不施化肥施綠肥的生態循環種養模式。如今,每年4月,一片近3000畝的紫色花海便會在戴庄悄然綻放,這是趙亞夫精選的化學肥料替代品——紫雲英。

“把肥料‘種’在稻田裡。紫雲英花開時絢爛奪目,美不勝收。紅花長一寸,抵得一層肥。”趙亞夫說,紫雲英具有共生固氮能力,通過根瘤轉化成自身的氮營養,翻壓后直接供給土壤養分,供后茬作物吸收利用。

據測算,每畝紫雲英可產鮮草4000至6000斤,平均可為土壤提供6公斤純氮,相當於24斤左右的尿素,種植水稻時,每畝可減少氮肥施用量20%至40%。

“零化肥、零農藥、零除草劑,昔日的低產‘望天丘’種出高產有機稻。”任廣明說,趙亞夫手把手地帶著鄉親們干,通過推廣醋糟育秧、紫雲英綠肥和稻鴨共作等生態循環種養模式,戴庄的化肥年施用量從畝均160斤直降至零,糧食畝產量從600斤增至1000斤以上,畝均收益從1500元提高至6000元左右。戴庄村人均純收入從2003年的不足3000元躍升至2021年的3.75萬元。

規劃師趙亞夫——

“山頂育林、山腰栽果、山腳種糧,構建水、稻、菜、草、畜於一體的農業生態系統”

如今,81歲的趙亞夫仍然保持著每周2至3天赴戴庄現場指導農戶的習慣。

戴庄地處典型的江南丘陵地帶,全村7312畝耕地中,崗坡地佔七成,高低落差大、土壤瘠薄、灌溉困難。生態農場如何落地戴庄?趙亞夫用腳步丈量鄉村,用心繪就規劃藍圖。

2003年10月,他牽頭制定的《句容市天王鎮戴庄村有機農業產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發展丘陵山區農牧復合經營,立體種養有機生態農業模式”,以戴庄村和緊鄰國有林場約13平方公裡小流域的山、水、林、田、湖作為整體生態系統開展試驗研究。

隨著一系列生態農業新技術深入實施,戴庄的生態系統發生顯著變化——

低山陡崗分布著多種生態林樹種,林中鳥類成群棲息,蟒蛇、野豬、穿山甲經常出沒,初步形成了“森林+野生動物”的自然林業生態系統﹔

緩崗坡地分布著10多種四季可採摘的經濟林茶果,林下生長著牧草、綠肥,畜禽養殖大棚散落其間,雞、鵝在草叢中自由覓食,牛羊悠閑吃草,“經濟林果+草+畜禽”的有機農業生態系統正在形成﹔

水利條件較好的崗坡地和山下的稻田套種有機水稻、紫雲英和黑麥草,鴨、鵝、羊徜徉其間。通過稻鴨、稻蛙、稻蝦共作,形成“稻(菜)+草+畜禽(漁)”的有機農業生態。

“山頂育林、山腰栽果、山腳種糧,構建水、稻、菜、草、畜於一體的農業生態系統。”順著趙亞夫手指的方向望去,各具特色的農業生態系統交錯融合在一起,組成了豐富多彩的丘陵山區小流域生態景觀。

“立體生態系統有效恢復了生物多樣性,改善了水質和土壤。”趙亞夫說,戴庄村土壤有機質含量大幅提高,稻田裡發現了野生娃娃魚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群落,鳥類、蜘蛛、蛇類、蛙類多了起來,水稻和果樹虫害及田野鼠害等顯著減輕,繁多的生物種類構成了復雜的食物鏈,區域生態系統循環能力不斷增強。

據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調查,戴庄村的稻田中夏季發現動物10綱31目127種,比鄰村稻田高出6.4倍。

技術員王忠立——

“村裡有了亞夫團隊工作室,生產一線傳幫帶,田間地頭做實驗,帶動科技下鄉、人才下沉”

