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海門交出夏糧“豐收答卷”:總產1.531億斤
本報訊 (通訊員俞蘇華 記者黃天玲)夏糧是全年糧食生產的第一仗。國家統計局海門調查隊統計結果顯示,海門區夏糧收獲面積31.95萬畝,產量共計1.531億斤,產量同比增長3.1%,夏糧交出“豐收答卷”。“政策幫扶到位,專家定期‘問診把脈’,都是我們種糧人的‘福音’。”余東鎮稻麥種植戶左小勇如是說。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一直以來,海門區把高標准農田建設作為大力提升耕地質量的最主要抓手,實施先土地平整、后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的方式,使小田變成大田,規模連片程度提高,泵站、涵洞、機耕路等配套基礎設施一應俱全。截至2021年底,全區高標准農田面積49.7萬畝,佔總耕地面積的72.4%。“地平整、田成方、林成網、溝相通、路相連、渠通暢”的高標准農田初具雛形。
去年以來,海門區在全省率先實施“集中代建”及“標后管理”模式,統一規范高標准農田建設標准與水平,同時,利用地方增加投入資金和社會資本,強化平整區域耕地質量監測、土壤改良、有機肥合理增施。在此基礎上,海門區全力號召新型合作農場、家庭農場、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稻麥輪作,極大地提高了糧食全程機械化水平和耕地利用水平,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日益增強。
糧食生產的根本出路在科技進步,不僅要向土地要糧,更要向科技要糧。今年,海門區聚焦提升單位面積土地產出效益,通過發展農業科技、推廣先進技術、提升裝備水平,為糧食生產插上了“科技翅膀”。深入推行糧食穩產提質行動計劃,攻關糧食高產增效創建項目,促進糧食穩定安全生產。推進優質專用小麥品種適度規模種植,建立訂單種植基地,目前,全區優質專用小麥品種佔比超95%。提升小麥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投入插秧機114台、植保機309台、聯合收割機400台、80馬力以上大中型拖拉機542台,全區小麥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99%。加強技術指導服務,推進良種良法配套、減肥減藥結合、綠色高產同步,全面應用綠色高質高效技術模式,新增省級農作物病虫害綠色防控示范區(基地)8個。完善糧食儲備管理機制,深化糧食產銷合作,增強糧食突發事件應對能力,確保區域糧食市場穩定。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