盛夏的戴庄農場暑氣蒸騰,育秧大棚內的溫度計針尖指向60攝氏度。

豆大的汗珠順著趙亞夫額角往下淌,他目不轉睛地盯著眼前的自動插秧機,伴隨一陣“咔嗒咔嗒”的機械聲,先后向秧盤內的缽孔裡投基質、擺種子、覆土層、洒清水。待秧盤被整整齊齊碼好后,趙亞夫隨即招呼技術員王忠立,將一層膜鋪在秧盤表面。

指著一叢叢鮮嫩的秧苗,王忠立說,缽苗育秧耐高溫,秧苗長得高又壯。目前戴庄村有3座佔地面積共計15畝的育秧大棚,可容納育秧盤1.1萬個,培育秧苗近500萬棵。“相較於空間小、食物少、周期短的地毯式育秧,缽苗育秧法讓秧苗住上了‘小公寓’。過去秧苗生長至8厘米高即需插秧,如今可生長至15厘米高再移栽。”

畢業於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王忠立,2013年作為大學生村官被選派至戴庄,這項缽苗育秧法便是趙亞夫手把手傳授給他的。在試驗過程中,王忠立創新基質配方,最終取代了化肥和農藥。起初,他嘗試使用醋糟肥作為基質配方,卻未能實現保水﹔第二年,增加一半細土,雖固住了水分,卻造成土壤流失﹔第三年,改用一半醋糟肥加一半秸稈炭,終於實現了水土平衡。

攻克技術難關,考驗一個接一個。育秧期間,王忠立和任廣明守在育秧大棚中觀察秧苗生長,然而種子遲遲未能發芽。趙亞夫獲悉后第一時間趕來查看,原來,育秧的最佳溫度通常在25至35攝氏度,彼時大棚內的溫度超過40攝氏度,晚上又降到20攝氏度以下,溫差大造成秧苗損傷。

如何克服晝夜溫差大?在趙亞夫啟發下,王忠立想起了大學期間做實驗使用的一種膜,有光照時能降低透光率,無光照時可避免熱量過快流失,實現白天降溫、晚上保溫的效果。鋪上膜試驗,果然有效。盛夏期間,大棚內溫度高達60攝氏度,膜下的種子生長環境溫度依然保持在適宜區間。

“新技術,促增效。”王忠立說,實施缽苗育秧法后,育秧時間延長至7月,為種植再生稻搶出了時間。

“村裡有了亞夫團隊工作室,生產一線傳幫帶,田間地頭做實驗,帶動科技下鄉、人才下沉。”王忠立說,亞夫團隊工作室於2018年5月在戴庄揭牌成立,趙亞夫擔任總顧問。在此基礎上,鎮江市農業科學院等單位的38名農業專家跟進發起成立了亞夫團隊工作室科技興農青年集體,王忠立被吸納為其中一員。

“以農技專家領銜,以青年農科人員為主力,致力於把科研創新轉化為實踐成果。”王忠立說,亞夫團隊工作室科技興農青年集體的平均年齡為35歲,帶動越來越多年輕人投身廣闊農村。目前,亞夫團隊工作室已培育出農村科技人才1200名,為句容市100多個農村合作社提供技術支持。

村黨委副書記李有意——

“農業專家送來技術服務,幫鄉親們挑上農業現代化的‘金扁擔’”

一次插秧,兩季收獲,割完一茬再長一茬——這不是韭菜,而是趙亞夫在戴庄規模化推廣試種的再生稻。戴庄村黨委副書記李有意抬手指著眼前這片稻田說,今年戴庄村的有機再生稻田種植面積已增至1000畝。

“再生稻”何以再生?背后傾注了趙亞夫多年的努力。趙亞夫當年在研究引進“越光”水稻品種時,偶然發現田頭上兩株收割后的水稻仍在結穗,這引起了他的持續關注,歷經反復試驗最終探索出大棚缽苗育秧技術和再生稻植栽技術——每年4月栽秧,8月收第一茬稻時,隻剪稻穗不割稈,畝產700斤﹔之后稻稈繼續生長,10月收第二茬,畝產300斤。在趙亞夫指導下,戴庄村在育秧、施有機肥、田間管護過程中探索出一系列技術,成為句容市再生稻種植基地。

走進稻穗過膝的稻田,趙亞夫在李有意的陪同下邊走邊看,這是每個月例行的田間巡查。烈日當頭,陽光正盛,趙亞夫突然停下腳步,示意李有意將腳下一株稻子連根拔除。原來,這種名為紅稻的野生稻比正常的再生稻葉片寬,結穗粒更大,影響稻米品質。如果一鍋飯中混入十幾顆野稻子的米,飯就會變黑,趙亞夫當即囑咐李有意在日常巡查中多加注意。

傳統收割機收割頭茬水稻過程中,常對稻樁造成不同程度碾壓,影響第二季再生稻產量。為降低再生稻收獲碾壓率,解決再生稻頭茬收獲留樁倒伏問題,趙亞夫協調鎮江市農業機械技術推廣站和江蘇大學,依托江蘇省現代農機裝備與技術示范推廣項目“再生稻高效低損智能化聯合收獲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發”,開展聯合攻關,研制出一種高效、低損、智能化的再生稻聯合收獲機。

去年8月,江蘇大學捐贈的兩台低碾壓率再生稻聯合收獲機在戴庄村正式投用,通過增加幅度、縮窄履帶、降低留樁,對稻田的碾壓率降低至20%以下,可提高再生稻產量25%。

“農業專家送來技術服務,幫鄉親們挑上農業現代化的‘金扁擔’。”李有意說。

據了解,趙亞夫團隊累計推廣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面積已達350多萬畝,給16萬戶農民帶來300多億元直接收益。

合作社理事長姚偉超——

“精心育品牌,抱團闖市場,有機農產品從田間地頭直供餐桌”

皮薄、肉厚、籽少的圓白茄子,酸甜、多汁、軟糯的沙瓤西紅柿……這些在戴庄栽培近百年的傳統優質蔬果品種,如今悄然擺上了南京的各大超市貨架,去年還登上了社交媒體的熱搜榜單,引發廣泛關注。

拿起一個熟透的沙瓤西紅柿,戴庄村黨委書記、戴庄有機農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姚偉超輕輕一撕即露出果肉,汁水則順著指縫溢了出來,口感如同沙瓤西瓜。然而,由於保存時間較短、運輸期間易磕碰,採購商的收購意願並不高,甚至連種子公司都不願儲存這類品種的種子。

“中間商的採購意願低,不能阻擋我們讓老味道走近消費者的步伐。”姚偉超說,戴庄有機農業專業合作社近年來廣泛對接各大經銷商,直接與生鮮超市簽訂了“定植包銷計劃”,探索出按季節以銷定產的合作模式,收儲期大幅縮短,農戶隻需要種出符合標准的農產品,採摘后即可直供商超貨架。2021年,戴庄村畝均蔬菜純利潤達5000元以上,供應品類超過40種。

一家一戶談合作,效率不高怎麼辦?戴庄有機農業專業合作社引入鎮江市亞夫興農股份有限公司,與銀行和保險公司開展合作,通過積分兌換農產品的形式,將一大批中高收入商務人士納入目標客戶人群。目前,亞夫興農股份有限公司已有2萬名個人會員、1000余家單位會員,覆蓋鎮江25個村、309個經營主體的有機農產品。

“精心育品牌,抱團闖市場,有機農產品從田間地頭直供餐桌。”姚偉超說,合作社所得利潤的80%返給農戶。目前,戴庄全村866戶有812戶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全村務農村民全部加入合作社。

《進一步推廣趙亞夫“戴庄經驗”推動生態循環農業發展的試點方案》提出,試點村所在鄉鎮引導試點村黨支部及農民建立健全村經濟合作社,建立“村社協同”等相關制度,明確經濟合作社負責發展經濟,為農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后統一服務。

“合作社社員和村集體的增收后勁十足。”姚偉超的自信頗有底氣:戴庄有機農業專業合作社成立以來,村集體經濟收入從負債80萬元逐步提高到年收入400多萬元,村集體固定資產達2000萬元。在有機大米加工廠的基礎上,2018年又辦起了有機茶葉加工廠和農機服務站,與省級龍頭企業合作的果品蔬菜加工廠、有機米制品、米酒加工廠及觀光農業項目也已投產。

(責編:蕭瀟、孟二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